武陵观察网 历史 海阳发城镇的西夏屋庄有习武传统,清代村里的拳师曾与捻军交过手

海阳发城镇的西夏屋庄有习武传统,清代村里的拳师曾与捻军交过手

在清代咸丰(辛酉)、同治(丁卯)年间,捻军曾两次进攻胶东半岛。期间,虽然并无太大的战事(主要因为登莱各州县都采取据城防御姿态),但中小规模的战斗却有不少。此前曾给大家介绍过莱阳县沽河口之战和栖霞县臧家庄之战,而这次要讲述的,则是发生在海阳县西夏屋庄的一场战斗。

西夏屋庄,位于现烟台海阳市发城镇辖区内。从发城镇驻地向南,沿着向埠后的道路行驶,不远之后,就可以来到西夏屋庄村。

关于“夏屋庄”(附近还有中夏屋庄、东夏屋庄)这个名字的由来,《海阳市镇村简志》记载有两种说法。

(▲西夏屋庄村的位置示意,这里也是海莱交界处)

一种说法是,元至元年间,此地有冷家、张家、于家、刘家、王家等五个庄子,因都地处昌水河下游,统称“下五庄”。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洪武年间,有于、 张、王、刘、冷、姜姓先后定居于昌水河下游,因建村处低洼多湾,故命村名“下洼庄”。

但不管是“下五庄”还是“下洼庄”,到了后来,这里的名字最终演变为了“夏屋庄”。而“夏屋”,据说是由村里一位叫作冷光斌的文士(村志记载为优贡)取诗经中“夏屋渠渠”的典故。

如上所述,西夏屋庄的姓氏种类有很多,冷姓就是其中之一。根据族谱记载,当地冷姓系从平度(冷戈庄)迁出,后逐渐繁衍为大户,又析出朱吴镇冷家村等分支。

(▲村里的冷氏祖祠,前些年在原址翻修)

从引用诗经作为村名的历史来看,西夏屋庄的冷姓人颇有文化功底。而实际上,这一家族在武功(拳法)方面,亦很有造诣。

这里的冷姓人从何时开始习武?暂时没有看到详细的记载。但至少在清代咸丰年间,此风就就已经在西夏屋庄广为盛行,其中以冷绍基为代表性人物。而这位冷绍基,也正是“西夏屋庄之战”的主角。

此战的经过,在光绪版海阳县志未查到记录,但在上世纪末编撰的县志中却有提及。按照后者的说法:

“清咸丰十一年九月,捻军先头部队到达夏屋庄, 向当地拳师冷绍基借路通过。冷自恃武艺超众,且有弟子多人,久商未允,引起战斗。”

也就是说,西夏屋庄之战发生于咸丰十一年(辛酉),即捻军第一次进攻胶东时期。交战的双方,就是捻军和以冷绍基为首的夏屋庄村众。

县志记叙全县之事,对一村一人,自然不会着墨太多。因此,为了更好地还原“西夏屋庄之战”的细节,前段时间,笔者专程去了一趟这个地方。

所幸,清咸丰年间距今不算太远,村里不少耆老都曾听长辈提起过此事。我们在街上遇到的冷伟芳老人(今年87岁),就热情地讲述了一番。

据他介绍,冷绍基为西夏屋庄冷姓第18世(他自己为第25世,村里现在已经排到了第30世),功夫相当了得,且门下有不少弟子,在十里八村属知名人物。

当初,捻军在过境之前,应该已经听闻冷绍基的名声。大概是因为后者的身份为民间拳师而非官府团练,前者本不想与之冲突,而是派人前来借道。

而所谓“借道”,潜台词就是井水不犯河水——西夏屋庄方面不阻拦捻军,捻军也不袭扰西夏屋庄。

客观来说,这个条件对西夏屋庄还算有利。毕竟,捻军人数众多,硬拼起来,村里恐怕也难以抵挡。如果同意借道,既可以避免战火,也保留了面子(在很多村庄,条件都是“借粮食”)。

但或许是对自己的武艺信心十足,也或许是低估了捻军的实力(之前接触的只是先头部队),还可能是因为捻军之前在其他村庄的行为惹恼了冷绍基,总之,他并没有同意对方的条件,而是带领若干弟子和壮丁,摆出阵势,坚持要跟对方“比试一番”。于是,双方最终开打。

根据老人的介绍,交战的地点是在西夏屋庄以北的昌水河畔。起初,冷绍基曾占据上风。但双拳难敌四手,随着捻军兵力的增多,胜负的天平陡然翻转。冷绍基和另外一位拳师(据说名为冷化南)当场战死,其余部众也随即溃散。这场战斗,以西夏屋庄方面失利而收场。

就规模来说,西夏屋庄之战不如莱阳县沽河口之战和栖霞县臧家庄之战,后两者参战的地方团练都有将近千人之多。但小归小,这毕竟也是西夏屋庄和海阳历史上的一个片段了。(本文作者:耳左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说法,清代,传统,冷姓,冷绍基,村里,夏屋,拳师,捻军,发城镇,消息资讯,夏屋庄,西夏屋庄,冷绍基,捻军,发城镇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说法,清代,传统,冷姓,冷绍基,村里,夏屋,拳师,捻军,发城镇,消息资讯,夏屋庄,西夏屋庄,冷绍基,捻军,发城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说法,清代,传统,冷姓,冷绍基,村里,夏屋,拳师,捻军,发城镇,消息资讯,夏屋庄,西夏屋庄,冷绍基,捻军,发城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