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历史学者在线挑刺!《清平乐》引发宋史专家关注

历史学者在线挑刺!《清平乐》引发宋史专家关注

以北宋仁宗朝为历史背景的热播剧《清平乐》火了,同样带火的还有频上热搜的宋史图书话题。但这次不光是简单的“蹭热点”,而是出现了一种新现象——历史学者开启在线“科普”追剧模式,讲解剧集细节的同时,“挑刺”指出一些谬误,与网友实时互动。

宋人用茶壶泡茶让人出戏?

“打卡式”挑错模式吸睛

吴钩从剧中官员头戴的长翅宋朝官帽说开去,并对流行网文中的说法进行“辟谣”——“有人说这帽子是宋太祖发明的,目的是为防止官员在朝堂上交头接耳说悄悄话。但这是一个流传颇广的谣言,实际上在宋太祖出生之前,已有展脚幞头流行(没错,这种长翅官帽的正式名称就叫展脚幞头)。”

吴钩很注重和网友互动,他也会从网友关于影视剧的讨论里“抠细节”——比如第三集中,“刘太后给苗心禾看的书,既不是手抄本,也不是雕印本,很明显是电脑字体印刷品。有网友告诉我,这是字库里的启功字体,这一细节让人出戏了。《清平乐》制作精良,此处道具的敷衍太不应该了。”到了第五集里,晏殊与人喝茶提茶壶,“这是泡茶的茶壶,元明之后才出现。宋人流行用汤瓶点茶,不可能使用这种茶壶。”

吴钩不光点评道具,也挑出人物称谓出现的问题——剧中奴婢常将未婚女子称为“姑娘”,但“姑娘”不是宋人对女孩子的称谓,宋人见到年轻女子,不管认识与否,习惯称“娘子”或“小娘子”;曹皇后的贴身侍女提到话本中的才子佳人故事,将佳人称为“小姐”,这一称呼也是不当的。

因“爱之深责之切”,吴钩甚至“恨铁不成钢”地感叹“这么好的IP被浪费掉了,可惜”——“这部剧里依次登场的角色是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包拯、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全是自带光环的人物,名字出现在语文课本里,人称‘背诵默写天团’。这本身就是话题,就是流量,比什么宦官与公主的八卦更有吸引力,也更有意义。哪个历史题材能带出这么多的牛人?”

“边刷剧边看书”或成趋势?

社交平台流量为历史普及注入新生机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茶壶,流量,细节,网友,历史,女子,晏殊,清平乐,话题,吴钩,茶壶,宋人,宋太祖,晏殊,清平乐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茶壶,流量,细节,网友,历史,女子,晏殊,清平乐,话题,吴钩,茶壶,宋人,宋太祖,晏殊,清平乐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茶壶,流量,细节,网友,历史,女子,晏殊,清平乐,话题,吴钩,茶壶,宋人,宋太祖,晏殊,清平乐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