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707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当下社会的文明发展,进一步确保工作人员的节假日,对于休息日,大家早已习以为常,但在我国古代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明朝作为四大王朝,在对官员的节假日上,也对后期的文化历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休沐”源于汉代,据《通鉴》胡注:‘汉制,中朝官五日以下里舍休沐。’因环境所限制,官员每周休息一日,用来沐浴更衣,整理着装、长发,确保仪态端庄才可外出办公。
明朝统治276年间,有着不同的休沐特权,每一任执政者,都善于体下属,各阶级不同,不断的完善官员的休假制度,使得官员更好的服务于王朝发展。
与前期王朝各不相同,据《明会典》记载,官员休沐共有六种形式,但为了王朝稳定发展,针对官员休沐还修订了各项制度,以防个别官员有机可乘。
一、每周定期休沐
明朝治国看重翰林,在明朝初期,能够自由进行休沐的官员,仅限于庶吉士,庶吉士选拔严格,明初期有六科庶吉士,需先进性观政,后参加科举考试,层层选拔情皆备者,才可入翰林。
此名由朱元璋根据《书经》“庶常吉士”来统称观政进士,庶吉士是明代辅臣重要官员,明朝内阁重臣皆出于此,他们德才兼备,善于处理朝政。
多为执政者的近臣,因其常年伴随执政者左右,仪态尤其重要,再加之工作辛劳,所以可每五日进行一次休沐,以换得更好的精神面貌来辅佐皇帝。
1、节庆假日
据《明会典》所记载:"永乐七年,令元宵节,自正月十一日为始,赐百官节假十日"。除庶吉士所享受的休沐特权,朝廷其他各级官员每逢节庆盛典也可享受休沐日。
对比汉元等朝代,明朝的休沐更人性化,制度体系也更加健全,节庆间,官员休沐在家,与妻儿家眷共同欢度节庆假日,也体现出明代帝皇的爱民如子的心意。
2、辍休假
每日按时上朝,处理国家政务,是每个官员与皇帝的的工作内容,但如遇重臣或皇亲贵族逝世,皆为全体官员辍朝休假,时间根据逝世之人等级划分。
如皇后、亲王逝世休沐三日,公主、郡王品阶则为一日,马皇后逝世周年之祭,朱元璋表以哀思,就曾下令,全体官员休沐三日,举国哀悼。
明代著名科学家徐光启,对中国的数学发展史,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著下了《几何原本》,后期又翻译了《测量法义》,他曾多次离职,但因其对国家特殊的贡献,在其晚年去世时,崇祯皇帝下令辍朝休假三日以表哀思。
从给国之重臣辍朝休假三日,我们可以看出,明朝时期对朝廷命官的重视,也体现出了皇帝的智慧,杰出贡献者与皇亲贵族同等待遇,举国哀思,进一步拉近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3、赐假
吴伟业,任职于翰林院编修,会试时,曾因主考官与其父为友,故而存在会试作弊嫌疑,此事纠缠不清,后以崇祯皇帝阅卷后提笔“正大博雅,足式诡糜”得以罢了。
娶妻生子乃是人生头等大事,同年八月,崇祯皇帝特批吴伟业“赐假归娶”,这也是赐假归娶这四字的由来,皇的赐假,对吴伟业以及同僚来看,都是无比的荣耀,是皇帝对自己及家族无上的恩宠。
4、事假
人活一世,诸事繁杂,丧葬嫁娶、故土省亲、生病就医,都可以作为事假的理由,各级官员事假条件均不相同,为确保官员及时到岗,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详情可参考《明会典》。
明代请假制度的完善,也是从一次次不断实践修改中得来,明朝开国初期,为确保官员请销假,病假需太医院出示病历单,交由皇帝审核,在根据不同病情批准其天数。
为避免各级官员出现以权谋私,长期称病岗位空缺的现象,还需其他官员为患病之人写下保证书,各地均设有监察机制,如若在规定时间内未返回岗位,瞒报虚假,将按律法处置。
如若因身体原因,无法返岗,岗位也会得到及时的补充。如若回家省亲或丧假嫁娶等,官员呈报审批后,会得以批复,按照路程远近,事件大小来划定假期时间。
并规定迟迟不归者,则交由官府,明朝中后期,因皇帝慈善,多数官员居心不良,报以重病虚假信息,相互包庇,这也使得后期请销假制度一度更加严谨。
二、丁忧
中华文明中,讲求百善孝为先,丁忧则为守孝,不论资历也无任何条件,均可享受假期,时间长达二十七个月,守孝期间,会安排合适的人员暂替其岗位。
节假日的等级严明划分,也让我们明白,明代休沐的制度严明,从建国初期就出现模型,层层划分责任,以防官员相互包庇,任性妄为。奖罚分明的君王,不止受尽世人爱戴,也让浑水摸鱼,不劳而获者,无可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