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2022年了,再过不到一个月就是春节了。回想起上一年的春节和除夕夜,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除夕夜有和家人团聚在一起赶上了那一年一度的年夜饭,也不知一多少人有陪伴着家人一起看春晚坚持到了一年中的最后一刻,完成了过年中的守岁。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国际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同时,西方文化中也传入了中国。
万圣节、圣诞节等等西方节日在中国开始变得妇孺皆知,人们开始知道万圣节的南瓜灯和糖果以及圣诞节的圣诞树和圣诞袜。
虽然在最近几年里西方文化越来越流行,但所有的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可有关于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又有多少人还仍然坚持着呢。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的家庭门口还张贴着红红火火象征着吉祥寓意的春联、门神以及福字。
可也有人没能在元宵节吃上一口元宵、汤圆,没能在清明节去到祖先的陵墓前扫一扫墓,没能在端午节品尝到一口用糯米制作而成粽子,没能在中秋节赏月的同时与家人一起吃上象征着大团圆月饼。
现在人们过节的方式想比1000多年前的唐朝,我感觉自己可能过了一个假节。
就拿最近即将要来临的春节来说,在大家的印象中估计也就只有以下的一些回忆了。
在除夕的大扫除活动以及一系列的“辞旧迎新”项目完成之后,一家人会团聚在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如果家里有小朋友的还会一起出门放烟花。
当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聊着家常,等待着新年的到来时,随着除夕夜的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大家的守岁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在凌晨12点的钟声响起的那一秒,大家彼此之间互相庆祝着新年的到来,互道“新年快乐”,紧接着便是小孩子们收红包压岁钱的事情了。
除夕过后,大家开始拜访亲朋好友,每一次的爆炸声都意味着家中有客人前来拜年,在民间不少的地区还会舞狮、舞龙、扭秧歌、逛庙会等等。
在当下看来,这样的春节已经可以说是年味浓厚了,但当你看完接下来繁荣昌盛的唐朝人们过春节的方式后,你将体验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春节。
提及到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大家一定会想到拥有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唐朝。
在我国的历史上,唐朝作为最强盛的封建王朝之一,加上当时自由开放的思想政策,那时国家的政治、经济实力以及繁荣昌盛的程度绝对算得上世界的顶级。
在新年时期唐朝甚至还曾经出现过“万邦来朝”的盛世景象,因此唐朝时期过春节时的场面绝非三言两语能述说清楚,在当时连春联都还没有被发明的时代中,人们庆祝传统节日的花样可谓是层出不穷。
在条件有限的古代,传统节日是人们放松娱乐的重要时期,为了庆祝节日的到来,人们在过节时会创造许多的风俗习惯,以此来丰富过节的仪式感。
在唐朝时期,上班工作的打工人与现在一样都有节假日,对于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的春节,他们也有长达7天的年假。
但不同的是他们放假的时间为除夕和除夕的前三天以及春节和春节的后两天。但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可就不像普通人一样有春节假期了,要知道如果想要成为一位尽职尽责的皇帝,那全年无休是难免的事情。
特别是大年初一的那一天,皇宫内会专门针对春节举办大朝会。皇宫内举办大朝会的这件事从西周就开始了,并且一直传承到了明清时期。
在大朝会时,所有知名人士都会在这一天出现,其中包括皇亲国戚以及一些品阶较高的官员。这一天是皇帝与大臣们相聚时不谈公务,只联络感情的最好时刻。
大家统一着正装参加这一次的宫宴,对于有些人来说,这是一年中唯一一次能参与宫宴的机会,也是唯一一次能见到天子真容的机会
听闻唐中宗李显在位时,他曾经于大朝会上帮当时担任御史大夫一职的窦怀贞指了一门婚事。由于窦怀贞妻子早逝,而他一直都没有再婚,因此李显就将自己皇后的乳母王氏指给了窦怀贞为妻,为了提高王氏婢女的身份特意还特意封王氏为莒国夫人。
大朝会除了是天子与文武百官欢聚一堂的时刻,还是各国使者前来进贡的时刻。因此说春节这一天是皇帝最为繁忙的一天也不为过。
在这样一个普天同庆的时刻,皇帝会借机大赦天下,一些触犯过法律的罪犯会得到特赦或减刑的机会。
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是在新的一年里,朝廷愿意给予那些犯过错的犯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希望他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告别过去,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同时皇帝通过这样的举动也可以把达到收获民心的目的。
前面说到大部分都是皇宫的事情,其实对于春节来说,平民老百姓庆祝节日的方式那才叫一个精彩。
过年中最最重要的便是吃年夜饭了,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里一般都会在年夜饭中安排鸡肉和鱼肉,寓意着新的一年里吉祥如意、年年有余。
即便是经济条件比较一般的家庭里,家里也会尽可能的准备荤菜,总而言之年夜饭绝对是一年中最为繁盛的一餐饭。
在过年时期,除了吃饭有讲究之外,人们还会在这一天喝“花椒酒”。由于春节都在冬季,因此除夕这一天的天气一般都比较的寒冷,特别是夜晚凌晨时期。
可偏偏大家会因为守岁的原因需要度过寒夜,这就难免会使人感染风寒,因此在除夕夜里,人们会喝“花椒酒”,以驱寒祛湿。所谓的“花椒酒”其实也就是在平常喝酒时抓取一点的花椒放入酒中一并饮下。
除了“花椒酒”之外,唐朝人民还会喝用中草药制作而成的“屠苏酒”用来避防瘟疫、驱邪解毒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在喝酒时,人们还有长者后饮的风俗习惯。也就是从年龄最小的人开始喝起,然后按年龄从小到大的排序方式逐一饮酒,到了最后一位年长人士时,要连饮三杯以视结束,俗称“蓝尾”。如此一来,一家人在这一年里都不会生病。
除了酒水之外还有一种“五辛盘”也是唐朝人民在春节期间必吃的一样食物。“五辛盘”,又叫“春盘” ,里面包括了大蒜、小蒜、韭菜、云苔、胡荽。
这五种蔬菜都有辛辣气味,因此古时人们认为食五辛可以排除五脏中散发的陈腐之气,有助于身体健康,减少生病。
以上这三样食物的胃口对于大人们来说都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好东西,但对于热爱甜食的小朋友来说,这些可是不太受欢迎的。
因此在过年时,也有专门属于小朋友们的食物,那便是“胶牙饧”。这种甜食有些类似于现在人们所熟悉的麦芽糖。
“胶牙饧” 由麦子或者糯米这种富含淀粉类的原材料制作而成,口感香糯微甜而且黏牙,甜度比平日里大家吃的蜂蜜和白砂糖要弱一些。
对于北方来说,他们不止热衷于在冬至时吃饺子,在过年时,饺子也是北方人民年夜饭中不可或缺的一样美食。
在酒足饭饱过后,守岁的环节也将接近尾声,当新年的第一天来临时,长辈们会给自己的后代准备好压岁钱,祝贺他们就成长了一岁。
小孩子们会将自己拿到的压岁钱放到自己的枕头下方,寓意着压住邪祟,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在唐朝,有些人会在除夕夜中一直守岁到第二天天亮才休息,由于大年初一不用上班工作的原因,许多成年男子会在除夕夜与家人饮酒熬通宵,将守岁这一习俗进行到底。
在大年初一过后,大家开始走亲访友拜年,左右的街坊邻居也开始互相拜年,这个时候一般都是走到哪家就进哪家蹭饭。因此拜年这件事在当时也被称作“传座”。
初二时,由于大家都外出拜年的缘故,街道开始变得车水马龙、熙熙攘攘。此时如果幸运的话你会在街道中看到春节必不可少的节目——傩戏。
傩戏其实也就是鬼戏,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主要是汉族用来祭神跳鬼、驱瘟避疫的一种活动。
原本傩戏是专门用于祭祀的礼仪祀典,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傩戏逐渐发展成为了民间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
傩戏的表演人员一般都都是一些年少的男童,他们在表演时会带上一些青面獠牙类似于京剧脸谱的面具,然后穿上红裤子和五颜六色的戏服一边走一边吹拉弹唱的表演。
在科学还不太发达的古代,人民普遍的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大家的思想都带有一定的迷信。因此有着“驱鬼”作用的傩戏十分受人们的欢迎。即便是在兴旺发达的唐朝,这种驱邪避凶的傩戏表演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在除夕一大家子的人围坐在炭火周围,吃着年夜饭、喝着花椒酒与屠苏酒,品尝着五辛盘与胶牙饧,真可谓是“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
综上所述,唐朝的人们在过年期间虽然没法看春晚,玩手机,但他们不仅有美味佳肴相伴,还有傩戏等歌舞戏曲可以观赏,更有不少的春节习俗打发时间,因此古代时唐朝人民过年的方式一点也没有输给科技发达、娱乐多样的现代。
其实过年时,大家用什么样的方式度过除夕与春节都是次要的,过年最为重要的应当是一家人的团聚,只有和家人在一起过年,有家味的春节才算得上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