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欧阳修,韩琦,范仲淹,王安石,富弼都曾得到过他的提拔点拨,有的更是直接出自于其门下。
老师就是老师,这些人中当属晏殊的官坐的高,坐的最稳。他当了一辈子的悠游宰辅,虽波澜不惊,但终归是得以善终。
(一)、文坛之先锋,政坛之常青树
在电视剧《清平乐》中晏殊,总是那幅老成持重的样子。不论遇到什么事,他都能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所以,诸如欧阳修这样的愤青,屡屡对先生提出质疑,认为他是尸位素餐,只顾得明哲保身,而弃江山社稷于不顾,甚至连他的女婿富弼都说"殊奸邪,党夷简以欺陛下"。后世对他的评价,大都也是夸赞其文采斐然,鲜有表彰其政绩者。
1.权力分化,以防危机再现
早年间的晏殊,并不是什么朝廷命官,他也曾经做过很多年的宦游人。直到庆历二年,"戊午,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吕夷简判枢密院,户部侍郎、平章事章得象兼枢密使,枢密使晏殊同平章事"。
自此以后,晏殊正式跻身高位,成为宰辅之一。其实宋朝的宰辅集中制,还是有些民主性和先进性的。
各部门的领导,相互制衡,以免出现有人独揽大权,架空皇帝的情况同时更有助于集思广益,为国谋得良策。同时,又能够有效的避免宦官当权或者外戚干政的现象发生。
这个领导班子由多人组成,主要以两位宰相为主。他们轮流当笔,权力大致相同。此外,枢密使和枢密副使也能够参与进来。
再加上由二到四人构成的参知政事,他们共同形成了宰辅集体领导制度。每有大事发生,他们都会集体商议对策,而后共同面圣制定可行方案。
而作为宰相的晏殊,就是这个宰辅领导体制的核心之一。同时,他又曾当过仁宗的老师,一般人不敢轻易得罪。
2.身居高位,而不得不谨言慎行
所谓"高处不胜寒",对于没有当上宰相的人而言,他们觉得到了这个官职,更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凡事都应该有自己的主张。可是真正的做到那个地步,就会变得心惊胆战。"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是这个道理。
正是因为对仁宗的疼爱,所以他尽可能的不为这个学生添麻烦。同时,他也害怕被人抓住把柄,几十年如一日的耕耘,可能就会毁于一旦。
此外,站在那个位置上,可以说跺一跺脚,就会引起"地震",故而他从不肯轻易表态。
这都是有前车之鉴的,早在真宗赵恒在位时,就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当时同为宰辅的王钦若与马知节,政见不合,后者不断的诽谤打压前者。真宗直接不问缘由,将两人悉数罢免。仁宗景祐年间,也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时任宰相的吕夷简,与另一位宰相王曾发生了矛盾。两人在朝堂上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官员们开始选边站队,两位参知政事也参与其中。一时之间,朝野乱作一团,险些无法正常工作。所以,他们四人都被仁宗贬谪。
正因如此,才让晏殊如此畏惧。他不想让皇帝为难,更不想让自己为难。
(二)、舍得之道,此一时彼一时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作为儒学信徒的晏殊,对中庸二字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不过这在仁宗朝,显得有些一反常态。因为赵祯广开言路,从谏如流而且太祖皇帝曾数度提出与文人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文人们敢怒敢言,而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大都是很激进的存在。晏殊则与其正好相反。
1. 在其位,谋其政
其实晏殊并不是一开始就习惯于保持中立,早年间他也曾经意气风发,也曾经为了政论在朝堂上与人争执不休,也曾经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
真宗在世时,对晏殊的谨慎细密很是欣赏。可惜他死的太早,年仅十二岁的赵恒继承大统。
刘太后是个很强势的女人,后人称其是"有吕武之才,而无吕武之恶"。主少国疑之际,她站出来主掌国事。
时任宰相的丁谓还有曹利用,打算趁此机会,向刘太后靠拢。主动提出,每日进宫禀奏。而晏殊知道这些人的小心思,朝野上下也都清楚。
不过只有他敢站出来,不惧得罪宰相的风险,力谏刘太后出宫垂帘听政。后来刘太后打算让亲信张耆成为枢密使,入职宰辅,可晏殊认为此人无德无能,坚决反对。在群臣们的弹劾下,晏殊不得已流放出京。
那些年里,晏殊宦游各地,还兴办起了学堂,应天府书院就是他的杰作。可见,晏殊并不是那种忧谗畏讥之人。升任宰相以后,晏殊变得圆滑起来。
因为他不那个位置上,所以很多话都不应该由他来说。以他的身份,一句话很有可能会改变整个局势,他知道自己的力量,所以从不敢轻易使用。
2. 时光荏苒,不复当时少年郎
晏殊此人活的很是通透,他很明白自己在那个位置,该做什么样的事。而且,那些年的地方外放经历,也已经将其打磨成了一个世故老辣之人。他已经当上了宰相,需要做的就是把持大局,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不能轻易插手。
而"处庙堂之高而思其君,处江湖之远而忧其民"的范仲淹还有"六一居士"欧阳修,他们的位置还没有坐到那么高,直言进谏,锐意改革才是他们的本分。同时,晏殊的年纪比他们都大,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消耗在朝野之争上。及为相,益务进贤材。当公居相府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
他已经尽到了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责任,这就足够了。天下应该交由年轻人,他只负责把握大方向即可。所以,他也是在有意的放权。
(三)、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明哲保身亦是情常
晏殊的作为,其实正反映了整个南北两宋的宰辅集中领导体制。他们大都习惯于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同时在党争方面,也尽量揣摩皇帝的意图,该倾向谁,不该倾向谁,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们无非是想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受动摇。
1. 保持中立,进可攻退可守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宋朝皇帝希望宰辅们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也不会对政见不合者,产生私怨。
倘若当真如此,那么宰辅集中领导制就是非常完美的分权制。但是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君主的执政方式也不同,这是靠着大家共同努力造就的。
如果人人都能如仁宗,如范仲淹那般,就不会出现宰辅们懒政,怠政的情况。大家知道,皇帝既不希望宰辅们团结为一致,又不希望他们互相攻讦。所以,干脆就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成自己的官场信条。
就像当时实行的庆历新政,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与晏殊的关系都非同小可。倘若他能够站出来力挺改革党,想必三冗问题就能够解决。但晏殊和大部分宰辅们,都害怕得罪人。他们知道,古今以来的改革者都没有好下场。
如同秦国的商鞅,徙木立信,为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最后还不是落得个五马分尸的结局。
正是在这种心态下,宰辅们开始变得愈发小心谨慎,并且都以晏殊为目标。都希望到老的时候,能够平安着陆,他们不求得青史留名,只求图个好死。
2. 过于爱惜自己的乌纱帽我之所以能够忍受黑暗,是因为从未见过光明"。这句话放在宋朝的宰辅们身上,同样适用。他们都是摸爬滚打上来的,知道一路坎坷走来的不容易。终于当上了宰辅,从此再也无人敢轻易的找茬,同时又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那种钟鸣鼎食,晨钟暮鼓的生活,使其渐渐的消磨了斗志。他们非常珍惜,也害怕失去。
俗话说,祸从口出病从口入,既然不想引火烧身,何不干脆闭嘴或者说一些不得罪人的话。等到不得不得罪人的时候,也要权衡一下,站在势力庞大的那一方。
到时候不论谁得势,都不会对自己造成太大的影响。即使站错了队,身为宰辅,又有谁能够轻易奈何。
他们总是营造出一种虚假团结的景象来蛊惑圣心,总是拿出一副与世无争的态度,面对同僚,不过就是为了明哲保身,到了那个位置,皇帝忌惮,大臣们忌妒,怎可还像以前那样,敢随便表态。
结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将他忧国思君的情绪,放在了那些无关痛痒的诗句中。他虽然不是直臣,倒不是为能臣,一位作文水平很高的宰相。
很多的宰辅都以他为榜样,追求一辈子身居高位,不愿轻易的掉进旋涡当中,很是爱惜自己的羽毛。
参考文献:
《宋史》
《二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