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宋仁宗以“仁”着称,并非以治国能力出众。其次,北宋冗兵、冗费、冗官三冗现象,在宋仁宗亲政后并没有出现。面对这些情况,宋仁宗也进行了一项名为“庆历新政”的改革,但并没有解决问题,庆历新政也因此半途而废。
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冗员冗费,为什么会有冗员冗费:
多余的士兵
1.冗余部队给国家造成严重的财政负担。
冗兵就是兵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士兵?
宋朝开国之初,宋太祖以一杯酒释放兵权,接管地方将领的兵权,改由中央抚养、管理、训练和管理。调兵,彻底解决了封建城镇的劣势。不仅如此,国家聘请职业军人服兵役(禁军)+聘请普通民众服劳役(湘军),减轻全体公民服兵役的沉重负担,让更多人从事生产。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进步。与此同时,国家预算还要承担庞大的军费开支。
宋朝都城开封地处平原,守卫无险。北边的契丹呼玛,三日可抵黄河岸。为了防备契丹,都城东京汴梁需要大量禁军防守。另一方面,与西夏接壤的几个地区无法相互呼应,每个地区都只能独立面对西夏的入侵,所以需要大量的军队来保护这条路的边境安全。因此,从真宗、仁宗两朝开始大规模增兵。据李涛《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
三师使王恭臣曰:太祖兵十二万,太宗兵十八万,张胜(真宗)兵四十万。
——李涛《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仁宗庆历年间,禁军增至八十万,湘军增至四十五万,共计一百二十五万。
宋代各时期禁军数量
宋朝是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财政收入遥遥领先于汉唐,甚至超过了后来的元明清。
据北宋第三司财政使蔡襄的记载,财政总收入的六分之五都花在了军费上,冗余的军队极大地消耗了国家的财力。
北宋三部使蔡相佐说:“天下之物,五分之五。”
——♬第18卷《国论要目·强兵》
2、为什么会有多余的部队?
为什么需要那么多士兵?而为什么那么多兵马打不过西夏呢?事实上,除了为了正常的军事需要而招兵买马外,宋朝在灾年经常招收青壮年男子入伍,以防灾民发生动乱。但士兵数量扩大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就业”的问题,因为宋朝125万士兵名义上只是士兵数量,实际数量并没有那么多.出现了大量的空缺,将军集团就是通过这些空缺来掏空国家的军费。
“空饷”是指武将利用虚构的士兵名单获取军饷,从而中饱私囊。比如一万人的军队,实际上只有六千人,剩下的四千人是虚构的,用来领取朝廷的军饷。如果有免薪,那就是实际的士兵人数与军籍上的人数不符。
毕某禁军听说敌军三千人来了,就命令五千兵马迎战。可当他们上战场的时候却发现,军籍上的数字是5000兵马,实际上只有3000多人,除去老弱病残,还不到2000名士兵离开了。那争什么?
北宋建国初期,军队“空饷”问题并不严重,但到了宋仁宗时期,军队空饷现象已经十分普遍,腐蚀了宋代兵制。《宋史》记录:
”幽帝时,马军四百人,步军五百人。限于骑兵数十人,一个营的士兵可能不足一两百人,将校众多,十倍之兵都给粮库,转运如亏。
——袁驼托《宋史》第147卷
从《宋史》可以看出,北宋禁军的标准指挥是400骑兵,500步兵。
然而仁宗时期的实际情况是,马军一统只有几十人,而步军则不足一两百人。职位空缺的数量高得惊人。
北宋常备军数量庞大,但因为“虚饷”,军籍上有名无实,北宋禁军的战斗力越来越低。更有什者,为了不让朝廷视察,还有冒名顶替的假兵。禁军军籍管理弊端重重,已经是大宋军事体制的毒瘤,给北宋政府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多余的
宋朝虽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除了冗兵冗官占用大量财政开支外,各种内外开支也日益增加。
外国硬币成为法院的负担
“仁宗时代,契丹增钱,夏国增礼,西边养兵,耗资百万。”
——袁驼托《宋史》
仁宗时期,辽国每年的铸币从每年30万枚增加到真宗时期的每年50万枚,与西夏的外交也开始了。宋朝每年给西夏白银5万两,丝绸13万匹,茶叶2万匹。此外,每年和逢年过节,还要赠送白银22000两、丝绸23000匹、茶叶10000斤。因此,宋代年铸钱币堪称“百万费”。
宋朝不允许皇亲国戚,即宗室成员掌握实权,也不允许外出做官。既然宗族不能自力更生,就需要财政拨款支持。建国时期,家族不过几十人,成本并不高。不过,随着宗族子孙不断繁衍,数量不断增加,每一代的开销自然也是成倍增长。仁宗、英宗年间,每年用于抚养宗室成员的固定开支达84万贯。这个数量几乎与每年辽、西夏钱币的总量持平。.
冗官、冗兵、冗费,给宋朝带来了积贫积弱。诚然,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远超汉唐明清。不幸的是,经济增长的速度永远跟不上政府开支的增长。
此时的宋朝是穷富之国。经济发达了,政府却缺钱。宋仁宗的改革尝试
宋仁宗初期,太后刘娥幕后听政,仁宗皇帝并不掌握实权。仁宗上台后,面对三冗造成的积贫积弱,当然也想锐意进取,进行改革。他把范仲淹和富弼调回中央,进入权力核心。任命范仲淹为政治顾问(副总理),领导改革相关事宜;富弼被任命为副枢密使,协助范仲淹进行变法。又提拔欧阳修、于敬、王肃、蔡襄为谏臣参与变法。史称“庆历新政”。
改革派提出改革方案,即《答手诏条陈十事》,其中包含10项改革措施,即:
1、明述之:即严格执行官员的提拔升迁制度——官员的提拔由资历提拔改为政绩提拔;
2、抑运:即限制为官和机会升迁的途径——即限制高官的特权,不让其子弟迅速晋升到国家要职。
3.景公考试: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将原来的进士部分从只关注诗文改为政策理论,将明经部分从只要求背诵儒家经文来解释经文的意义和道理。经文。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4、选拔大臣:朝廷派有能之人到各地考察地方政绩,有能者赏之,无能者罢免;必须仔细推荐和审查地方官员的选择,以防止冗余。
5、均公田:均田,是北宋地方官员的固定收入之一,但分配往往不均。范仲淹建议朝廷平衡官员的收入,监督他们廉洁从政;
6、重农重桑,就是重视农业生产。要求各级政府兴修水利,促进农业效益,制定奖赏百姓和评官制度,并长期贯彻落实。
7.修军器,即整顿军器。范仲淹建议在京城附近招募壮士担任京城卫士,协助正规军。
合兵于农,实行此制,可节省军费。如果首都的这种制度成功,其他地区将效仿和实施。
8.减徭役:官僚地主阶级藏地多,宋朝不限制土地兼并,导致宋朝户籍减少,使百姓赋税更重.范仲淹提出,把户籍太少的县减为镇,可以合并的部门统一为一个部门,裁减多余的官员和杂工,下乡。这不仅减少了朝廷开支,还增加了农业劳动力。
9.秦恩欣:赏罚分明。恩典和力量。增强凝聚力。
10、重训令:认真对待朝令,慎重下达。
庆历新政希望通过“整顿吏治,以农为先”,使国家富强。在范仲淹的带领下,官场上的气氛焕然一新。
但是,古今中外的一切改革,都会损害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1045年2月,随着范仲淹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废止,范仲淹、富弼、韩琦等维新大臣被逐出京城,长达一年多的庆历新政宣告结束。结尾。从领导庆历新政的角度看,面对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宋仁宗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领导能力,导致改革半途而废。主要表现在:
仁宗对变法的困难准备不足,准备不充分时,就利用范仲淹进行变法。
宋仁宗缺乏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在关键时刻和面临困难时,他们并没有坚定地站在维新派一边。相反,他们由大臣主导。
结语
导致北宋积贫积弱的冗兵、冗官、冗费问题,来自于北宋的制度。宋仁宗上任后没有出现。然而,宋仁宗上台后领导的庆历新政,短短十几个月就半途而废。也反映出宋仁宗没有表现出历代明朝皇帝的治国之志,导致变法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