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南宋举国倾力北伐,迎接“二圣”回朝的机率应该是很大的。不过,我认为岳飞能否如愿以偿,关键在于赵构的思想,而不在于秦桧的影响力有多大。你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抗金形势大好,朝廷终止了岳飞的军事行动。
如果南宋全国全力以赴征伐北方,胜算应该是很大的。但要不要克金军,“还我河山”,岳飞的话不算数,秦桧的话估计也不算数。这件事只有当时的国君宋高宗赵构才能决定。
当时,年富力强、身体健康的赵构,只要下定决心,绝对不会受到朝臣的影响和干涉。再者,抗击侵略者,收复江山,统一全国,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本来就不该有反抗的。
那么,如果高宗赵构真的要复国统一江山,他会全力支持岳飞。那时,以岳飞赤胆忠勇、一诺千金,他所率领的岳家军,犹如山岳难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再加上百姓的拥护和其他军队的协助,他们一定能打黄龙,迎“二圣”回朝。
然而就在喜讯频传之际,朝廷却以十二连金勋章制止了岳飞的抗金军事行动,并将岳飞召回京城。
岳飞不得不收兵撤退时,感叹道:
“十年功业,一日毁于一旦!你所有的州郡,一日毁于一旦!江山万里,江山难复!天地万物,无路可复!”地球!”
在抗金形势大好的前提下,岳飞被朝廷召回。这是为什么?
二是秦桧主张“和谈”,谋害抗金英雄岳飞。
据史料记载,在“靖康事变”之前,秦桧是少数主张抗击金军入侵的朝臣之一。
在被掳到晋国归国,成为赵构的臣子后,秦桧态度转变,极力主张“和谈”,甚至残忍攻击陷害岳飞等忠臣与晋国作战的人。结果,岳飞的反金运动功亏一篑,岳飞本人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秦桧处死。一缕忠魂飘离“奈何田”。
岳飞先是被召回京城,然后被杀。这是为什么?
有民间史料说,秦桧被俘后投降金国,成为金国的卧底和内援,扰乱朝政,有损忠义。或许这是可能的,但在正史中似乎并没有明确的记载。
古人之事,不便揣测,更不便唐突开口。然而,不管发生什么,如果高宗赵构真的想救父兄,他会杀了“忠报国”的岳飞吗?
就算秦桧想杀他,他真的能下手吗?
三、赵构的尴尬处境和可能的想法。
赵构这个妃子在康王的时候,并不被宋徽宗看在眼里,不受宋徽宗赏识。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兵包围开封府。当金军要求宋朝派人和谈时,没有人愿意到金军大营里去商议“和谈”。于是,赵构受宋钦宗之命,冒着生命危险前往金军大营谈判。
是年冬,金兵再次入侵,赵构奉宋钦宗之命派使者入金营求和,被驻守河北磁州(今属)的宗泽劝阻。河北省),从而逃过了被金兵俘虏的劫难。.“靖康之变”后,赵构因祸得福,成为南宋的开国皇帝。
从平民阶级成为一国之君,实属不易。无论是草根还是君主,关键时刻为自己谋划是常识,高宗赵构也不例外。
那么,对于迎接“二圣”回朝的问题,高宗赵构是怎么看的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
要彻底打败金军,光荣迎接“二圣”归来是一回事;如果只是为了迎回“二圣”的尸骨,那一切都好办,可以说是无可厚非。
如果真的把“二圣”活活迎回来,又会如何安排呢?赵构如何对待自己?放弃皇位,实在不想把得来不易的皇位拱手让给别人。“二圣”会甘心不让吗?
就算“二圣”真的不想继位,赵构又该如何伺候他们呢?短时间内发生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先帝侍奉都难,别说是两个,就更难伺候了!正常的禅位还好说,但毕竟国难当头,贵妃本人擅自登基。
服务不好,难免招来非议。有了批评,人和事就难办了。一旦出错,就会危及你的皇位,甚至危及你的人身安全。自然,在朝臣之中,还是有忠于“二圣”的。帮派帮派,勾心斗角,惹是生非。那么,政局动荡、国事纷争,还有清净安逸的生活吗?
总而言之,“二圣”的问题出在赵构身上,岳飞的问题主要出在赵构身上。秦桧确实是帮了暴君,但他和赵构也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岳飞能否成功迎回“二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赵构,与秦桧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