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中国不仅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放眼世界更是重要的文明发祥地之一。随着历史的推进,中国的都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变化。
我国第一座城市距今有四千多年,远古的中国人随着城市的出现从部落社会进入奴隶占有制社会。
有了国家以后,自然便会产生都城,在我国漫长的文明中,长安城便是最为著名的古都。
从西周开始直到唐朝,这一时段中,长安所经历的王朝有十三个之多。
那么将长安定为都城,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为什么唐朝之后,长安便退出了定都的范围呢?
古代长安城一角
01.定都长安
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在秦灭之后,先后展开了一系列战争,最后刘邦取得了胜利。刘邦战胜之后,天下尽归于其囊中,便于山东定陶称帝。
跟随刘邦的将领大部分来自崤山以东,在商议建都的时候就有不少人建议定都洛阳。
刘邦身边的谋士娄敬却认为,洛阳并不适合作为一国之都。他便托名士张良面见刘邦,劝说其再考虑一下定都的事情。
张良作为刘邦十分信任的谋士,刘邦自然会询问张良有何建议。在刘邦抛出疑问之后,张良便指向关中一带,并说明了缘由。
关中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中心地带,左边临近萧关和函谷关,右边又靠着甘肃和巴蜀,实为“沃野千里”。
这样的地理位置下,关中便成了物资充足的沃土。
秦岭
刘邦听完张良如此介绍关中,心里便对关中充满了期待。于是,刘邦将定都洛阳的打算搁置了下来,去往长安。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在这之前,秦朝覆灭前的农民起义中称“怀王之约”,意为谁先入关中谁便是王。
那时的刘邦是首先入关中的人,但是后来项羽封地的时候却没有将关中分给他,只给了他一个汉王的头衔。
刘邦心里自然不忿,便悄悄进入关中往岳阳方向去,并将岳阳视为其属地之都。进入岳阳之后,刘邦又联系萧何及四太子到岳阳,几人一起对抗项羽。
对于刘邦来说,关中并不陌生,“约法三章”的典故也出于此。所以回到关中之后的刘邦,就将长安定为了都城。
到了唐朝,这一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郭子仪在一次论述中提到关中的优势。
郭子仪借用张良的话,称关中除左右城市之外,四周又有终南山、秦岭等高山险峻和黄河波涛。
终南山
用郭子仪的话来说,此地乃是“神明之奥,王者所都”,在地势上攻守兼备。
并且郭子仪认为,秦汉两朝之所以在此定都,都是因为这些缘故。郭子仪身为唐朝政治家、军事家,以他的角度来说,关中这个地方极为强势。
我们放眼历史,除却汉帝刘邦之外,周文王自关中出发,灭了殷商,完成了周朝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嬴政自关中起,一步步灭了其他国家,一统中原。
从这些历史中,印证了彼时张良劝说刘邦的最后那句话,“阻三面而固守”。
关中向东有函谷关和萧关,仅此一面便可以制约诸侯。若诸侯安定,朝廷便会从黄河等河流将物资运送给各地;倘若诸侯有作乱之嫌,那么朝廷便会派兵顺着黄河攻向诸侯,可全然制胜。
当时的自然环境和军事条件之下,关中在战略部署上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地势。
所以无论是秦汉隋唐,还是在乱世之中的小朝代,都将长安定为都城。除却自然地势之外,关中还有极为丰富的人文传统。
半坡遗址
在上古时代,关中这个地方已经有人在此处生活繁衍。
后来,就有了我们所熟知的半坡遗址,在现代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发现关中一带蕴含着许多人类发展史上重要的过程。
正因为关中埋藏着数之不尽的人文文化,才会有后来发展的可能。说到秦统一天下,就不得不说说秦人生活地域的变迁。据清华简上记载,秦人起先给周王放马,自东边而来。
战国以前,秦人先至甘肃境内,经过一代代繁衍,逐渐向关中迁徙来到雍城(今凤翔)。
三百多年过去了,周朝没有躲过朝代更迭而成为历史的尘埃。秦人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在关中进一步发展,有了后来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
但是秦穆公成就霸业不过两年就过世了,秦人一下子成为其他国家的眼中钉。到了秦献公时期,认为这种情况对于秦国而言是十分危险的。
当时的秦人被其他国家的人看不起,于是便决定迁都,在栎阳开始改革。秦献公七年,做出了市场改革,调整经济发展;后来又实行户籍制度的改革,以确定国中人口。
秦孝公时期开始下诏各处求贤,出现了一个给秦国造成深远影响的人,商鞅。
商鞅提出了许多改革之法,在这些制度稳固之后,秦孝公时期秦国又迁都至咸阳,秦国开始一点点强大起来。
可是被称为“神明之奥”的关中,在唐朝被誉为不夜城的长安,后来为什么不再成为都城呢?
秦王宫
02.都城变迁
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长河中,都城的变迁经历了几个特殊的时期。在学者们所考证和记录之中,都城的变迁分为中原期和近海期。
七大古都之中,有五个都城都在中原地区,其余三个都城都离海较近。
其中,以殷墟为代表的被称为三河时期,自三皇五帝到商朝末期,政治中心几乎都在黄河中下游的三河地带。
《史记》中记载,“夫三河在天下之中……王者所更居也”。
汉朝时期将河东、河内、河南称为三河,在今河南山西一带。三河时期的劳动能力普遍落后,人们便将收成、生产所得依赖于大自然。
三河一带的自然条件较好,方便生产和迁徙,所以帝王们便将自己的都城也建立在此,实现政治与经济相一致。
但随着华夏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能力提高,学会了铸制金属工具和兵器,军事能力也提高了相当大的水平。
洛阳古城
在这样的情况下,帝王首先要思考的便是军事方面,三河一带在军事上不占优势,所以便出现了迁都的行为。
而处于盆地之中的关中,除却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优势之外,在军事上对于国家而言也是友好的。
到后来,东部至其沿海地区因为经济的飞速发展而致使政治中心东移。北宋之后,各个朝代的都城基本都在东部靠近沿海的位置。
就拿北京来说,它是华北、东北、蒙古三个地区的中枢枢纽,又有发达的运河连通江南各地,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我们可以看到,都城的迁徙尽可能地将经济和军事、政治划为统一步调。这样既可以保证政权内部安定,又可以随时抗击敌人的侵犯。
唐朝时期的长安,物资条件和军事条件自然是当时最为发达的。但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关中一带的水土流失开始严重。
植被和草原慢慢退化,从而影响到当时的社会和民众的生活。
在现今气候学专家的研究中,发现几千年里,西北一带变得越发干燥和寒冷。
西北处于中高纬度地区,这样的变化尤为明显。
长安古城
气候的变化所导致的直接原因便是水资源的缺乏,水乃万物之源,水资源的缺少便成了这一带环境越变越差的关键原因。
秦汉隋唐时期,西北关中一带的环境温暖,水资源丰富,使得长安成了一座富饶美丽的城市。
气候和水源的变化导致西北关中一带的农田产量极度不稳定。所以曾经丰饶的关中无法保证这一带人们的物资,帝王便只能从江南一带运输粮食到此。
为此,帝王便开始修建运河,可是因为地形的缘故,这条运河并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效果。
洛阳至长安的地势形成了一种由低至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靠河运输物资就变得极为困难。
船如果逆流而上,河水的情况就变得非常危险,运输船很可能有翻船的情况发生。
一旦翻船,粮食和物资全泡了汤,作为船家也会人财两空。
因此为了自身安全考虑,船家们很少接受这种运输任务。
如果从洛阳陆运至长安,人们面对的又是一项巨大的损耗。
唐朝长安与洛阳的官道总长八百里,如果骑快马需要一天的时间。然而作为运输的交通工具多为马车或牛车,速度就变得非常慢。
古代陆运
路途上,运输队需要警惕盗贼山匪的半路抢劫,还要面临着翻山越岭时所发生的意外。运输粮食所需要的人力、耗材往往开销巨大,对国库也不利。
所以在唐高宗时期,便下令在洛阳建皇宫,称为“东都洛阳”。
唐朝以后,长安的气候变化和物资变化让它彻底丧失了曾经的光彩,变成了地方性城市。唐朝灭亡之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开封逐渐成了这个时期帝王们所迁徙的目标。
开封城交通便利,汴河是漕运的中心地带,各地往来的物资直接靠岸,国家不再有运输上的附加支出。
但是开封也有劣势,就是它离黄河太近,一旦洪水暴发,开封必将受到影响。更重要的一点是,开封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它在军事方面处于劣势。
一旦有外敌来犯,开封很容易被敌军攻陷,宋朝就是一个例子。
汴京城一景
03.变迁的启示
自然环境在历史更迭中是不断变化着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所需求的自然环境也各不相同。
所以各朝各代的帝王都愿意向更方便、更有利的地区迁徙。自然环境直接影响到物资生产,物资生产又催动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处于优势的情况之下,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军事战备才能充盈。
我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也是根据这样的规律进行迁徙。北魏孝文帝起初建都于平城(今山西大同),但此地处于北方,并不利于统治中原。
于是他率领军队及皇亲贵戚、百官及家眷一百万余人,迁都至洛阳。在宋朝日益强大,金国由会宁府迁都至北京,控制中原以北地区近百年。
忽必烈定都北京,建立了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统治的封建王朝。
中国早期的战乱主要集中于西北一带,犬戎、匈奴、突厥等民族皆生活于此,常常于中原发生战乱。
北京故宫
秦汉至隋唐定都的首要原则,就是将政治与军事重心相一致。
这样一来,不仅方便用兵,也有天子戍边的气势。到后来,中原的外患开始转移至东北一带,契丹在乱世中崛起,不断入侵华北。
后来少数民族各自建国,都选择将都城建立在北京,其共同原因便是方便自己民族的支援。到了明朝,明太祖先将南京定为都城,其原因多与其手下将士谋士多为南方人的缘故。北方仍留有前元朝的残余势力,往往鞭长莫及。朱元璋想过迁都,却因此各种缘由而搁置下来。
到了明成祖时期,朱棣遵循中心一致的标准,迁都至北京。
一国之都乃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其政治因素是定都的根本因素。
作为一座都城,既要符合交通便捷等原则,又需要适应政治与军事一致的需求。
所以,各个朝代都城的变化,都含有这样的规律性。
资料出处:
《历史时期中国主要都城的分布变迁研究》
《论中国历代都城之变迁》
《长安城 为什么这么多皇帝都爱定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