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是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可是在此之前,他曾经被记载为一个弑君的罪臣。到底郑成功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呢?这桩冤案又是如何被澄清的呢?
满清人编撰的明史中记载着这样一件事,明太祖朱元璋的11世孙朱以海,被封为鲁王,清军南下的时候,他的封地山东也被占领,仓惶的逃到了浙江。
此时的江南地区反清复明运动大兴,前明的老臣们需要一个朱氏子孙带头,于是就推举了朱以海监国。当时打着南明旗号的小朝廷不止一个,在福建就有另外一个朱氏子孙称帝,此人叫朱聿键,称隆武帝。朱以海和朱聿键二人互相不服,不集中力量对付满清,而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内斗上。没过多久,朱聿键就被清兵消灭,朱以海也连连败退,最后退回福建。隆武帝以前的旧臣也都转投到朱以海手下,朱以海开始组织反攻,甚至一度有收复江南失地的希望。可惜的是,这个小朝廷还是内讧不断,最后被清军打的落花流水。
作为隆武帝的旧臣,郑成功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投奔朱以海,他认为朱以海在面对共同敌人的时候,没有选择共进退,而是与隆武帝争权,不是一个明主,这让朱以海对郑成功怀恨在心。
随着清军的步步紧逼,朱以海的地盘越来越小,最后只好跑到厦门向郑成功寻求庇护。虽然二人不和,但是朱以海毕竟是朱氏子孙,自己是明朝臣子,所以郑成功还是选择不计前嫌,收留了朱以海,并待如上宾。
诡异的事情出现了,以前的各种史料上,对于朱以海的记载到此为止了,关于他的结局只字未提。所以满清人在编撰明史的时候,就自行脑补了一段故事,说是郑成功把朱以海沉入大海淹死了。
直到1959年,在金门岛开山炸石的时候,偶然炸开了一座古墓。古墓的碑文上刻着一行小字:“
鲁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
”,这才解开了困扰历史界数百年的疑惑。这个墓穴里埋葬的人就是朱以海,根据碑文的记载,他是死于哮喘病,而且比郑成功去世的要晚将近一年时间。
朱以海年轻的时候就有哮喘病,也是最后的死因。并不是死于清人记载的“
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这明显是满清统治者对郑成功的抹黑,借此来挑拨郑成功和南明以及其他一些反清组织之间的关系,引起他们互相猜忌,以此来扰乱抗清军心,离间之计而已。
如此铁证的出现,才让郑成功摆脱了300年的冤屈,得以正名!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