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成化年间,在苏州城里有一户姓王的人家,家中建了一座临街的小楼,他们的女儿王姑娘就住在楼上。
王姑娘刚满十六岁,容貌美丽,为人善良,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喜欢在楼上静静地诵读佛经。
当地有个和尚,负责晚上巡逻打更,并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和尚每天都要巡逻,不管风霜雨雪,很是辛苦。
王姑娘宅心仁厚,晚上听到和尚的喊声,觉得和尚生活不易,于是从楼上打开窗户,扔给了和尚一贯铜钱,希望能让和尚用这些钱来改善一下生活。
和尚得钱后大喜,以为王姑娘是因为喜欢自己才这样做。当天晚上,和尚翻墙爬楼进入王姑娘的卧室,想要图谋不轨,王姑娘见是打更的和尚,又惊又怒,坚决不肯依从,并让和尚赶紧出去,否则她就喊人了。
和尚被拒绝后恼羞成怒,居然拔刀杀了王姑娘,并将王姑娘的头颅给带走了。事后王姑娘家人发现女儿遭了毒手,而且脑袋也不见了,顿时哭得死去活来。
那一天王姑娘的亲舅舅正好在王姑娘家做客,王姑娘父母认为是王姑娘的舅舅见色起意,被拒绝后杀了王姑娘。
王员外有钱有势,和县令是好朋友,县令马上将王姑娘的舅舅逮捕到县衙,然后不由分说,一通严刑拷打,打得王姑娘的舅舅皮开肉绽,晕死了好几次。
王姑娘的舅舅熬不过酷刑,只好屈打成招,违心承认是自己杀了外甥女。但是他本来没有杀人,自然说不出王姑娘的头颅去了哪里,因此无法结案,被关押在死囚牢,天天挨打。
王姑娘舅舅的女儿,也就是她的表妹,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孩,她非常心疼父亲,不愿父亲继续受苦,于是她对母亲说:“母亲,我要自杀,我死之后,你一定要把我的头颅当做我表姐的头颅献给县令,这样我父亲就不用挨打了。”
说完,她不顾母亲阻拦,毅然挥刀砍掉了自己脑袋,她母亲只好将她的头颅献给了县令,说这就是王姑娘的头。县令看了之后,发现并非王姑娘,再三询问这颗头颅的来历,王姑娘的舅母这才哭着说出了事情的经过。
县令听了大惊,觉得王姑娘的表妹是个难得大孝女,于是他给了王姑娘舅妈一大笔钱,作为抚恤金。这件事也让县令知道了王姑娘的舅舅很可能是被冤枉的,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于是他开始派人调查真相,并且重金悬赏,希望知情者提供有价值的线索,以便及早抓住真凶。
几天后,有一个塑匠向县令举报说,王姑娘是打更的和尚杀的,他把王姑娘的头颅放在了某座寺庙的佛像肚子里面,然后找塑匠给佛像重新上泥修饰。
县令得知后,马上派人去佛寺搜查,果然在一座佛像腹部之中,找到了王姑娘的头。这下子人证物证俱在,和尚只好招供,随后被处以死刑。
王姑娘的舅舅大难不死,被无罪释放,但是他从此和王姑娘一家断绝来往。后来苏州人有感于王姑娘和她表妹无辜而死,为她们修建了“双烈女祠”,来纪念这两个如花一样的生命。
参考资料:《古今说部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