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专家对袁崇焕褒贬不一,近年来,网络上对袁崇焕的评价也闹得纷纷扬扬,喜欢他的称他为英雄,讨厌他的喊他汉奸,其实以袁崇焕的功过是非来说,不足以引起如此巨大的争议,毕竟他还不足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我们先看他的简历,1619年中进士,分配工作,福建邵武知县,三年期满,考核三项全优,升兵部主事。放弃兵部主事的位置,前往山海关人监军,后来被孙承宗看重,派往宁远收成。
1626年,努尔哈赤来攻,锦州望风而逃,袁崇焕坚守孤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升任辽东巡抚。1627年五月皇太极围攻锦州,袁崇焕驻调山海关总兵满桂驰援锦州,赵率教和满桂里应外合击退皇太极,取得“宁锦大捷”,但表彰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于是他上书辞职,回到东莞老家。
才过一年,起复,被崇祯任命为蓟辽督师,这一次没有再创奇迹,先杀了毛文龙,又放任皇太极打到北京城下,局势崩塌,袁崇焕因此获罪,被凌迟处死。
纵观袁崇焕的一生,除了最后以凌迟的方式收场有点不正常之外,其他都很正常。做三年县令,考核三项全优,说明袁崇焕还是有能力的,有能力就该提拔重用,于是袁崇焕由七品知县升任六品兵部主事。
一般人做了京官,也该享福了,但袁崇焕连办公室都不坐,主动申请上前线,说明他不仅胆子大,还以天下为己任,作为监军,敢于否定辽东巡抚王在晋的对山海关的防守策略,并且有着充分的理由,袁崇焕的军事才能不容置疑,虽然不是天赋异,但要比大多数文官都要强。
那么他被孙承宗看上也就顺理成章了,经过几年的历练,有了带兵打仗的经验,才能在后来的宁远之战中战胜努尔哈赤,这一仗打破了“后金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萨尔浒之战被打破胆以后,明军碰到后金军基本上是望风而逃。虽然觉华岛上七千军民被杀,十几万石粮食被烧毁,但这些都是细枝末节,不影响这一仗的重大意义。袁崇焕凭借这一战奠定了历史地位,迅速被提拔为辽东巡抚。
发生1627年5月的“宁锦大捷”主要归功于赵率教和满桂。当时满桂是山海关总兵,归辽东经略王之臣节制,赵率教是锦州守将,归辽东巡抚袁崇焕节制,皇太极攻打锦州时,袁崇焕驻守宁远,他第一时间派出援兵,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这些援兵到底死了还是逃了也不懂,接着满桂受命率领三千精锐前往救援,和赵率教里应外合赶走皇太极。
虽然袁崇焕不出力,但手下打胜仗,可以说袁崇焕用人得当。然而袁崇焕在这一仗过后不仅没有被表扬,反而连巡抚的职位都被拿下,似乎有点不正常。
我要告诉你,其实很正常,因为此前魏忠贤和东林党的斗争达到了高潮,袁崇焕和东林党走得近,他能从福建邵武知县走到兵部主事,那是东林党大佬的功劳。所以他被魏忠贤拿下是可以理解的,政治斗争从来都是对人不对事。
天启皇帝去世以后,东林党重新掌权,辽东督师这么重要的位置,肯定要握在手里,有才能又对辽东事物很熟悉的袁崇焕就成了最合适的人选。至于袁崇焕向崇祯吹嘘五年平辽,估计太兴奋了,脑海里yy的念头脱口而出,这话连他自己都不相信,钱龙锡问他:“怎能在皇上面前吹牛呢?”袁崇焕说:“我就哄皇上高兴而已。”
崇祯是十七岁的少年,不仅很高兴,还热血上涌,立誓要大干一场,对袁崇焕有求必应,要钱给钱,要人给人。登莱、蓟州辽东、和山海关都是他的管辖范围,换句话说,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几十万平方公里都是他的防区,在这里袁崇焕说一不二。
袁督师意气风发,到辽东,先干掉不听话的毛文龙,不要问为什么,这也很正常,仅仅因为毛文龙不听话,到了晚明时期。文官集团已经掌握了所有的权利,连皇帝都要退让三分,何况一个小小的毛文龙,迟早都要被收拾掉,袁崇焕胆子大,所以他赶上了。
但是锦州和皮岛互为犄角,可以后金上形成夹击之势,皇太极攻锦州,毛文龙可以从背后偷袭,攻皮岛,锦州可以从背后拦截,所以杀掉毛文龙是自废武功。毛文龙被干掉,皇太极很高兴,后果很严重,是明朝后果很严重,也是袁崇焕悲剧的开始。
几个月后,皇太极绕过关宁防线攻打蓟州,这一次动静闹得很大,连坐在京城的崇祯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下旨斥责袁崇焕,袁崇焕连忙想崇祯保证,绝不让皇太极一兵一卒越过蓟州,他自己本人带着几千关宁铁骑跟在皇太极后面,意图在蓟州城下里应外合击溃后金兵。
皇太极并没有配合袁崇焕表演,他直接越过蓟州城,从长城喜峰口南下,气势汹汹的奔向北京,北京城的大老爷们坐不住了,请孙承宗出马收拾乱局。孙承宗命令袁崇焕在昌平县拦截皇太极,但是袁崇焕的反应却让人很意外,他没有拦截皇太极,而是直奔北京,到了北京还要求带兵入城,崇祯拒绝了袁崇焕的要求。
这时候城里已经流言满天飞,说袁崇焕投敌大有人在,袁崇焕是不可能投敌的。他放皇太极到北京城下决战的原因很简单,他想凭借北京的坚城利炮大量的消灭后金的有生力量,在宁远他就是靠这招打赢努尔哈赤,对这一招他很拿手,但也只会这一招。
袁崇焕想在北京玩一次宁远大捷的升级版,但是北京不是宁远,北京是国都,这里不是由袁崇焕说了算,所以他玩脱了。那么袁崇焕不清楚放皇太极到到北京的严重性后果吗?
我认为他是清楚的,只要爱自己国家的人,都明白国都的地位,但袁崇焕是胆大包天的人,没有什么事他不敢干的,从他一言不合就干掉毛文龙的事就可以看出来,他认为只要灭了皇太极,一切都可以商量。袁崇焕的结局我们都清楚,虽然他在德胜门杀伤了大量的后金兵,但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
因为你袁崇焕本该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现在居然让敌人跑到京城兴风作浪,不在第一时间把你拿下已经很宽厚了。从金兵到达北京城的那一刻起,袁崇焕的命运就已经注定。法官在审判一个人是否犯罪的时候,不会考虑他立功的,只是在量刑上有所权衡。袁崇焕最后无论怎么都逃不了一个“死”字,只是死法有所不同而已。
有人说袁崇焕死得冤,我说,袁崇焕死得并不冤,只是死的方式有点冤,作为巡守四方的统帅,竟然给敌军越过防线,打到国都,不论在哪个朝代,都不可饶恕的。
因为这样敌人的气焰更加嚣张,“你看看,明国就是那样不堪一击。”估计女真人打到北京城下的时候心里就是这样想的,他们已经开始计算明朝还能活多久。后金围攻北京还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那就是全国各地的兵马被抽调一空,地方政府对流氓盗匪没有了威慑力,这些盗匪是农民起义军暴乱的先锋部队,虽然袁崇焕被处决的时候还没有发生,但已经埋下祸患。
还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袁崇焕暗中和皇太极来往的问题,其实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如果袁崇焕真的做到五年平辽,那这件事就是袁崇焕示敌以弱,现在袁崇焕输了,那就是违法犯罪,这件事的性质是以结果为导向,和是否经崇祯同意关系不大。
到这里,我们可以对袁崇焕作一个总结了,袁崇焕是有军事能力的,是有功于国家的,但过失也不少,他既不缺少对敌的胆量,又经常使用这种胆量去破坏规矩。他心中有自己对人对事的衡量标准,他是一个可以为达成目的而奋不顾身的人,最后结果的好坏,不仅要看能力,还要看运气。那袁崇焕是英雄吗?谁知道呢?袁崇焕当时的想法也许只有他自己清楚,我们的标准不足以衡量他的尺寸。
事情尚未盖棺定论,一切待与后人评说!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