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三个月后,唐高祖李渊宣布退位,李世民正式登基,是为唐太宗。新帝登基,许多领导班子都要换,李世民在和房玄龄商定中书令(宰相)人选时,李世民感慨地说了一句话:“若是薛收还活着,我一定让他来当宰相!”
对此,《旧唐书·卷七十三》云:
及登极,顾谓房玄龄曰:“薛收若在,朕当以中书令处之。”
薛收是何许人也,为何让李世民对他念念不忘呢?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为秦王时,麾下武将如云,李勣、李靖、秦琼、尉迟恭都是一代名将,除此之外,李世民的文臣谋士也不少,其中作用最大的有四个,分别是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还有一人,就是薛收。如果要把这四位文臣比作一位古人的话,那长孙无忌可比作汉初之“萧何”,房玄龄可比作“张良”,杜如晦可比作“陈平”。而薛收,则相当于东汉末年的“郭嘉”。关于薛收,还要从房玄龄说起。
隋朝末年,李渊父子在晋阳起兵,一路向西,打算攻打长安,在渡过渭河的时候,有一人在帐外求见李世民。李世民亲切接待,与之畅谈大事,顿有醍醐灌顶之感。这个人的名字叫房乔,字玄龄,后人称之为房玄龄。
房玄龄归顺李世民后,担任李世民的贴身大秘书,负责掌管文书,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房玄龄还给李世民推荐了数十位人才,其中最著名的两位,就是杜如晦和薛收。
杜如晦不用多说,此人和房玄龄齐名,合称“房谋杜断”。且说薛收,此人乃隋末官员薛道恒之子,因为薛道恒被隋炀帝冤杀,薛收发誓永不为隋朝效力,以书生自居。房玄龄久闻薛收的大名,向李世民推荐此人,李世民立即派人带重金去请,无奈薛收被隋末大将尧君素强行招揽。当时,薛收不愿意归尧君素帐下,尧君素派人先把薛收的母亲囚禁起来,薛收为了救母,不得不屈服于尧君素。后来李世民在蒲州打败尧君素,终于将薛收纳入帐下。
薛收归唐之后,一直为李世民的效力,他不仅能够对局势做出最准确的判断,还能猜透李世民的心思。李世民每次若有所思,意见还不成熟,薛收就能把李世民的建议稍加润色、完整地说出来。《旧唐书》云:
时太宗专任征伐,檄书露布,多出于收。言辞敏速,还同宿构,马上即成,曾无点窜。
武德四年,李世民奉李渊之命讨伐王世充,这是一场生死大战,当时李密和宇文化及已经兵败,李渊占据关西、王世充占据河南、窦建德占据河北,三人分别以唐、郑、夏为国号,呈三足鼎立之势。李世民带着秦王府的一干战将,把房、杜、长孙、薛收等人全部带到战场,争取一举灭掉王世充。战争之初,李世民连战连捷,大军攻破虎牢关,直指洛阳,王世充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向窦建德求援。
窦建德和王世充有仇,但当时三足鼎立,若王世充兵败,唇亡齿寒,唐军肯定会威胁到河北,因此,窦建德率领10万兵马从外围攻打唐军。当时的形势对于李世民来说,当时情况非常危急,群臣纷纷建议李世民撤兵,李世民也十分犹豫,向几位谋士问计。这时,薛收仔细分析局势,帮李世民下定了决心,《新唐书》(有删减)云:
窦建德来援,诸将争言敛军以观贼形势,收独曰:“不然。世充据东都,正苦乏食尔,是以求战不得。今建德身总众以来,必飞毂转粮,更相资哺。两贼连固,则伊、洛间胜负未可岁月定也。……彼以疲老,当吾堂堂之锋,一战必举。不旬日,二贼可缚致麾下矣。”
薛收的意思是说:王世充被我们围困在洛阳,城里粮草不足,一心想和我们求战,我们只需要困死他就行。窦建德千里奔袭,粮草转运十分麻烦,我们只需阻击他的后方就可以。如果我们此时退兵,他们二人联手,我们就失去良机了。现在我们占据绝对优势,若一鼓作气,一举可诛灭二贼,一战定中原!
薛收的这段话,和当年三国时期“鬼才”郭嘉提出的“十胜论”非常相似,堪称鞭辟入里,直接促使了李世民下决心死战。最终果如薛收所说,李世民用重兵围困洛阳,然后再用3500名玄甲军阻击依据地势阻击窦建德的10万大军。最终,王世充支撑不住,开城门投降。李世民再抽身和窦建德决战,窦建德最终兵败被擒。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灭了两大枭雄,独霸中原,从此,天下再无枭雄有实力和唐军抗衡。薛收在此战中功不可没。
薛收不仅助唐朝灭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在剿灭隋末另外一位枭雄刘黑闼的过程中,也发挥很大作用。
武德五年,刘黑闼在相州称王,李世民率军征讨刘黑闼,但连连受挫,不能取胜,名将罗士信(罗成的原型人物)也因此阵亡。这时,薛收献计,建议李世民佯装正面进攻,然后派大军从后路断刘黑闼的粮道。刘黑闼无粮,多次召李世民决战,李世民都坚守不出。刘黑闼心急如焚,士气萎靡,李世民又决堤淹城,最终打败刘黑闼。此战,薛收又立奇功。
薛收乃隋末一书生,经房玄龄推荐,最终成为秦王府谋士。仅凭他帮唐朝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三大强敌,已经算是不世之功了。然而,慧极必伤,武德七年,薛收一病不起,李世民想尽办法为其诊治,都未能挽救薛收的性命。薛收病逝时,年仅33岁。李世民亲自前往吊祭,在薛收灵前痛哭不已。这和当年曹操失郭嘉的英年早逝何其相似!
此后,李世民每逢大事,必怀念薛收。李世民登基后,还认为薛收是中书令的最佳人选。然而,薛收已经不在,独留未亡人思之。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