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特点(隋朝汉服特点)

最近有很多老铁都十分关心汉赋特点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了解隋朝汉服特点。对此,武陵观察网准备了相关的教程,希望能为你解除疑惑。

汉朝出现了一种有韵的散文一赋。它是汉朝最流行的文体,两汉时期的文人通常都致力于赋的写作。因此赋被看作汉代文学的代表,被后世专称为“汉赋”。赋的特点是韵散结合,体物写志,但同时也吸收了散文的特点,例如辞藻华丽、描写夸张等。根据内容不同,汉赋可以分为五类:描写宫殿城市、叙述帝王游猎,讲述旅行经历、抒发不遇之情、杂谈草木鸟兽,其中前两类是汉赋的主体内容。

屈原

汉赋按照结构形式又可分为骚体赋、大赋、小赋三种类型。骚体赋受屈原《离骚》的影响较大,语言结构为四言和散句的结合,句末习惯以“兮”结尾,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大赋通常结构长大,气势恢宏,辞藻华丽,全篇往往有成千上万言,大赋又称为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体,西汉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和东汉的班固、张衡都是优秀的大赋作家。小赋则避免了大赋篇幅冗长和堆砌辞藻的缺点,转变为篇幅较小、文风清丽的新型汉赋。

贾谊

对应汉赋的三种类型,其形成和发展也可分为三个阶段。汉朝建立之初,社会刚刚稳定,统治阶级对思想文化的管理较为宽松,人们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意见,因此当时许多文人学士都喜欢写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当时的赋受《楚辞》的影响较大,代表作家有贾谊、淮南小山和枚乘等。贾谊是西汉初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论家,《吊屈原赋》是贾谊的代表作品,当时贾谊被贬到长沙,渡湘水时经过屈原当初放逐之地,借由对屈原的凭吊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便写成此赋。

贾谊塑像

这首赋是以强体写成的,但表达出作者的真情实感,自然而不造作。贾谊的另一名篇为《鹏鸟赋》,是他在长沙谪居时所作,借助与鹏鸟的对话抒发自己忧愤之情。这篇赋的形式很有特点,一方面采用了问答体式,另一方面又加强了议论,有着较强的散文特征,体现出骚体赋正在向大赋过渡。淮南小山的《招隐士》也是汉初骚体赋的名篇,赋中用丰富的想象铺叙山中的景物,描写期盼隐士从山林中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贾谊和淮南小山的作品都还具有浓厚的骚体特征,只是某些方面有所变化,而使汉赋脱离楚辞成为独立的、全新的文学体裁的作家是枚乘。

枚乘是文景时期著名的辞赋家,他所作的赋更兼具散文特色,使赋成为体物写志的全新文体。确定为枚乘所作的汉赋如今仅存一篇《七发》,主要通过主客问答的方式批判统治者贪图享乐的生活方式,并认为对付贵族子弟的这种恶习只能用言语从思想上进行治疗。文中运用了大段文字对贵族享乐的盛况进行铺陈描写,结构宏大,辞藻华丽,绝大部分为散文,偶尔有骚体诗句,并运用设问的形式组织文章,已经具备了散体大赋的特点,开创了汉大赋的体制。武帝时期到东汉中叶的两百多年间,是汉赋的鼎盛时期。

汉武帝

《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九百多篇汉赋,六十多名汉赋作者,大部分都属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类似于《诗经》中的雅和颂,属于宫廷文学,是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赋的主要内容通常为描写国势昌荣、都市繁华、物产丰饶、宫室富丽等。除了这些歌颂的内容之外,一些作者还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满和忧虑,写出了一些抒发感慨和讽喻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司马相如的《子虚》和《上林》代表了汉大赋的最高成就,两篇作品题材和内容非常相似,都是对天子游猎的盛大场景的描写。

司马相如

在描写的基础上歌颂了帝国的强盛和天子的威严,最后还委婉地向皇帝表达了戒奢劝俭的思想。这两篇赋辞藻华丽、描写夸张,采用了韵散结合的语言和设问的形式,体现出汉大赋的典型特点。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的赋家,他的代表作有《甘泉》《河东》《羽猎》《长杨》四篇。这几篇赋与司马相如的赋在题材和手法上都很相似,但艺术水平更高,而且讽谏成分更突出。此外,扬雄还写过一些表达自己淡泊名利的赋。

班固

东汉前期较为著名的赋家有班固,他的《两都赋》也是模仿司马相如所作,但描写的内容更加写实,影响了后世的作家。东汉中叶以后,国势衰微,体现在汉赋创作上就是歌颂帝王的大赋减少,而反映社会现实和抒情咏物的小赋兴起。比较有著名的作家为张衡,他的代表作品为《二京赋》和《归田赋》,除了描写都城的景象之外,还描绘了较为广阔的现实生活,而且对统治者的荒淫享乐进行了比较强烈的谴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