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年轻时的选择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个是原生家庭;一个是教育。通常意义上,你无法决定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却可以选择自己的教育方式。随着人的成年,原生家庭的影响渐渐减弱,而青少年时期接受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对一个人的选择起着推动作用。
初中的孩子往往处于青春期,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萌芽阶段。一个好的老师对于他的成长十分重要。但我们的学校没有专门的老师从事这份“育人”工作,很多时候类似的课程也都是让位于文化课成绩,仅存的一门思想政治课也只是聚焦在讲一些高妙的理论。
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心理咨询室,但却常年关着门;而在遥远的农村,却连一位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都没有。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心理课都是班主任在班会上提一提,对于学生个体的关注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
在我的初中时代,就有这样一位老师承担了上述角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如今的一些人生选择和做事理念都受到她的影响。如果说前篇文章中的海老师帮我打开了世界,那么我的这位丹老师就是帮我打开了人生。
丹老师不是我的班主任,她也不教思想政治课。很难想象,启迪我人生的是一位半路出家的语文老师。说实话,我当时并未有这样的感觉,所谓的当局者迷说的就是像我这样。
回顾自己的过往,我的脑子里都是一些碎片,关于丹老师的记忆也是一些片段,但却深刻。我仔细回想曾经的文理分科和如今对阅读和写作的爱好,很大程度都有丹老师的身影。
丹老师人很美,教学也负责。凡是见过她的学生,都认为她在所有女老师中长的最漂亮。当然,得出这一结论也不全在于她的样貌,也与样貌相匹配的个人魅力有关。
晚自习上读随笔
在一个冬天的夜晚,我忘记了当时的季节是否为冬天,唯一确定的是那个夜晚。在说那个夜晚之前,我得先说说下午发生的事。
下午的语文课上,丹老师检查练习册,好几个男生没有完成,我也是其中一个。我们这一排人在教室后面站着上课,老师下课后挨个批评教育。
其中有位调皮的高个子男生顶撞了丹老师,我只记得老师当时眼圈已经发红,那位男生却还没有悔悟的意思,他也许不会想到自己以后很难遇到这样负责的老师。
我内心的鄙夷尽管早已涌起,但身体的瘦弱让我无法鼓足勇气去对抗,我只得在内心暗暗下决心——“凡是语文作业,绝对按时完成”。
那个夜晚就是在那个下午之后才有的。丹老师拿着装订后的A4纸走进了教室,那节晚自习是她的。按照以往的惯例,晚自习她通常或在讲台上批改作业,或指导学生的作业。但那晚不一样,下午的事情也许影响到丹老师,前半节晚自习,她一直没有说话,在教室最后一排。
时间流逝了半节课,丹老师始终没有走上讲台,整个教室安静得出奇。在所有人看来,这节晚自习估计要在沉默中度过。突然,她快步走上讲台,还没等同学反应过来,手拿一塌A4纸说:“我给大家读篇文章,名字叫《花开不败》”。
“我不知道应该……”丹老师声情并茂地讲着别人的故事,我仿佛进入了那个复旦大学高考生的世界。在这个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睡大通铺的农村学校,我们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结出自己不败的花。
复旦大学
那晚的楼道里除了有老师们的一元一次方程,还有花开的声音。
要求学生写周记
丹老师教语文有个特点,她要求学生写周记。这基本上是所有语文老师的套路,但你的周记老师看过吗?我后来的观察发现,现在很多学生的周记都只是打个“阅”号,再写个日期,以此充当老师的作业绩效考核,很少有人关心学生写了什么。
我很幸运,我的周记成了与老师沟通的第一个载体。倘若没有她那大段的红字评论,我是不会对自己的周记上心的,更不会主动把自己对于生活的一点看法写给别人看。
我那时不喜欢抄写别人的文章,我觉得那是别人的感受,不是我自己的。但那时我喜欢看一些课外书,比如《新新初中生》,我还曾在它上面发表过一篇文章,但看到那篇文章时已经是在读高中。
课外书让我对生活的思索有了一个用文字表达的基础,时至今日,我还记得在周记本上一些自创的零散的语句,如“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只有苹果……”、“人生能有几时回,笑看尘世为此生。此生已去何牵挂,牵挂谁人谁又知”。这个习惯即使是在紧张的高三时期,我也没有停止,一直到今天。
周记的习惯使我对生活的一些困惑有了排遣的场地。假如丹老师当时奚落我,或者认为我“不务正业”,那么我应该是不会喜欢阅读和写作的。
我还曾给丹老师一本自己写的校园小说,她密密麻麻地写了两页批注,内容多是鼓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艺术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这句话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以为就是丹老师讲的,后面也多次引用过。后来虽然知道这句话不是丹老师的原创,但我内心一直觉得就是她讲的。可惜那本小说后来亡佚了,我只记得小说的男主叫雷遇风。
帮老师提水
我从内心感激丹老师,尽管她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在初一那年,我以自己的方式回报这份师生情谊。
丹老师住在教师楼的二层,平时取水得到一楼。她那时身体不太好,后来听人说她要常到医院疗养。我那时住的宿舍就在教师楼的一层,这里有四间宿舍,男女各两间。每个宿舍上下两层大通铺,20几个人住在一间房子里。
每当晚自习结束后,我们在台阶上经常能看到男老师们提着水桶上楼。如果某个男老师连着两趟提水,说明他是有对象的,对象就在学校。我是没有见过有男老师给丹老师提过水,也许是我没有见过,或者她有自己的原则。
丹老师是瘦弱的,当她提着多半桶水经过我们宿舍台阶前时。我和一位同班同学见状于心不忍,便主动请缨帮老师送水。我和那位同学抢过老师的水桶,一起抬着上了楼,一路上很开心,像是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丹老师的身体状况。就这样,每个晚自习下后,我和那位同学便形成了约定——帮老师提水。我们径直进老师门,直接去门后拿着水桶往门外冲,丹老师会拿着一些水果喊我们“拿着,拿着……”;有时候去得早,要等老师一会儿。总之,这个约定,我们坚持到丹老师走后。
丹老师离开初中时,我是不知道的,好像是初三或者初二。离开初中后,我也只是见过她一次,好像是在我高中旁边的一条斑马线上。
期间也曾有过老师的qq号,但不小心自己的号被盗。这几日,通过海老师的帮助,我才加到了丹老师的微信。与之聊天才得知丹老师居然是教英语的,这实属一个惊喜。
时光恍惚,流年不惊。现在你还能记起名字的老师一定是你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人感慨,在这个教育产业化的时代,付出真情的老师越来越少;有人叹息更多的老师把学校的教育责任推给家长。
我只想说,真金不怕火炼,浪沙过后,珍珠毕竟只是少数。对我而言,能遇到丹老师是我的幸运。
谨以此文献我的丹老师,以及像丹老师这样的教师。
评论列表(7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