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著名歌唱家马玉涛去世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令人感到十分惊讶。
随后有人联系了北京文工团的战友,并通过马老师的女儿正式辟谣,所谓的去世只是一则假消息。马玉涛老师还在人世,并生活的十分幸福,只是身体不太好。
然而,作为曾受无数人爱戴的歌唱家,晚年过的也十分幸福的马玉涛,成功背后却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心酸往事。
01
1936年2月,马玉涛出生在山西保德马家滩的一个普通家庭,当时正处于战乱,普通百姓食不果腹,叫苦连连。
为了活命,他们一家人在马玉涛十岁那年选择了“走西口”来到内蒙古定居。也正是这一决定,改变了马玉涛的一生。
这时她还不知道,四年后的一个决定,将伴随她一生。
1950年,部队文工团招兵,马玉涛瞒着一家人去报了名。没想到还真被选中了,于是年仅十四岁的马玉涛背上行囊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那个年代在部队,可不止训练那么简单。而是什么活都要会干,马玉涛年纪小,做不了重体力劳动。于是,领导便派她去喂马,一开始她并不是很情愿,但是想起父亲在入伍前对她说:
“到了部队要听话,服从领导的安排”她便很爽快的答应了。
这一喂就是好几个月,也正是在喂马的日子里,她接触到唱歌。
也许就是从此时起,马玉涛和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喂马的工作并不忙,于是马玉涛在休息的时候总是去看文工团的哥哥姐姐们演出 ,久而久之便学会了很多本领。
唱歌、唱曲儿,甚至有的战士喜欢戏曲,她都能来上几句,同时她还学会了很多乐器,拉小提琴,拉二胡都是她的拿手好戏。
1951年,眼见喂马的日子已经过去一年,马玉涛终于等来了登台演出的机会。
一位老同志创作了一首《我的丈夫是英雄》,这首歌看似并不适合十五岁的马玉涛可当时的文工团要求战士“一专多会八能”因此并没有什么合适不合适之说。团长便把这首歌交给了马玉涛。
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马玉涛便上台演唱了,或许是因为山西人的骨子里带的豪放,十五岁的她丝毫不怯场。
她出色的演唱赢得台下战士的一致好评,这次演出为她的歌唱生涯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马玉涛从小就音域宽,嗓子好,是个不可多得的歌唱人才,自从初次赢得“满堂彩”以后便多了很多登台演出的机会。
1953年在一次慰问演出中,马玉涛遇到了她的贵人,这位“贵人”便是著名歌唱家王昆老师。
王昆老师非常器重她,恨不得将自己毕生所学都教给她,在王昆老师的指导下马玉涛的唱功有了飞速进步,然而王昆老师认为这还不够。
便建议她到上海去跟声乐研究所的更加专业的老师去系统学习,对此马玉涛给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学习计划,天天严格执行。战友们见她如此用功,纷纷钦佩不已。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她带着那首《我的丈夫是英雄》,走到很多演出场合,这首歌让很多人都知道了马玉涛的名字,这时的她不再是凭着一腔孤勇瞎唱的“二把刀”,专业的训练让马玉涛懂得了更多歌唱技巧,这时的她大约能算得上一个专业歌手。
后来她在演出中遇到王增福,沈湘等老师。这些老师一样也很看重她,纷纷对马玉涛这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倾囊相授。
得到这些老师指点的马玉涛,对唱歌拿捏的更加 游刃有余。
1955年,表现优异的马玉涛被调到华北军区文工团担任独唱演员,离开了与她缘分颇深的马儿们。此时的马玉涛刚满19岁。
在华北军区文工团的日子马玉涛过的充实而又快乐,因为每天都可以出去演出,每天都可以站在她热爱的舞台上唱歌。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年,马玉涛便迈向了更大的舞台。
1957年马玉涛远赴莫斯科参加第六届青年联欢节,演唱了一曲《放马山歌》,荣获表演金奖。这一次的演出不仅赢得了荣誉,还让许多国际友人看到了中国歌唱家的实力所在。
获得荣誉后的马玉涛并没有骄傲自满,她反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尽管她的歌唱水平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在那个年代,不到30岁的年纪能有如此水平的几乎没有第二人,而马玉涛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于遇到了好老师,和自己不肯松懈。
因为马玉涛认为自己不是专业院校出身,只是一个半路出家的“晚和尚”因而必须付出比别人多百倍的努力,唱歌是每天必须联系的项目,从不松懈半分。
03
夜以继日演出不得休息的马玉涛没有时间去想以后的自己会是一个什么状态或许她认为,这辈子都要这么过了,她十分满足。毕竟天天都可以站在舞台上唱歌。
然而,1962年,年仅26岁的马玉涛迎来自己人生中另外一个转折点。
《马儿啊,你慢些走》就在这一年走进了她的生活。
作词者找到她的时候,马玉涛一看歌词便想起了自己在包头喂马的日子,于是非常爽快的答应由她来演唱这首《马儿你慢些走》。这时,谁也想不到这首歌能红遍大江南北。
可它就是火了,这首歌也使大街小巷的人都认识了马玉涛。马玉涛用她浑厚的嗓音,独特而又奔放的“马氏唱法”将歌中描写的祖国大好河山之美演绎的淋漓尽致,充分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从此之后,无论到哪儿去演出都有人点这首歌,马玉涛开玩笑似地说:
“不知道唱了多少次,我倒着也能唱下来。”
真有人帮她算过,这首歌唱了四五十年,在大大小小的演出中出现了估计有将近3000次,足以见得它有多么受欢迎。
她却把这一切的功劳归结于作词家和作曲家,称自己只是一个传播者,更要感谢他们让更多人认识了马玉涛。
如此谦虚的她,何愁不受人爱戴呢?
成名后的马玉涛好像又回到了刚到华北文工团的那段日子,她天天穿梭全国各地参加各种演出,这时有人建议她去做一批演出服饰,却被她拒绝了。
因为马玉涛时刻都记得自己是个军人,穿军装演出更能体现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对方听了便不再提演出服的事情。
随着《马儿你慢些走》的歌声一路向前,马玉涛先后演出了许许多多的经典曲目有《看见你们格外亲》、《老房东》、《众手浇开幸福花》等等。
纵使她的奖越得越多,名气越来越大,但她却把中国古语里那句,“树高千尺莫忘根”贯彻的淋漓尽致。
成名后的马玉涛经常到一线部队,灾区,边防参加义演,因为她知道自己是从部队走出去的歌唱家,为部队的兄弟姐妹带去温暖,她很开心。
不仅如此,马玉涛在1999年与多名中国歌唱家成立“华人音乐小组”把中国民歌带到许多西方国家,让许许多多外国友人在见识到中国军人英姿飒爽的风姿的同时,更领略到中国民歌之美。
04
由于马玉涛一直忙于各种演出,终身大事就这么耽误过去,三十多岁才遇见丈夫,不久后两人就领了结婚证,那个年代也没有婚礼,一把喜糖,一个喜字就算结婚了。
结婚后的马玉涛依然忙于大大小小的演出,丈夫工作之余则在家照顾家庭,照顾孩子。
都说女儿要富养,马玉涛可不这么认为。以至于她女儿和她一样,从小一副男孩子样,就连穿的衣服也是她用旧军装改的。
一次,女儿从学校回来说想要一身运动服,却被马玉涛严厉拒绝了。
她告诉女儿:“不要有攀比心理,衣服能穿就行”。
正是马玉涛如此严厉的教育方式,使得女儿的学习成绩十分优异,长大后遵循着自己的爱好,报考了医科大学现在是一名优秀的医生。
如今86岁高龄的马玉涛已经从事歌唱事业将近七十年,参加过的演出更是数不胜数。
然而,她总是以第一次登台的态度面对每一场大大小小 的演出,马玉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我只是一个碰巧会唱歌的当兵的,不是鲍鱼海鲜,是老百姓喜欢的窝头咸菜。”并把观众比作“上帝”只要“上帝”喜欢,只要身体允许,她便会一直留在她所爱的舞台上。
这些话,很多人听了感动不已。
在六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连续四年获得全军歌唱比赛金奖,光这一点便令许多人望尘莫及。令无数歌唱后辈钦佩不已。
05
从军营中走出的歌唱家,有很多。如果要说马玉涛的后辈,《父老乡亲》的演唱者刘和刚应该算一个。
提起刘和刚,他和马玉涛还有一个奇妙的渊源,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
起因是一则刘和刚在病床前为一位老人唱歌的小视频,他唱的是一首思念母亲的歌曲,有不少人说他是为自己的前辈马玉涛所唱,因为此前不断有媒体传出马玉涛去世的消息。
随后刘和刚出面证实,病床上的老人是一位十三岁参军十五岁当护士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负伤,至今还躺在床上的老兵。
原来,那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老兵,并非刘和刚母亲,更不是马玉涛。因为一首思念母亲的歌曲,引起了大家的误会。
这简直太离谱了,断章取义也没断到点上。
近日还有一张马玉涛老人的近照在网上流传,照片上的她头发花白,身体消瘦,正在吃饭。
饭桌上摆放的没什么东西,看上去吃的十分简单,甚至比很多普通人家还要简单。
没想到作为我国观众十分爱戴的歌唱家,不仅演出时对自己“苛刻”,晚年生活也如此艰苦朴素。
马玉涛今年已经86岁高龄,无法再活跃在舞台上。如今最重要的就是身体健康,相信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更是让喜爱她多年的观众朋友们对她深深地祝愿。
“马儿啊,你慢些走……”
相信,熟悉的歌声响起时,很多人眼前会浮现出马玉涛一身军装笔挺地站在台上唱歌的身影。这将会成为一代人不可磨灭的回忆。
同样也相信,在现如今人才济济的中国,会涌现出许许多多的“马玉涛”把中国民歌发扬光大。
文|阿喧
编辑|阿喧
评论列表(19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