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名】长兴西街
作者:王羲舜
西大沽东部,东起长兴街,西至德胜前街,南起天华里,北至德胜街,面积6000平方米。清末建,1938年因居长兴街西侧,故名。2007年拆迁前,多为砖木平房民宅,住户近80户,常住人口200余人。
【大沽之大】
天津,有时人们亦把她亲切地称为津沽,探其就里,是因沿海和排布着72沽也。这72沽像一串珍珠缀在海河两岸,甚是璀璨,那么,她们谁大谁小呢?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没有把她们进行伯仲的排列。早期的塘沽倒是叫过“塘二沽”(又说塘儿沽),虽如此,也没有“排座次”的意思。不过我倒暗地以为,大沽担一个大字,却是可以丝毫无愧疚,也毫不显张扬的。
这里有长芦最大的盐场,有北方最大的渔场,有我国最早的电报,有与福建马尾齐名的近代工业(李鸿章亲办的大沽船坞),最早开辟的口岸(海漕)和近代航运(北方航业轮船公司,大沽船厂),有过那个年代最坚固的海防工事(大沽炮台群),有过两位皇帝屈驾临巡的荣耀,还出过一位民国大总统(曹锟),等等,不一而足,名播遐迹。我曾听一位老海员说,在航海界人士中,不知道天津的不说缺失,如果不知道大沽则说明此人少见寡闻。很多都以大沽冠名或命名。如大沽口,大沽炮台,大沽灯塔,大沽船坞,大沽坨地,大沽口事件,大沽化工厂等,天津市内还有干道大沽路等。然而,这里我们没有空去说它,让我们择些细枝末节说说罢。
18世纪后,世界变得很不安宁。西方列强完成工业革命后,向外扩张,大沽成为他们侵略中国的重要登陆点。于是,这里发生了一系列侵略和反侵略的惨烈战争。仅1840年后的60年间,发生在这里的战争就达4次之多。其中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庚子之役”这里的土地和人民,饱经了堪称最为惨烈的血与火的洗礼,军民们在保卫战争中所表现出的不可辱,不可战胜的民族气节和大无畏精神,真是惊天地泣鬼神。打开中国近代史,多是失败和屈辱,只有1858年大沽口保卫战带着几笔奇异的亮色而又令人唏嘘不已。两次鸦片战争,让人们记住了两个名字:南边的虎门和北边的大沽。海河横贯塘沽地区中部。海河历史上曾为界河,历史上南北两岸隶属于不同的行政区域。直到1949年1月17日,大沽解放,塘沽大沽合治建区称为塘大区,1952年直辖于天津市至此。海河两岸之塘沽大沽始合为一,结束了一直划河分治的局面。1952年2月,塘大区更名为塘沽区,大沽建置为镇(后为街),辖于塘沽区。开始写出新的历史。
图片来源网络
大沽镇之大在全天津市是数一数二的,大沽太大,所以又以大沽船坞桥为界,分为东大沽,西大沽。
1949年1月塘沽解放,当时全区人口71780余人(不含中心庄),而大沽则拥有人口31000余人,几近40%。大沽地域面积达14.5平方公里(没有农田),大沽居民沿海河而居,形成密密匝匝的街道,胡同。仅以东大沽而论,有名称的街道68条,胡同168条。具规模有名字的桥多达20余架,有木制的,有石砌的,有铁架的,形状各异,如,悦来桥,天锡桥,大红桥,襟海桥,盐坝桥,头道桥,二道桥,三道桥,糖房桥,当铺桥,后关桥,铁锚桥,小营门桥等。
据仝风泽(原塘沽区副区长)同志回忆,东大沽海大道,戏楼直通往西大沽的西开大街,是店铺集聚区,其数量之多,经营之全,是其它区镇难以得见的。当时曾是整个塘沽区的商业中心。仅在这一条街上便有德和堂,德生堂,义和堂,日生堂,大生堂,5家中药店和1家西医诊所。有珠宝首饰楼3家,即鸿祥楼,聚祥楼,鸿丰楼。百货店绸缎布业店,有义丰,天成,友林,富庭裕,云发祥,沙店,酱园。鲜货水果店有恒盛居,春记,达昌,春和玉等。有名的饭馆有起发顺,三兴园,占兴园等。糕点铺有义顺斋,同义斋等。另外,羊肉铺,猪肉铺(生熟均卖),五金店,铁匠铺,麻绳铺,裁缝铺,水铺,扎纸匠,杠房,竹竿房,渔具店(主要做鱼钩)等布满街巷。林林总总数十家,挤爆了街,一片繁华景象。由于大沽是粮漕枢纽地,粮店较著名的有鸿茂成,生茂居,东和顺,信记,益昌,同和顺,通昌,玉兴隆等。渔店则更是大沽的特色之一,够上规模的渔店多排在海河沿岸,够规模的近50家,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卸货码头和外运“脚船”。
每到渔船收河时,河道上“帆樯林立,几不见水面”,至解放初期大沽拥有渔船近千只。捕获的鱼虾海产品大部分运往天津、北京、唐山一带。每年到这个时节,大沽戏楼下便热闹非凡,饭馆里煎炒烹炸,人声鼎沸。洗澡塘子,评书馆,戏园子,理发店更是人满为患了。
大沽所以如此繁华,原因在漕运枢纽地位。当时公路、铁路、运输不发达,水运独领风骚,清时炮台驻兵(最多达18000人)人吃马喂,以及同周边地区如黄骅、海兴、无棣、庆云等县市的实际往来,大沽的码头多,南来北往的商客自然也多。据1937年统计,大沽的码头便有仪大,同义,坨地,大沽铁工厂,大沽造船所等10余处。仅以其中的仪大码头为例,它与天津市内每日有趟班轮,把市内及海河沿河紧紧联结起来,大沽地区和周边地区运来的特产可以在仪大集中起来运往天津,而大沽商店经营的百货、日用工业品则由此转销各地。
大沽的再一个特点就是庙宇多。大沽人多从事海上作业或当远洋水手,风险大,因而多信神佛。所以大沽的信徒多,几乎十有九家供着香火。
大沽最早的寺院潮音寺建于1402年(与天津建城同期),其后便陆续建有海神庙,观音寺,关长庙,火神庙,龙王庙,小神庙,清真寺,王三奶奶庙,守义堂,小庙,和谐堂等。古上大沽人之所以淳朴厚道,崇礼好义,与人为善,民风纯正,也许与他们信佛信神不无关系。连他们的街名取得也格外祥和如意。如永善大街,太平前后街,天锡街,悦来胡同,守信胡同,福申街,善街,中和街,德源街,德胜街,辅仁街,永顺街。我觉得,大沽之大,实则包含,大度,大器,大天地之意。取名为大,当之无愧也。
王应龙老师提供 90代的潮音寺
声明:此文内容经过多方搜索依然无法获知作者信息,在此表示歉意。我们尊重原创,希望作者看到此文联系我们予以注明来源。谢谢。 作者:王羲舜,笔名墨塵、艺名王墨塵
评论列表(1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