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近日,复旦发展研究院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李良荣教授团队发布《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0)》。
依托百度搜索数据和新浪微博6250万条随机博文数据,使用大数据文本分析和博文质性解读相结合的混合式研究方法,对2020年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民生、外交等相关的数百个指标的海量网络表达建构语料库,展开搜索指数分析、大数据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提取网民对不同热点议题的讨论视角和态度倾向,该报告最后形成。课题组还以2019年第四季度的数据作为常态参照系,对比了2019年10月至12月、2020年1月至3月、4月至6月、7月至12月四个时间段网民对不同概念、议题的关注度与态度演进趋势,历时性地挖掘了新冠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中国网络社会心态特征。
报告中《对外心态篇报告》部分显示,从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9日的百度指数搜索量排名中,澳大利亚、巴基斯坦、丹麦、德国、俄罗斯、法国、韩国、加拿大、美国、日本、塞尔维亚、伊朗、意大利、印度、英国等15个国家是中国网民关注的“热门”国家。
其中,中国网民对美国的关注度最高,由此甚至直接影响了中国网民对其它国家的关注度和认知。网民对关键词“美国”的全年搜索指数在15个国家中排名最高,远高于其他国家。可见,中美关系是中国网民关注的“核心国际关系”,网民对其他国家的关注度、态度与认知,很大程度上也与中美关系和美国相关事件具有明显关联性。
此外,中国网民对日本、韩国、意大利、塞尔维亚、巴基斯坦、英国等国家的关注度,相对集中在2020上半年。也就是说,在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中国网民对这些国家的关注度明显增长。
对比2019年同期数据发现,与疫情前更关注他国经济、政治冲突不同,2020年网民更关注其他国家的疫情形势发展,中国网民对其它国家的搜索频率和关注度与相关国家的疫情发展状况基本吻合。比如,在2020年3月英国疫情恶化、“群体免疫”政策出台的时候,中国网民对英国的搜索关注度指数从10000激增至32000。而在7月14日英国宣布禁用华为5G的时候,中国网民对英国的关注度指数仅从5000上升至10000。报告由此分析认为,中国网民对政治、经济冲突的关注度远低于对疫情话题的关注度。
就最受中国网民关注的美国而言,虽然关注度也因美伊关系、美国大选等因素出现过明显增长,但关注度最高值仍出现在2020年五六月美国新冠疫情恶化期间。报告认为,新冠疫情是2020年影响中国网民关注国际形势的核心因素。
有意思的是,研究和《中国网络社会心态调查报告(2020)》显示,中国网民对塞尔维亚、意大利、英国等国的观感,呈现出“好感度”上升、“反感度”下降的趋势。以塞尔维亚为例,网民在2019年第四季度对塞尔维亚的“好感度”为32%、“反感度”为41%,到2020年三四季度,“好感度”达到53%,“反感度”则下降至28%。2019年的时候,大部分中国网民对塞尔维亚似乎并不熟悉,有关塞尔维亚的博文正向和负向情感均不明显,更多地是停留在讨论塞尔维亚历史、社会问题,比如“萨拉热窝的一声枪响掀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等。2020年塞尔维亚因新冠疫情求助中国、中国援助塞尔维亚,这些事件提高了塞尔维亚在中国的知名度,微博博文中大量出现与塞尔维亚疫情、中塞关系的讨论。网民的情感态度,表现在对塞尔维亚的关心与鼓励、对中塞友谊的回忆方面。
中国网民对丹麦、印度等国家的“好感度”,因为疫情因素则出现整体下降,“反感度”整体上升。其中,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网民对丹麦的好感度为45%、反感度为19%;至2020年第一季度,好感度下降为35%,反感度则上升为37%。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疫情期间丹麦发生辱华事件有关。印度是2020年中国网民“反感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反感度”最高值超过60%。2019年第四季度,网民对印度的“好感度”为33%,“反感度”为47%;至2020年第二季度,“好感度”下降至22%,“反感度”逐渐上升至最高值63%后才有所下降。在2020年第二季度之前,相关微博语义集中于对印度政治、经济、环境等方面的讨论;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因为中印边境冲突升级,微博语义更多倾向于表现愤怒情绪。
澳大利亚亦是2020年中国网民“反感度”较高的国家之一,网民全年对其的“反感度”均远高于“好感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评论列表(1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