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君有话要说
都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网红城市。来这里打卡拍照的人络绎不绝,似乎成都都快被大家拍烂了?
当然不可能啦!今天Air君就给你分享一篇“另一个成都”,从6个方面教你如何用手机拍出不一样的成都。
如果你生活在成都,那么你会用 另一种方式来观察这座城市。
如果你没有生活在成都,那么你将看到一个网红和符号感堆砌之外的成都。
戈lee在市场拍摄的扫帚,成为此次活动的纪念海报
这种另类的观察,我们希望成为一种有效的审美沉浸体验。
第一种观看对象为几何。
成都南三环以外被称为“国际城南”,它有着现代国际都市CBD的一切要素。我们将第一个坐标点定在了城南某高层建筑空置的毛坯空间。
在这里,一方面可以窥见国际城南被高度几何化的城市观感,一方面又可以在光鲜的CBD中感受到粗粝的空间的强烈对比。
活动成员张佳琦/摄,雾与建筑
在其中,有人将这种体验演绎为“登陆月表”。
活动成员YANG/摄,登陆月表
也有人将关注到人与空间。
活动成员大万/摄,“案发现场”
向下看,则是熟悉街道的另一个视角。
活动成员小城故事/摄
活动成员阿甘上山/摄
远处,则是一座城市的雄心。
和以往摄影师热衷的繁华和明晰相比,我们面对的真实世界通常是阴霾灰暗的。但这并非拍不出好照片的理由。
活动成员阿甘上山/摄
以及我们观察和拍摄,可以不以物体为单位,而是寻找构成关系。
活动成员王丹/摄
活动成员戈lee/摄,成都南
活动成员妮子in_Red/摄,城市肌理
第二种观看对象为光明与晦暗。
明亮让人愉悦,可拍。
活动成员YANG/摄,几何色块
活动成员小城故事/摄
活动成员张佳琦/摄
晦暗让人消沉,但也会因为光线的暗淡而产生微妙的情绪,亦可拍。
活动成员大万/摄,“黑漆漆”
活动成员妮子in_Red/摄,虚无之地
故我们首日的拍摄徒步路线,是从新城到老城,从光明到晦暗,从硬朗到柔软。
第二日的徒步拍摄,我们则进行了一个“市井一小时”的小项目。
在成都“最真实”的市井环境——曹家巷菜市场进行拍摄。在这个环节中,我们意图让每位参与者,在复杂的环境中进行画面的提炼和控制。
活动成员黄双玉/摄,“被遮挡的成都”
当现在大多摄影的理由都被网红机位和符号化严重的城市环境所牵扯的时候,我们“强行”让大家回归到真实的世界,这就是原画册想为大家构建的观察体验。
活动成员liaoyi/摄,“重构的小魔幻”
KKM/摄,市井一小时
活动同样安排了高密度的看展内容。在原画册空间——回空间,展示的是原画册“卡片计划”开始以来的850张作品。这是一个社群摄影作品审美进化的展示。
KKM/摄,照片墙前
活动成员whx/摄,成都当代影像馆
第二日上午,在成都当代影像馆,LeiLei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专属导览,从马克·吕布到布列松,从萨尔加多到弗孔,我们也在引导大家从“拍出一张漂亮的照片”到“关注艺术摄影”的层面进发。
看展的安排,也意图让大家关注摄影的维度,从社交网络中走出来,翻开画册,走进美术馆,走到一个更广的世界。
高浓度线下课程由韩松和Miya两位导师主讲。韩松老师主讲手机摄影的眼光与控制,Miya老师主讲美学入门。两个板块的设计意在帮助大家重构审美。
这不是在对手机摄影爱好者进行虚无缥缈的拔高,而是从一个少有人提及但又十分重要的角度,来重构审美。
因为你眼中什么是美,就决定你拍什么,怎么拍。也决定了你的摄影道路能走到什么样的高度。
活动成员荷塘月摄/摄
活动成员whx/摄
“另一个成都”的活动两天,天空并不作美。天空阴沉,甚至笼罩着薄薄的雾霾。这些让人不那么舒适的客观条件,正是阻碍大家按下快门的莫须有的因素。
如果想要得到好看的照片,我们会直接带大家去稳妥的网红机位,但这样做并没有意义。
真正的意义在于通过理论、实践,脚步丈量、眼睛输入,乃至气味、生意,全身心让摄影者寻找“按下快门的理由”和“控制画面的细节”。
活动成员李佩霜/摄,带着情绪的空间
活动成员李佩霜/摄
活动成员戈lee/摄
活动成员kiwi妈妈/摄
活动成员kiwi妈妈/摄
活动成员王丹/摄
我们为什么拍照?什么照片才是值得拍的?我们曾经追求的美是否真的值得追求?我们未来应该用影像追求什么美?
这些都是两天活动希望让大家体验,但没有标准答案的东西。最后引用@戈lee童鞋的话:眼里有星辰和大海就无需去远方看它们了。
活动成员戈lee/摄,来自活动及其前后的观察与拍摄
▼
韩松
手机摄影平台原画册创始人
多次获得全球iPhone摄影大赛、MPA等手机摄影比赛奖项
多款手机发布会样片拍摄者
畅销书《手机摄影凭什么比相机还酷》作者
▼
今日话题
你是因为什么原因喜欢拍照的?
快在评论区聊一聊吧~
- End -
▼
摄影类的干货和小助手,
你随时都可以带走。
AIRPHOTO
定义新视觉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