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的意思(诚外无物 止于至善的意思)

止于至善的意思?最近有很多朋友都十分关心这个问题。还有一部分人想弄明白诚外无物 止于至善的意思。对此,武陵观察网准备了相关的内容,希望能为你解除疑惑。

《礼记·大学》开篇是这么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通“新”)民,在止于至善。” 这一句,对于没有真读过《大学》,但是上过大学的人,应当多数也还是听闻过的。

而“止于至善”,如今也收录于当今成语词典,解释为“处于最完美的境界”。

这种解释流传已久,但是其实是大有问题的。

正确的解释其实是很朴实的,告诫我们应“以向善为目标”而已。

但是历来对此误读甚众。

善与恶的两条路中,做出根本性的选择

“止于至善”只是建议我们应当在人生中明确“建立向善的目标”,“择善而从”“择善固执”,由此倒过来才能自觉“改恶”。由此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在伦理上做出最基本的抉择。

这才是“止于至善”的同义词

我们不妨在此略作分述。

何谓“大学之道”?

所谓的“大学之道”,探索的是一切学问、技艺、各学科之间共通的根本之道,我们换一种讲法,不妨也可称为“大成之道”,说的是立身、立命的根本道理。

“大学”相对于“小学”,先秦古人所说的“小学”指的是具体一门的学科、学问或技艺。有点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通识”之学与“专科”之学的区分。

各门“小学”的成就之道,其中自然也有相通的共性,而对这种相通的共性的认知,也就是所谓的“大学”。

何谓“明明德”与“新民”?我们对“止于至善”的误会何在?

《大学》第一章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子记录孔子所言,其后各章为曾子自出心要、引经据典地阐释对这一章的深刻理解。

那么,“大学之道”是什么?开篇便指出三个要点:1)明明德 2)新民 3)止于至善。

孟子这一句就是“明明德”的最好注释

所谓“明明德”,前“明”动词,后“明”形容词,前“明”意为“认识、明了”,后“明”意为“光明”。孔孟儒家(荀子有些不同意见)认为,人性本善,因此道德本性是光明正大的,但是于后天被蒙蔽,正因如此,有重新被认识的需要,所以人人需要“明明德”。

“亲民”当为“新民”所误。所谓“新民”,即去革新民众。一个人自身能“明明德”后,懂得不断革新自我,就应当起来成为领导者,成为所谓的“贤圣”,去做“革新民众”,改变社会之事。

因此,“止于至善”,自然应是指追求上的圆满,是指一种类如《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建立其一种对至善、完美理想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并不是说去“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

对“止于至善”的解释,即便是方家,历来也难免误会!

所以,对于“止于至善”之“止”,我们历来确实是有一些误会的。比如:

总感觉郑玄、孔颖达、朱熹、鲁迅上述四人,对于“止于至善”的理解,存在着稍许偏差,并非是明了痛快的。

《大学》第四章原文就是解释“止于至善”的,本身就是最权威的阐释

实际上《大学》第四章原文,就已经阐述了曾子亲闻孔子的教育,对“止于至善”的体会与理解,恐怕才是最为信实的。原文是借助阐发对《诗经》中的诗句的理解展开的:

  •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诗》云:“缗蛮黄鸟,于丘隅。” 子曰:“于,知其所,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为人君,于仁;为人臣,于敬;为人子,于孝;为人父,于慈;与国人交,于信。
  •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上述四节的后两节以“周文王”为例,描述了一种“臻于至善”的人格形象,简要概括其修身正心的过程类似“攻玉”,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

上述四节的前两节指出,“邦畿”再大,本质是人民栖息之地(“所止”),有如“黄鸟”之栖息于“丘隅”。正因如此,人都应有可追求的栖息之地,良治的“邦畿”是物质上的,而“至善”也是“所止”,不过是精神上的。周文王将其“止”,落在做事情上的“缉、熙、敬”(恒心、安和、恭敬)的这三种德性上,从而形成“穆穆”的风格。这即所谓“穆穆文王,於缉熙敬!”这里的“於”就是“在”,“於缉熙敬止”即“在缉、熙、敬上安止”。曾子又继续解释道,为人君者,应当追求仁;为人臣者,应当追求忠敬;为人子者,应当追求孝顺;为人父者,应当追求慈爱;与城邦社会中人交往,应当追求诚信。

“止”其实是指“立志”,“止于至善”即“以至善为目标”

我们由此可见,“止于至善”的准确理解,应当是说以“至善”境界为目标、为标准、为尺度,通俗地讲这就是所谓的“立志”,但是立下的是远大的志向。由于志向够伟大,于是就自然会成为“大人”,而不是“小人”,所以这是成大人之学的“大学”。

只有这样理解“止于至善”,将“止”理解为“立志”或“立目标”,我们才容易明了下文所说的“知止而后有定”的含义。

所谓“知止而后有定”,意思是我们只有确实认识到我们所应追求的目标,我们的内心才会趋向安定。假如我们将“止”理解为郑玄、孔颖达诸人所以为的“自处、处于”,貌似也算不上错误,但是总觉得有一种隔着一层纱般的糊涂在。

另外“至善”中也不可简单解释为“完美境界”,因为“至”也是一个动词,“至善”的本义应当解释为“通往善”、“向善”,所以“止于至善”应解释为“以向善为目标”才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部分来源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或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登录 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20条)

  • 何全
    有两个问题。先说小的,鲁迅的经学水平不入流,其观点难有权威性,与前三者并提意义不大。再说大的,郑玄乃东汉最著名的经学家,通今古文,所生活的年代距先秦不远,且在训诂学上造诣精深,要推翻他的结论,须用训诂学上的依据,而非据所谓的文义主观猜测,这只能说是建章君在学术方法上错了。孔颖达与朱熹都没有偏离郑玄的解释,各自做些引申而已。
  • 彭似侍
    止,达到的意思,是动态的。止于至善,就是要向着尽善尽美的方向努力。
  • 许隧
    止是修法,参见观止法门。至善是道,也可以是佛,也可以叫真如、无为,就是那个东西!其它解说都不合圣人本意~[耶]
  • 利腹蹄
    生命是一种平衡。 自然是一种生态矛盾的平衡。社会是一种社会矛盾的平衡。只有平衡才会是最长久的稳定状态。 至善即打破平衡,所以要“止于至善”。尽善尽美都只是片刻的好事,而不是长远的好事。所以老子才会说“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恶矣”。 老子又说“上善若水”。水是自然界当中最具有生态平衡的物质。能够以各种形态进行传递生命能量并进行自我循环。水在自然状态下有气态、液态、固态?哪一种是善,哪一种是恶?老子有区分吗?它都是总体生态平衡的必须。
  • 马药台
    “止于至善”,自然应是指追求上的圆满,是指一种类如《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建立其一种对至善、完美理想的永无止境的追求。并不是说去“处于最完美的境界”,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做不到的。[赞][赞][赞]至善,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无止境。 亲民,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老百姓视其为亲人。朱熹改为新民,不对。
  • 鄂漠
    “止于向善为目标”的解释算是一种心意,若解释为“止于完美的善”总觉得不尽人意,把善简单花了。
  • 赫连毗
    “至于至善”可以翻译为“持续改善,不断进化”。
  • 容又
    解释的挺好。但是,“止”在这儿确实是还有有停止的意思,就是不能“过”。其后“知止而后有定”,也是这个意思,止是行为,定是状态和结果。其实“处于最完美的境界”的释义也是可以的。知止是“中”的认识与行为状态。
  • 司马楚
    止指停留在,达到某处并停留在某处。而至善就是那个某处,至善不是至高的标准,或尽善尽美的境界,或某种最高层次,至善是一个独一点存在,有人说是道,有人说是天道,或天,儒家的天人合一就是达到并停留在至善即止于至善,或者说止于至善就是天人合一。
  • 寇成
    真,古代言诚,无妄也;善,良善与完善皆是,美,乃味之鲜,亦是身(口了心(品)之和谐,其实也是善,善,羊口,美,羊大,有同源关系。真是前提,非诚无物,何有善美!中国古代讲德治,乃在于诚,在真。想想:知识即美德
  • 水巍脆
    作者用易经乾卦来解,那可知亢龙有悔,物极必反的道理?臻于至善也好,止于至善也罢,在于追求接近完美的状态,如果把止仅仅理解为目标志向,那这个目标和志向或许过于线性思维了。儒家讲中庸,中庸之道在于和谐,在于臻于至善,既然是至善,那也就是无法超越的完美,多一分也有余,少一分而不足,既不是几何意义上线段的中间,也不是终端。完美的状态本身就是变量,如何超越?又如何立标的呢? 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如果只理解为找到目标就安定了,有一定道理,但还是有点偏狭。儒家追求中庸之道,知止是一门大学问,如何才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凡事都追求极致,那本身就不完美,也定不了。物壮则老,你怎么知道你追求的终极一定就是天使,没准是魔鬼呢?又何况树欲静而风不止,如何取定? 大学开篇最后还有一句,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观念和佛家相似,止,定,静,安,虑,得,需知先后因果,次第修行,这样才能接近道的状态,道不远人,道尤可近,贵在知止。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今人学国学,应多些赏国画的心态。国画最大的奥妙在于留白,在于给赏观者无穷的意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多观照文字背后的意境。以望文生义之法,去否定前人望文生义的解释,好像也不可取。 一家之言,并无对作者不敬之意,不妥之处,过客付之一笑。
  • 郎岗误
    止于至善者,安住于善(慈悲)之境界中而已。此乃复明心性,修至极果圣人境界。今言向善,即趋向而未达于至兽,故于止之一字无处安立。止于至善,即己达到至善之境界。此乃圣人自行境界,未入此境界者,皆是以己之认知而妄言。
  • 益摇
    表面意思还过得去,只是太过浅显,还差深一层的理解,说明此人学问境界至此而已,唉!哎!
  • 昝职
    不大同意作者观点。 “止于至善”,“至善”是一种终极目标,人们是无法达到的,圣人也做不到。所以做学问、求知识永远不要说已经很完美了而自满,而是怀着一棵“至善”之心去思索探求。
  • 蔚春缺
    “在止于至善”为儒家最上一层修道的下手功夫, “止”即是“止观”之止,而 “至善”二字,即是道家之“妙”字,道家的“心息相依”即是“至善”。在道家曰“妙”、在儒家曰“至善”、在佛家曰“不可说”。“大学”解之云:“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儒家修炼的火候把握。“至善之地”也就是道家所说的“玄牝之门”。
  • 叶戎
    止,静,定,虑,得。得什么?明明德,相当于禅宗的明心见性!是证到的一种境界,语言道断,只能形容为至善。说是趣向善,错!亲民,更准确,去行,相当于为人民服务,去行。新民有教化的意思。所以身教重于言叫也。
  • 郑治
    宋明之世以来,关于心和理的争论,实际上所依据的文本就是学庸,阳明先生的《传习录》开篇讨论的便是《大学》中"新民"还是"亲民"。心学理学之辩,促进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延续,但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大学》的原意。民族复兴,离不开对学庸的重新解读。我想说的是《大学》并非空谈心性的学问,而是造福万民的实践学问。空谈心性误国误民。如果我国人人都能明大学本义,实乃我中华民族之幸。关注这个主题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会就《大学》是实践学问的问题做出进一步深入解读。
  • 强恩粒
    好文章。止,非独出之安,非停止之意。止,有立、向、持、用之意。佛家有语,安住于当下,此安住二字,可通意“止于至善”之止字。立善向善二字,可以通用,但略显未达于至善之前,有未成于至善之意。而止于至善,亦有成于至善用于至善之意。深表赞同方家所言有其要理但未尽文义,以后文释前文,这也应是今天权典释经中应该重视的方法。
  • 舒周
    何谓善?道德之谓善。何谓道?利他之谓道。何谓德?不争之谓德。何谓道德?利他不争之谓道德。《大学》根源于《道德经》,《大学》远高于《论语》,《大学》远低于《道德经》。
  • 詹佳抗
    愚理解止于至善的止是住的意思,明明德是内圣之道,亲民是外王之道,至善就是内圣外王的最圆满境界,止于至善就是住在这个最圆满境界,这是儒家思想内圣外王的愿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