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冫(bīng),古代同“冰”字,常用作偏旁部首,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两点水”。
- 冖(mì),古代同“幂”字,常用作偏旁,被人们称称为“秃宝盖”。
- 丨(shù、gǔn、yī、tuì),多音字,在古代分别同“竖”、“衮”、“一”、“退”。
- 氵(shuǐ),古代同“水”字,常用作偏旁,是我们俗称的“三点水”。
- 丿(piě),古代同“撇”字,是汉字的主要笔画之一,也有“不”的意思。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叫王冫冖的同学,成功的用名字吸引了人们的眼球,她自我介绍时是不是要说:大家好,我叫王两点水宝盖头。据她父母介绍,这个名字是翻阅《康熙字典》后起的,“冫”和“冖”的音同“冰”和“蜜”,寓意冰雪聪明、甜甜蜜蜜,王bīng mì也就此产生。
在中国古汉语中,偏旁部首的确经常当汉字使用,不过后来为便于交流使用,一些字义更明确的汉字出现,慢慢取代了这些生僻字,但偏旁部首作为汉字的基本构成原件"存活"下来,只是基本不再使用。
在这个喧嚣的年代,起名字是自由的,父母可以任由自己的个性发挥,让孩子贴上个性的标签。但是有些个性的汉字反而适得其反,难写,难认、难念、难以录入国家系统,让孩子的未来面临很多麻烦。
名字是一个人一生的标志,区别于他人的方法,不同的姓氏都是不同的个体,追根溯源,都有一条文化脉络。现代人起名的习惯能反映这个时代的文化内涵,与长辈的期望、环境及时代精神风貌都密切有关。你姓什么?孩子如何起名?欢迎分享你的观点。
评论列表(2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