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日,排行榜123网依托大数据,评选出2022年全球半导体芯片十大制造品牌,美国6家,韩国2家,中国台湾1家,中国只有1家,其中英特尔、高通、华为海思分列前三。
五年前华为还未跻身半导体全球前十,如今稳坐全球前三,我们相信华为的产品一定会做得更好。但是无论海思芯片技术多么强悍,都无法制造出高端芯片。仍然需要符合条件的代工企业,才能出产出客户需求的芯片。
众所周知,美国方面逐步加大针对华为芯片业务进行管制,国外供应链断裂危机愈演愈烈,所以华为芯片技术再术,也无法凭着一已之力生产出高端芯片,现在不仅电脑缺芯、手机缺芯、汽车也缺芯,普遍缺芯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有些人可能不理解,科技发达的今天,中国连空间站都能造,却被小小的芯片给难住了,制造芯片真的有那么难吗?
其实制造芯片说难也不难,只是国人醒悟得比较晚,我们没有在高科技上下功夫,所以才让美国人有可乘之机,利用芯片技术卡我们脖子。
实际上,任正非早就料到,没有本地化的半导体供应链迟早要栽跟头,于是从那时起他就开始为“去美国化”布局。
因此,我国要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必须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加强创意产生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
在《开放式创新:从技术获取和创造价值的新规律》一书中,作者深度分析了知识产权管理的形势和目的,商业模式对公司知识产权管理带来的影响,以及知识产权管理战略,并以千年制药、IBM公司、英特尔公司为范例进行深入解读。
本书作者亨利·切萨布鲁夫,是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汉斯商学院“开放式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技术管理和创新管理,在计算机硬盘驱动器行业工作十余年,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01专利技术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数据表明,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正得到更深入、更扎实地推进,企业创新活力正强劲!
而且华为知识产权部部长樊志勇表示,过去5年,已有超过20亿台智能手机、约800万辆新能源汽车获得华为4G/5G专利许可,专利许可收益每年可达近百亿。
可是今年3月份,作者吴征在《华为、高通、爱立信、诺基亚近三年研发投入与专利许可收入对比》的文章中,披露了华为公司研发投入与专利许可收入情况。
2019-2021年之间,华为的研发投入达654亿美元,超过高通、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家公司研发投入的总额。但是华为这三年的专利许可收入却只有13亿美元,而高通的专利收入却高达159亿美元,与研发投入基本持平。
看到这些冷冰冰的数字,让人后背发凉。不禁感叹,华为到底有多难!
专利技术正在成为国际经济和贸易冲突的焦点,成为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资本。
虽然华为5G技术居两大阵营之列,处理技术比以前强了很多,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即使华为最新的处理器性能还是比高通更新前的差了一点,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国产手机品牌选择高通而不是华为的理由。
所以我们说,只有发展核心技术,以“干一行专一行”的精益求精的追求,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02专利是一种工具,只有融入商业模式的专利才有价值
正如前面所说,在美国管制政策、爱国绑架和疫情防控多重压力下,华为这次真有点“腹背受敌”。
但是危机中常常酝酿着转机。
既然过去的商业模式行不通了,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只能向“不可能”发出挑战。他们越是封锁我们,我们都越能做得像模像样给他们看。
2019年下半年,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面对美国层出不穷的制裁手段,中国也在不断地思索应对措施。
目前,中国正在试图通过改进封装技术,兴建高质量芯片产业项目等手段,绕开美国制裁发展芯片技术。
比如,厦门云天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了WLCSP、3D-WLP、FO-WLP、TGV转接板等关键封装技术,未来还将开发TSV和SIP工艺平台,可为行业用户提供先进封装服务。
又如,广州粤芯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完成45亿元B轮融资,预计三期建设完成后,将实现月产近8成片12英寸晶圆高端模拟芯片制造产能规模。
再如,2021年许多国内企业涌入造芯行业,累计产生达到了3594亿块,颇有群英荟萃、百家争鸣之势。
不过,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放眼全球整个芯片制造行业,目前能提供7纳米及以下先进制造工艺的企业仅有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三家,其中台积电市场占有率达到59.5%,年营业收入近600亿美元。
但是,受美国影响,台积电不再接受华为芯片订单,缓冲期3个月。虽然说,华为7纳米技术暂时不会过时,但是缓冲期过后,华为7纳米芯片可能遭遇“一芯难求”的尴尬局面,唯有耐心等待国内芯片制造业春天提前到来。
03 专利布局是企业专利技术运用的重要战略性保障
今年伴随着“全国知识产权日宣传周”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再次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芯片案”被列入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旨在通过案例警示教育,专家讲解,呼吁全社会形成知识产权保护合力。
那么,半导体行业应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呢?
首先我们来看蓝色巨人IBM的专利战略是怎样做的。
据腾讯科技讯报道:2010年,IBM公司共获得5896项美国专利,再创最新记录。
与其他公司一样,IBM公司的专利授权数量与申请数量每年都在上升,但是与众多公司不同的是,IBM公司会公开部分专利,实行资源互通共享,同时对未专利保护的技术发明,也进行公开,免费提供他人使用,并保持持续创新,引领行业主流。
而且IBM公司意识到,专利数据搜索功能的网络服务可以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业务,就以35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将其剥离出来,同时自己可以继续使用这项专利技术,而不用支付任何费用。
同时IBM公司还作为代工厂为其他公司生产符合其标准规格的芯片。
这些做法都大大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公司自己产品的经济效益。IBM把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做得炉火纯青、出神入化,许多做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总体来说,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主要有四种模式
第一,进攻型战略模式。是指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抢点行业制高点。同时要强化和拓展知识产权商业模式,为不适合现有商业模式的专利寻找新的商业模式。
第二,防御型战略模式。就是要通过各种渠道创造能够有效利用技术的商业模式,保护自己已有的良好市场状况。
第三,跟进型战略模式。这种模式要求企业具有较强的捕捉和搜集有用的外部知识产权能力。
第四,混合型战略模式。就是从企业和市场实际出发,通过各种途径,从企业内部和外部获取信息,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获得利润。
总之,知识产权战略要权衡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企业记得宝贵的创造力源泉,让更多人使用并参与其中,营造开放式的创新环境,使企业始终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写在最后
开放式创新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词汇,说起来简单,但要做好开放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意味着公司内外的界限将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而交易成本决定企业的边界。
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企业和市场的选择总是在“封闭”和“开放”两个极端之间不断游走,这两种模式下的交易成本,决定了企业将要采用哪种交易制度,进而也就决定了企业应该是“更封闭”还是“更开放”。
《开放式创新:从技术获取和创造价值的新规律》这本书告诉我们,知识垄断时代已经结束,企业应该将核心技术和外部知识、专精人才、行业经验以最快的速度导入企业系统,更好地为客户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战略竞争优势。
作者通过对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的数据对比与逻辑推演,从而指出开放式创新是当下每个企业必须采取的创新策略。
本书信息量较大,作者对IBM、施乐、朗讯等企业创新了如指掌,各种案例自如运用,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科技无国界”只是一人笑话。
唯有科技强起来,国家才是真正的强大。只有经济稳起来、活起来、火起来才能强起来,老百姓的日子才能一天天好起来!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