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讲了天干地支年表,这是中国特有的。除了天干地支的历年之外,也可以记录月亮、纪日、纪时。
你发现了吗,不管你怎么录,在年、月、关于一天的长度,古代中国与世界上其他民族基本相同。就是根据地球的一周来记录一年,月亮转一圈记录一月,地球自转一周记录一天。但是改天再分解它,古代中国不同于世界其他地方。
在西方,是以小时为单位记录的,中国古代的编年记录。古人把一天分成十二个小时,十二个小时相当于24小时,每小时等于2小时。两年前有一部小说和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是长安(今西安)一天24小时都在发生什么。
说到时间,把它和地球分支连接起来就行了。
十二地支是子支、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对应于十二点:
子时(23:00-1:00)、丑时(1:00-3:00)、寅时(3:00-5:00)、卯时(5:00-7:00)、辰时(7:00-9:00)、巳时(9:00-11:00)、午时(11:00-13:00)、未时(13:00-15:00)、申时(15:00-17:00)、酉时(17:00-19:00)、戌时(19:00-21:00)、亥时(21:00-23:00)。
在整点的时候,也就是现在(24时),一天的开始。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根据太阳一天的样子而定的自然规律、改变天气和建立生活生产习惯的守时方法,世界独一无二。和二十四节气一样,是我们国家独有的,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
如今,“时辰”这个词仍然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看古装影视作品、在阅读古代文学作品时经常出现“子时”、“丑时”……中国独特的生日取决于时间。
古代人用日晷来测量时间,日晷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量和划分时间,通常是用针(表)和晷面(带刻度的手表座)组成。中国在3000年前,周朝开始使用日晷时间。如今,在许多著名的历史遗迹中仍然有日晷,如故宫、景山、等国子监吧。
脸两边都有鳞片,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石海二十四小时。
除了十二个小时,古人还雕刻、更、相等计时单位。
一小时等于八小时,古人说“差一刻中午”,指的是11点45分。
一个晚上分五班,每过一个小时。戌时(19:00-21:00)为一更,亥时(21:00-23:00)为二更,子时(23:00-1:00)为三更,丑时(1:00-3:00)为四更,寅时(3:00-5:00)为五更。俗话说“深夜”,指的是子时。
分为五点,所以,一个点的长度是24(120分钟/5)分钟。
古代的时间概念有个茶、一柱香、一弹指、一刹那、一念……这些都是来自佛教术语。
往往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易展茶的功夫”、“是时候点一根香了”,其实都是佛教的时间词。当下,大家还在用“手指指向”、“一念之间”、“立刻”……可见,文化传承了下来。
评论列表(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