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有人说历史将隋炀帝“污化”了,真的如此么?

有人说历史将隋炀帝“污化”了,真的如此么?

其实历史并没有污化隋炀帝,只是后人理解的方式不同,导致对隋炀帝评价褒贬不一,但是历史就是根据当时的事实进行记载的,不存在污化与不污化之说。对隋炀帝这个人,我觉得用这样一句话就可以评价他的功绩,那就是“弊在当代,利在千秋”。

换一种说法就是没有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过分理想主义,忽略掉现实因素,导致当时人们根本无法理解其所作所为。为什么这样说呢?且听我继续分析。

一、争夺太子之位

关于隋炀帝杨广获得太子之位,很多人也是存在一些误解,其实历史记载很清楚,并没有进行污化,只是后人理解出现了一些偏差。当时杨广与哥哥杨勇两人争夺太子之位,原本杨勇已经成为太子,本没有什么可以继续争抢的意义,为何杨广还要争呢?

那并不是因为杨广心眼多,而是杨勇的很多行为引起母亲独孤皇后以及父亲隋文帝杨坚的不满。他平时穿着出行都比较奢侈,让杨坚觉得这个太子过分追求享乐,担心他成不了大事。

而独孤皇后呢,则是觉得杨勇妻妾过多,影响他做正事,更主要的是,杨勇的正妻还突然去世,独孤皇后觉得可能是他的宠妃阿云所为。原本希望杨勇对此事能够有所领悟,可是他依旧没有意会,正妻死后,还与阿云你侬我侬,引起独孤皇后不满。

睍地伐渐不可耐,我为伊索得元家女,望隆基业,竟不闻作夫妻,专宠阿云,使有如许豚犬。前新妇本无病痛,忽尔暴亡,遣人投药,致此夭逝。

因为正妻去世,并且没有留下嫡子,这个问题也很严重,要是成为皇帝,未来太子继承人选择将是一大难题,当时秉承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没有嫡子问题就要复杂很多,而自古皇位之争,对一个家族发展影响是最严重的,独孤皇后以及隋文帝心里都清楚。

正是因为杨勇出了一些问题,杨广才看到机会,从而积极表现,不仅把自己的小妾都闲置不闻不问,专门宠幸自己的正妻萧氏,还将家里以及衣服等都弄得很朴素。

其后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王。

这样一来,母亲独孤皇后对杨广很满意,觉得以后他不会像杨勇那样因为女色影响判断,父亲杨坚也很满意,认为杨广是一个勤俭朴素的皇子,国家江山交给他没有什么问题,不会因为铺张浪费与奢侈导致国家衰败。

杨广就这样得到太子之位,可以说其实并没有动过太多手脚,主要原因还是他的哥哥杨勇不争气,即使杨勇登基称帝,也很难说他就能改掉那些坏毛病,在两个能力都差不多的人之间,杨坚自然会选择稍微强一点的杨广,换做谁都会这样。

二、后世认为的功劳

我们今天评价杨广,经常拿大运河还有科举制这些东西来进行标榜,今天我就深入分析一下。有人说当时杨广修大运河是因为贪图享乐,其实并非如此,大运河早在杨广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开始着手,当时统治者已经意识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大运河修通对军事与经济发展都能产生很好的作用。

隋朝大运河以会稽、洛阳、涿郡为三点,江南河、邗沟、通济渠、永济渠四段,将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连接起来。

大运河的开通,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当时运河上“商船旅往返,船乘不绝”,这是对当时经济的促进,后人都说要想富,先修路,这个道理杨广也是明白的。

大运河除了促进南北经济文化发展之外,还可以稳固当时隋朝的统治,因为当时门阀贵族很多,而且大多还比较难管理,杨广把大运河修通,以后想要调兵或者什么都方便了很多。

这些初衷都是好的,但是杨广的规划就有问题,原本他可以慢慢来进行建设,可惜他当时是这样操作的,一边找人去修宫殿,一边叫人去修大运河,还有一部分人在打仗。这种安排明显就太过于急功近利,欲速则不达,这就是他自己的能力问题。

杨广完全忽略了一个自古统治者最主要也是最需要在意的问题,那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天下哪怕到今天,还是普通百姓人口占比最大,当时隋朝也大同小异。普通百姓人口占比最大,要是你做的事情得罪了平民百姓,让他们感觉生活彻底没有希望,自然就会选择起义造反之类的事情来反抗。

要是当时杨广在进行这些工程的同时,能够多少关心一下工人的身体状况以及内心需求,而不是只顾自己所谓的宏伟理想,那断然不会导致农民起义增多,内部将领造反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杨广自身确实存在问题,即使当时他进度慢一点,协调好各方面问题,大运河这样的工程一样可以完成,自己也不会沦落到那番模样。

我们今天回头去看那个时候的历史,更多看到的是一种结果,比如大运河,我们看到的只是结果以及后来的影响,但是总容易忽略当时的过程,你说杨广的失败,肯定是有原因的,绝对不会是无缘无故就有人要造反。

科举制度也是之前就有过雏形,杨广进行一下继续传承,后来唐朝逐渐完善,你说完全是杨广开创的,那也有些不符合历史。

三、征战不断

杨广在位期间,曾让军队去攻灭吐谷浑、攻克占城、征讨契丹、突厥、流求等地,并且都取得相应的巨大胜利,可以说最开始隋军的势力还是很不一般,基本可以说在周围地区中数一数二,战无不胜。

可是为何后来攻打高句丽就要失败了呢?我们分别来分析一下,第一次攻打高句丽是大业八年(612年),隋炀帝带领113万大军亲征高句丽,如此巨大规模的部队,战斗力还很强,高句丽仅仅六十万军队,还基本上是全民皆兵才有那么多,为何杨广还会失败呢?

原本隋文帝时期就已经带领三十万大军去攻打高句丽,到了那里,士兵生病严重,最后没有胜利就回来,高句丽派人来请和,隋文帝也就没有继续追究。高句丽原本距离隋朝都城距离就十分遥远,再加上高句丽地势独特,易守难攻,感觉形势不对就投降,投降一段时间又继续偷袭,这样对隋军影响颇大。

但是杨广没有总结父亲杨坚当时战争失利的经验教训,贸然带兵前往,还是113万,经过第一次亲征,军队受损严重,再加上亲征的同时杨广还叫200多万百姓继续修大运河,引起民愤。

所以杨广第二次亲征高句丽的时候就有吏部尚书杨玄感谋反一事,弄得杨广只能匆匆赶回,无法对高句丽进行毁灭性打击,第三次亲征更不用说,国家经过修宫殿、大运河等工程的消耗,早已经十分衰弱,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人心更是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取得胜利?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没有说明,杨广在派人攻打高句丽的时候,要求将领必须任何决定都要先跟他汇报取得自己允许才能施行。打战这种十万火急的事情,还要将领请示一下才能做决定,明显要错失良机,这是杨广决策性的失误。

结语

如果非要对杨广进行评价,那就是我开始的那句话,弊在当代,利在千秋,可是一个人如果连眼前的事情都把握不好,还说什么未来,似乎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进行,运河,杨勇,历史,问题,杨广,隋炀帝,独孤皇后,太子,消息资讯,杨勇,大运河,杨广,独孤皇后,高句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进行,运河,杨勇,历史,问题,杨广,隋炀帝,独孤皇后,太子,消息资讯,杨勇,大运河,杨广,独孤皇后,高句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进行,运河,杨勇,历史,问题,杨广,隋炀帝,独孤皇后,太子,消息资讯,杨勇,大运河,杨广,独孤皇后,高句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