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包拯,人们对他的固有印象总是“黑炭脸”以及他额头上的弯月印记,当然,还有清正廉明、刚正无私的铁面形象。
在影视作品中,包拯的形象被高度刻画为破案能人,曾经审理过“狸猫换太子”案、驸马陈世美案,乃至于大义灭亲铡死亲侄儿等等,果真是铁面无私。
然而历史上的包拯却与戏曲评书中的包拯形象相差巨大,在《宋史》里面,对包拯在破案方面的描述极少,审理的也无非是类似于割牛舌案一类的小案件,并未接手过什么惊天大案,从相关记载来看,包拯一生精力主要放在了上谏和治财方面。
那么,包拯究竟当过多大的官?他果真如戏曲评书中所讲是宰相吗?
孝子与谏官
包拯,字希仁,28岁考中进士被授予建昌县知县职位,不过包拯老家在今安徽合肥一带,而建昌县则在江西永修县附近,两者距离有些遥远,包拯担心家中父母年事已高,不愿远行为官,于是辞掉官职在家赡养父母,由此可见包拯是个大孝子。
直到父母去世,且为父母守完孝后,包拯才在乡亲们的劝慰下赶赴汴梁等候补缺上任。也正因为“孝”,包拯在仕途上起步比较晚,但升迁速度却很快,短短几年,包拯就从一个小小的知县跃升到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
宋朝以“孝”治天下,这也成为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包拯正好符合这个重要条件,所以才能获得火速提拔。而且包拯为人刚直清廉,非常适合在御史台工作,因为御史台的工作就是:
纠察官邪,肃正纲纪。大事则廷辩,小事则奏弹。
而在嘉祐三年六月,包拯刚升任御史中丞就干了一件大事,他向久无子嗣的仁宗皇帝上疏请求选立太子,无后一直以来便是仁宗皇帝心中的痛,包拯此举无异于在仁宗心口上撒盐,于是仁宗怒气冲冲地质问包拯:“你想让谁当太子?!”
包拯自然看出仁宗不开心,但为了大宋未来,他不会退缩,于是他向宋仁宗阐明自己并无私心,况且包拯本身就已经年近七十,膝下也无子嗣,或许是同病相怜的缘故,宋仁宗听了包拯的解释后,觉得他果真是公忠体国,怒火渐渐消去了。
之后,包拯又出手弹劾三司使张方平,指责其侵占富豪、百姓财产,结果张方平被罢黜三司使之职,后来朝廷决议由宋祁担任三司使,而包拯却又以宋祁的哥哥宋庠是宰相,宋祁不宜管理财政为由弹劾宋祁,致使宋祁失去三司使之位。
从正史记载来看,包拯在进谏方面的建树明显要比断案高,所以包拯在后来被塑造成“包青天”形象应该与百姓们需要这样一个不畏强权的清官为他们撑腰有关。
包龙图与开封府尹
在一些戏曲中,包拯还有一个特殊的称呼“包龙图”,在民间传说中,仁宗曾为梦中之人绘制了半身像,并令朝廷上下寻找此人,结果发现正是包拯,于是就将这幅画赏赐了给了包拯。
而皇帝的画作怎么能是普通的画呢,真龙天子画的图自然是龙图,由于皇帝赏赐的画像不能乱挂,于是仁宗赏赐给包拯一座楼阁,专门用来悬挂这幅画,这座楼阁便是龙图阁,而包拯也因此被称为“包龙图”。
当然,传说和历史不能混为一谈,历史上的包拯不应该被称作“包龙图”而是“包直学士”。
包拯曾经被任命为龙图阁直学士,而龙图阁则是北宋时期用于储藏宋太宗的御书、画作以及一些宗室名册、谱牒之类的地方,相当于是北宋时期的皇家典藏馆,宋真宗时期始设龙图阁学士这一官职,为正三品,而学士之下设置有直学士、待制等官职。
严格来说,包拯的龙图阁直学士只是一个“馆职”,也就是用来提高文人待遇的一种附加职位而已,而当时的包拯除了这个虚职外,还有一个职位是河北都转运使。
而被后世所熟知的开封府尹一职,包拯也没有当过。当时开封府是北宋时期的首都,而开封府尹则主管开封府治安、赋税等政务,因此其意义极其重大,在北宋时期一般由储君或者亲王兼任,比如宋太宗、宋真宗等等,偶尔也有宰相或者尚书兼任的情况出现,比如寇准、欧阳修等。
由于赵光义在登基之前担任过开封府尹,所以在他之后,就没有大臣被实授过开封府尹,包拯也不例外,他是权知开封府事,也就是说代为管理开封府的事务。
“包相爷”是真的吗?
当然,除了以上官之外,在很多戏曲评书中还将包拯称为“包相爷”,一举将包拯的官职拔高到宰相的地位,那么包拯究竟有没有担任过宋朝的宰相呢?
翻开史书可以发现,包拯直到去世也没有坐上相位,而他之所以被称为“相爷”还要从包拯曾担任过的两个职位三司使和枢密副使说起。
北宋前期,为了削弱相权的财权与掌兵权,朝廷设置了三司、枢密院,前者掌事人是三司使,后者掌事人是枢密使、枢密副使。其中三司使不仅掌管天下财政事务,还可借财政事务插手六部中除刑部之外的其他五部事务,因此三司使权势虽然不及宰相,但也很高,三司使也被称为“计相”。
而枢密使主掌兵事,职位重要程度与主政的宰相比起来也毫不逊色,所以说枢密使也可称之为宰相,而枢密副使的地位自然可以视作副宰相。正因为包拯担任过三司使和枢密副使之职务,其地位不是宰相胜似宰相,因此才有戏曲评书中“包相爷”的说法。
由此可知,包拯步入仕途二十多年,当过的最高官职是枢密副使,其权力几乎可等同于副宰相,虽然包拯没有真正担任过宰相之职,但戏曲评书中将包拯称为“包相爷”还真没有什么大问题。
结语
包拯一生清廉,不仅强烈反对朝中蔓延的奢华攀比风气,还严格管束家中子弟,并将其作为家训刻在石碑上,时刻训诫后世子弟: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工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诏后世。
怪不得包拯死后会受到百姓们的怀念,如此包拯,谁又不敬佩仰慕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