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封建王朝的更替是我国古代历史的总旋律,那么天子的传承则是旋律中的主要基调。纵观历史,在这么多天子更替中,唐太宗李世民又成为打破这种基调的皇帝之一——在玄武门之变中,唐太宗李世民手刃了自己的亲兄弟。
唐高祖李渊听闻消息后,悲痛欲绝,随后便倒在床上一病不起。纵使在李渊余下来的时间里,李世民不断展示孝心,李渊也丝毫不领情。
甚至在即将归天的时候,对李世民下了狠毒的诅咒“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高祖为什么对自己子孙如此狠毒?这句诅咒最后真的应验了吗?
唐高祖李渊
玄武门之变里——李渊视角
玄武门之变是我们历史上有名的一次政变,秦王李世民一举击败了它主要的竞争对手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一举登上王座。
唐太宗李世民
如果说李渊对此毫不知情,那可就滑天下之大稽,一代开国之君连自己的都城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况且一场腥风血雨的大战怎么可能一点动静都没有?
当时的京城总共有三路人马,太子的“东宫军”,秦王的府兵以及高祖的禁卫军。
在这里边,高祖的禁卫军实力相对较弱,但是他们有着皇帝的支持,因此是最具有权威一支军队。但在玄武门之变中,这支军队似乎凭空消失了一样。
太子与秦王
但这或许就是高祖的智慧,作为一代开国帝王,高祖李渊对于周围人性,都有一个出色的判断。其早早洞悉了秦王和太子党的之间矛盾,尤其是在功名上的不对等,让矛盾几乎没有回旋的余地。
自古无情多是帝王家,与其自己伤后两兄弟战场相争,天下重新进入乱世,高祖选择了在长安城内部处理这事,选择了沉默,也选择了相信天命。
高祖紧闭双眼,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这是一场冲往顶峰的战斗,不论是李世民还是太子取得了胜利,都可以获得那个至尊的宝位,成为唐朝新一代的主人。
玄武门之变
一轮血拼之后,李世民阵营取得了胜利,击杀了太子和齐王!
当这个消息传到了高祖的耳中,自己的孩子没有伤在敌人的剑影下,而是伤在了另一个孩子手上,秉持沉默的高祖还是没有能绷住心中的最后一根弦,他的愤怒还是爆发了。
长安不眠夜
事实上高祖的情绪爆发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而是经过了很漫长的发酵,一步又一步的堆积,
李渊的愤怒之源还要追溯到东都战役。在那一战中,李世民行事果断,打败了立在李渊身前的第一座大山。但对李渊来说,这一次李世民所展现的战争才能远远超过了自己。
东都战役
在这之后,李世民更是屡建奇功。从古至今,功高震主历来是皇帝所不容的,即使这个是人是皇帝的亲儿子。李渊也尝试收回过兵权,但战争的失败让他不得不重用李世民。
但玄武门那一夜,事情不一样了,李渊眼睁睁地看着两个儿子在眼前伤去,自己又无能为力。
过往对李世民的怨念又浮现在眼前,新仇旧恨一起结算,李渊愤怒还是爆发了,在怒斥李世民不忠不孝。
对李渊来说,伤掉了亲骨肉,今晚注定无眠;但对李世民来说又何尝不是呢?自己手刃了从小和自己长大的亲兄弟,手足相残之痛深入骨髓。所以今晚的长安城注定无眠。
不眠之夜
深宫迷云
不眠夜之后,李渊被心中的愤怒击垮,终日躺在卧榻之上,自感时日无多,最终为了这个大唐。还是选择了传位于李世民,相信李世民的能力。
李世民自知心中有愧,在高祖的最后时光里做到了一个普通孝子所作不到的孝顺。但换来的确是高祖狠毒的诅咒:“汝杀吾子孙,他日汝子孙亦复如是。”
高祖是没有原谅李世民,还是为了缓解李世民的自责,还是想警示李世民,我们现在已经不得而知。
唐高祖与唐太宗
当时接过皇位的李世民只想要创造一个盛世,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地方,哪里还会记得高祖所说的话。
不过他也确实做到了,唐朝进入了贞观之治。在贞观之治这个时期,李世民兑现了自己治国的天赋,从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将唐朝带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但在李世民看不到的地方,巨大危机正缓缓笼罩着长安城上空,另一场大屠杀也悄然而至。
贞观之治
暗流涌动
李世民治国无可挑剔,是历史上最为出色的皇帝之一,但是在子女教育却种下了不小的隐患。那么一代帝王李世民在子女身上又犯了哪些不为人知的错误呢?
李世民培养太子方面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甚至在历史上能和李世民培养力度相近的皇帝也只有朱元璋而已,但是却并没有收获相应的成果。
太子李承乾,虽然从小表现出了聪明才智,但是到了成年之后就产生叛逆的心态,沉迷酒色,起初还能在李世民面前装装样子,但是时间久了就变得肆无忌惮,甚至最后公认和李世民叫板,最后被废除流放。
太子李承乾
第二位差点成为太子是魏王李泰。相比于对李承乾的管教,李世民对李泰则是一味纵容,给李泰想要的一切,甚至给了他高于太子的待遇——开文学馆招贤。这也是李世民当初能够登上皇位的原因——广纳贤才。
但是魏王是典型的两面三刀之人,背地里干了许多错事,非常隐蔽,最后还是在大臣提点下李世民才醒悟过来,才没有将他立为太子。最后魏王李泰威胁他人之事东窗事发,李世民不得已将他贬到了地位。
此外,李世民还有三位臭名远扬的皇子,起兵造反的第五子李佑;不问政事,祸害百姓的第六子李愔;贪欲无度、极尽奢侈的第七子李恽。这几个皇子天然暴戾,从一开始就远离了皇位争夺战。
李恽
但李世民其实也有好几个能力出众的儿子,但是李世民并没有真正地了解过他们。
这就是李世民的第三个错误——远离了贤子。李世民第三子李恪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儿子,不过与长孙家交恶,不伤不休,于是长孙家族在临伤以前,拉下了李恪。
另一位纪王李慎同样是德才兼备,爱民如子的好王,但却因为小时候的过错在李世民的心中影响不是很好,最后也只能做一个小地方的王了,最后的下场也十分的凄惨。
李世民的束手无措
越王李贞在已知正史记载中有所差异,但普遍还是认为是一个非常贤良的皇子,但这位皇子因为后宫之争,很早就离开了长安,导致最后也没有能走进李世民的视野中,最后还遭遇了外姓人的毒手。
最后李世民选择了当时不显山不漏水的李治作为继承人,从后续的结果来看李治确实是一个出色的皇帝,但是李治所放下的错误直接导致了李渊的诅咒成真了。
唐高宗李治
难说再见
虽然李治并不是李世民心目中最完美的继承者,但是高宗李治很好捡到了“渔翁之力”,顺利走上了王位。李治在位这期间,也许是家底太厚,亦或者是得益于李治的励精图治,总之这成功延续了大唐的辉煌。
但和许多古人,李治有一个致命缺陷,它的身体不是那么好,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事,尤其是在他晚年的时候更加明显。这就给别人留下了一个空子可以钻。至于钻空子的人是谁就又涉及到李治到犯下的另外一个错误。
没错,李治在后宫选择中也犯下了一个超级巨大的失误。那一年,一个看似寻常的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改变了整个皇族的命运。她就是武则天——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帝。
武则天
武则天第一次入宫时还是李世民在位的时候,当时他并没有得到李世民的认可,却意外得到了高祖的喜爱,在李世民离去后,几经波折,最后还是走进了皇家的后宫。
武则天入宫后很快展现出了各方面才能,很快走进了高宗的内心,成为了皇帝红人,过了不久,高宗就“废王立武”,废除了原来的皇后,将武则天推到了后宫之主的位置。
在那以后的数年,李治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武则天则趁机开始干涉朝政,就这样武则天的权力与日俱增,高宗虽然渴望着重新回到朝堂上,但是每况愈下的身体却不允许。终于,在弘道元年,高宗不甘地撒手人寰。
从这一刻开始,李世民子孙的危机正式开始了,一场屠杀即将上演。
独断万古
代为临朝武则天经过多年的运营后,终于在高宗离去后,走到了权力的最顶峰——皇位。但是挡在她身前除了古代人生之外,最大的障碍是李世民之后,这些皇族是不会答应让一个外形女子统治自家的王朝,于是双方的矛盾爆发了。
武则天登基
作为皇帝的武则天率先动手,首要的对手是京城的皇族。他们离武则天最近,而且在朝廷上是具有一定的威望,因此对于武则天来说,这些人必须伤,而且越快越好。
首当其冲同时最为悲惨的是太子李贤,这位久居东宫的人物没有意识到危机,没有想到自己亲生母亲即将把毒手伸到他这儿。于是在他以谋反的罪被流放巴蜀,而在途中又被逼离去了。
太子李贤的伤,让武则天更加肆无忌惮,短短几年除了少数和自己有着血缘联系的皇族免于灾祸,其余皇族都落到了抄斩的下场。
除掉内患之后,武则天的将目光放到了宫外,各地方王成了武则天的心腹大患。于是她要求祭祀典礼之后,所有李氏后人十日内必须入京。但李世民的子孙也不是傻子,感觉到了这背后的诡异,于是各地叛乱爆发了,纷纷揭竿而起。
太子李贤
但这或许是武则天想要看到的,各地方的叛乱很多都显得准备不足,一些皇族甚至还没有集合自己的军队,武则天就兵临城下了。还有一些皇族还在交换书信的过程中,就被扼杀了。
但是也有相对准备充分的,比如打着“匡复庐陵王”的李敬业,李敬业一个太平时代出生的王爷,他对军事很是陌生,于是武则天在军中配置了一个参谋——魏元忠,战争也轻松取得了胜利。
压倒性的胜利让武则天没有了内外的压力,她的帝王位置显得更加稳固,但是帝王心术让她对李氏后人放不下心来。于是又结果几轮大的清洗,到最后据史料的记载,武则天共计诛杀九十多位李氏皇族,留下来的更多的是血缘联系浓厚的人。
武则天之子
因果循环
高祖的诅咒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方式应验了,甚至李唐付出比玄武门之变更为惨痛的代价。李世民的子孙终究为李世民的行为买了单,这或许也算得上是因果的轮回。
但李世民对赌咒的不以为然不应该为这一切负责。如果再给李世民一次机会,李世民的选择应该不会变,他依然会亲手杀掉太子和齐王;在继承人上他还是会选择李治。
李世民能做的也只有把隐患降低到最小,给李治一个更好的平台而已,不可能预见自己百年之后的事,自古儿孙自有儿孙福,李世民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无愧于帝王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