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天河七年3月14日,北周都城长安,皇太后赤奴氏的寒任殿中,酒宴的所有准备工作就绪,皇太后正襟危坐,等待着一个大人物的到来。
随着宫门的打开,两人一前一后步入大厅,一步一曲,走在后面的竟然是北周武帝宇文邕,很显然走在前面的这位,正是那位让所有人敬畏的大人物,他就是北周大主宰,宇文护,无论北周皇帝如何更迭,宇文护以摄政大臣的身份,雄踞权力之巅,手握重兵,排除异己,决断朝政,长久把持帝国的实际统治权。
对皇权肆意挑衅,擅行废立先后废杀西魏公元阔,北周孝敏帝宇文觉,毒杀北周明帝宇文裕,三年之内连杀三帝,对于这样的家庭宴会,宇文护很随意的坐在了右边的位置上,而作为一国之君的宇文邕,只能站立在左边,待宇文护坐立之后,亲自为大主宰宇文护斟酒。
宇文护旁若无人端起酒杯,与武帝宇文邕一饮而尽,就在宇文护专注,念着这份酒告之时,他猛然举起桌子上的玉枕,狠狠砸在了宇文护的后脑上,一声闷哼,毫无防备的宇文护轰然倒地。
把持北周政权十六年的权臣,企图吞噬皇权,结果被皇权所吞噬,宇文邕大笑一声,拿起了梦寐以求的政权,军事令牌即刻下令,捉拿宇文护党羽,至此嚣张庞大的宇文护政权,就这样土崩瓦解。
此时已经夺回政权的宇文邕坐在金殿的龙椅之上,不时地望向北齐的方向出神,自公元564年北周与北齐两国。第三次芒山会战之后,周齐双方一直呈僵持状态,长达五年之久。
公元569年8月,北周孔城发生内乱,北齐趁机而入,夺取了孔城,孔城之地易主,直接威胁着洛阳的安危,公元五69年9月,孔城内乱的消息传至北周都城长安,武帝宇文邕在宇文护的默许下,命齐国公宇文献,带重兵10万围攻北齐边防重镇宜阳,直逼洛阳。
自此北周与北齐的争夺战,又一次拉开序幕,公元五69年12月,宇文献抵达宜阳后,在宜阳外围修筑了崇德等五城,切断洛阳与宜阳之间的交通线,粮道被断,宜阳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公元五70年1月,时任北齐太保有射雕都督之称的斛律光,奉北齐后主高伟之命,令步骑三万救援宜阳,周军严阵以待,兵力更是差距悬殊,斛律光明白,此时正面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斛律光披甲执锐身先士卒,亲自带领左右亲兵直冲周军阵型,转瞬间周军阵型已经被冲散,战场化作了屠宰场,两千多名周军士兵被杀,周军大败。
作为一方将才,在连遭失败的不利情况下,北周宇文献迅速恢复冷静,快速收缩战线,大军退守崇德等五城,以退为守,化攻势为守势的战略,初见成效,此时的斛律光面对数倍差距的北周军队,只能智取不能强攻,三万人的部队,如何牵制十万人数的敌军。
斛律光苦苦思索着战机,公元五71年1月,斛律光突然撤回北上,带步骑3万来到汾北,包围了北周的汾州州城定阳,斛律光扼住北周的咽喉要塞。
三月宇文献从龙门渡黄河,救援汾州城定阳,围魏救赵,斛律光英勇善战,机智的捕捉战机,3万军队成功牵制10万敌军,扭转了周齐两国的战场局势,使得北齐一步步掌握了战场的主动权,持续了一年的宜阳危机,得到了缓解。
宜阳之战结束后,把持朝政十六年的大主宰宇文护,就被他圈养了十二年的小绵羊,武帝宇文邕所除,武帝亲政,北周在较短时间内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国力猛增,而与其对立的北齐后主高纬却日渐昏庸,听信重用奸佞小人,致使国政混乱,实力大为下降。
宜阳之战成为双方国力的一道分水岭,此时的北周并不能轻举妄动,北齐大将斛律光如同宇文邕的梦魇,使得伐齐之战,永远在原地踏步 。
斛律光忠勇无比,为人耿直,看不惯祖庭的小人作为,多次与祖庭不和,自此结了怨,祖庭再三奏书多疑的后主高纬,思虑到斛律光多次违抗自己的旨意,斛律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不容小觑,势必危及皇位,此时的后主杀机已动。
公元572年6月17日,刚刚回到邺城的斛律光,突然接到后主高纬的诏书,于是斛律光赶至宫中复旨,谁知刚进入大殿,漆黑的宫殿却空无一人,就在斛律光疑惑间,后方突然窜出一道人影,回过神来的斛律光定睛一看,居然是祖庭,祖艇一个箭步上去,顺手拿起了伴随斛律光征战一生的长弓,将弓弦勒在了早已不做丝毫抵抗的斛律光脖子上。
随后其后主高伟以谋反罪,将斛律家族满门抄斩,抄查其家产 只收得15张弓,竟然两袖清风,清贫如斯,斛律光的死,使得处在内忧外患的北齐帝国,再无将可用,无人可使。
后主高纬如此自毁栋梁,北齐朝野,无不扼腕痛哭,面对即将到来的强劲对手,其后主高伟又该如何保存北齐的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