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岳飞是南宋著名的抗金民族英雄,却被奸臣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致死。但手握重兵、官至枢密院副使的朝庭重臣,如果没有皇帝的首肯,仅凭秦桧就能杀得了岳飞吗?
其实,真正杀害岳飞的元凶是宋高宗赵构。奸臣秦桧只是为了一己私利,猜中了赵构的心思,充当了赵构杀害岳飞的代理人和具体执行者。而岳飞的众多部将反水,成了秦桧的帮凶。
靖康元年(1126),金人围攻开封,钦宗赵桓命康王赵构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征召各路兵马到开封勤王。但赵构并未采纳宗泽的全力救援开封之言,只给宗泽一万人马去救开封,自己却带着大队人马向山东转移。导致徽钦二帝被俘。
国不可一日无主。徽钦二帝被俘之后,康王赵构便立即在应天府(河南商丘)即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
由此可以看出,徽钦二帝被俘之后,蕞大的爱益者是宋高宗赵构。也就不难理解他不愿救援开封的原因了。
赵构继位之后,不思如何抗金,却采用投降派黄潜善、汪伯彦等人的建议,避战南迁。时年仅25岁的岳飞,得知这个消息后,不顾自己官卑职低,愤然向赵构“上书数千言”,令赵构十分不爽,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为由,将岳飞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岳飞一开始就给赵构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岳飞并没有因此沉沦,几经波折,又成了抗金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岳飞的抗金目标是收复失地,迎回徽钦二帝。这就触犯了赵构的大忌。试想,如果徽钦二帝真被岳飞营救回来,高宗赵构又该如何自处。所以,岳飞几次北伐,都不得不半途而废。从这一点上来说,岳飞和赵构本质上就存在冲突。
后来岳飞也不再提迎回徽钦二帝之事。但有一次岳获得一份情报,金国要放回钦宗的太子赵谌。岳飞入觐时向赵构建议,立其养子赵瑗为皇储,以示高宗之正统,令高宗十分不满。从此,二人的矛盾不断加深。岳飞本是好意,没想到再次犯忌。
金国由于久攻南宋不下,便提出议和。这对于习惯于偏安一隅、苟活避战的高宗赵构来说,无疑是蕞想要的结果。秦桧、张俊等人见风使舵,纷纷附合,表示赞同。但岳飞却坚决反对。赵构将一众反对议和的人统统罢官,命秦桧代他向金国行跪拜之礼,以藩属国的身份与金国签订了议和协议。
正当宋庭大赦天下,庆贺“和议”成功之际,岳飞却誓要“唾手燕云,复仇报国。”并对朝庭授予的官职“三诏而不受”。还上扎要求解除自己的军职,字里行间对议和之事不无讽刺之意,令高宗赵构非常恼火。
没过多久,金国就撕毁协议,向南宋发起了新的进攻。但遭到宋军的顽强抵抗。尤其是岳家军一路打到朱仙镇,眼看就要活捉金兀术之际,高宗赵构却下诏要求岳飞立即班师回朝,一天之内连下十二道金牌。
这时岳飞有两种选择:一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继续进攻,得胜后回朝,任凭处置;二是接到第一道金牌时,即刻班师回朝。但他却在十二道金牌到后,才极不情愿地班师回朝,为他以后被害埋下了祸根。
金人见攻灭南宋无望,又重新提出议和,但前提是必须杀掉岳飞。金兀术在给秦桧的书信中说:“尔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且杀吾婿,不可不报。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至此,岳飞被害只是早晚的问题了。
一心求和的赵构,为了满足金人的要求,不得不杀害岳飞。但岳飞作为著名的抗金将领,有着很高的威望,要想杀他,也非易事。
这时奸臣秦桧、张俊等人就“粉墨登场”了。他们先让赵构剥夺了岳飞的兵权,调至朝中任职。然后利用高官厚禄诱使岳飞的部将王俊诬陷张宪谋反。张宪是岳飞的左膀右臂,张宪谋反。岳飞自然受到牵连。
为了坐实岳飞谋反的证据,秦桧通过威逼利诱或分而化之的办法,从岳家军中找到九个愿意做伪证的人,而这些人都是和岳飞出生入死的兄弟。
岳家军共有十二统制,除岳云、张宪和牛皋外,其余九个统制均在指证岳飞谋反的状纸上签字画押,令身在牢中的岳飞百口莫辩。
这九个人分别是:前军统制王俊、中军统制王贵、游奕军统制姚岳、右军统制庞荣
、背嵬军统制傅选、踏白军统制董先、防御使徐庆、左军统制李兴、先锋军统制李道。
上有皇帝赵构的背后授意和撑腰,中有秦桧、张俊、万俟卨、罗汝楫等人的具体操作和推波助澜,下有岳飞部将的背判指证,一代抗金名将岳飞,就这样含冤而死。
由此可见,真正杀害岳飞的元凶,其实是宋高宗赵构,秦桧等人只是赵构的代理人和执行者,而岳飞那些背判的部将则成了帮凶。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