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读史评观,专注于历史研究。
点击上方关注,了解更多历史知识,作者每天发布一篇历史文章。
提到宋朝历史永远绕不开一个问题,即宋真宗在位期间,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大辽签订的“澶渊之盟”议和条约,至此斗争数十年的宋辽双方握手言和,正式进入长达百年的和平停战期。事实上,这一著名的澶渊之盟事件历史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引来无数争议。
支持者认为这不仅是辽宋的议和之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历史进程。当时辽强宋弱,双方继续僵持下去,谁也无法彻底征服谁,且战争劳民伤财,长久下去对国家统一,经济文化发展都没有益处。
澶渊之盟的签订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可看成宋朝君臣的明智之举,促使辽宋双方进入百年和平时期,国民得以修生养息,同时对两国经济文化政治发展融合起到一定推动作用,总之是利大于弊。
否定者则认为澶渊之盟是屈辱的条约,在当时宋军占据有利形势下签订议和条约,导致宋军士气低下,同时开了花钱买和平先例。
为之后宋朝屡屡赔款割地,任人宰割的处境埋下了祸端,也坐实了怂宋的名号,为后世所不耻。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朝而言到底是弊还是利?
纵观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辽宋双方问题由来已久,辽是北宋北方少数民族契丹建立的国家,二者主要就燕云十六州的归属问题征战不休。
往前追溯至五代十国,石静堂为了获得契丹支持送燕云十六州给辽国,自此幽云十六州就落在了辽手中,中原失去了北方第一道防线。
为此,宋朝建立后,历代君主都一心想收回燕云十六州。一来是为了一雪前耻,二来燕云十六州是宋辽边境极为重要的战略地,没了燕云十六州大宋就失去了北方天然防线,辽兵可以随时长驱直入中原腹地。
但无论是宋太祖,还是宋太宗几次御驾亲征都没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到了真宗继位,北伐依旧惨败,加上国内重文抑武的治国思想,宋军士气一度低迷。反观辽军连续的征战鼓舞气势,步步紧逼导致宋朝边防压力倍增,起了怯战畏战心理,为之后议和埋下了一颗雷。
公元1004年,辽国太后和辽圣宗率军攻打大宋,宋朝边境一时告急,国内宋真宗和朝中多数大臣一时起了怯心,生怕辽军攻破都城,有了南逃避难的心思。
但在主战派寇怀的劝说下,真宗打消了南逃的心思并御驾亲征至澶州监战。宋真宗御驾亲征效果显著,一向弱势的宋军士气顿时受到鼓舞,大败辽军不说,还一举射杀了辽国大将萧挞凛。
按理说宋军已处于有利局面,为何还有澶渊之盟事件。辽军虽然打到了潭州,但他们是孤军深入,他们后方很可能会被宋军切断。
同时前线因宋真宗的御驾亲征以及各方赶来的宋朝勤王军,战况对辽军也十分不利,再打下去很可能腹背受敌,因此辽太后提议议和。
宋真宗因为缺乏战略眼光,看不到辽军的危机,加上内心潜在的对辽军的畏惧心理,只想快点结束战争,解决辽军此次侵犯危机,随之同意了辽的议和提议,并派使者在澶州与辽签订议和条约,也即是著名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一个典型的城下条约,也是一条耻辱条约。辽充分利用了宋真宗畏战以及急求求和的心态,导致宋朝在占据上风的情况下却签订了一份不那么友好的议和书。
第一,辽宋两国结为兄弟国,且因辽国圣宗较为年幼,因此宋真宗为兄,辽圣弟,之后按照长幼序齿排序。
第二,经过辽宋双方几次讨价还价,最终商定宋朝每年给辽国提供三十万银娟的军旅赞助费用,其中银子十万两,娟二十万两,双方每年至雄州做一次交割。
第三,辽宋在边境开展互市贸易,同时修建榷场。
第四,辽国将瀛、涿、莫三州和遂城归还于宋朝,双方就白河沟为界限,不得越过国界线,边境地区不设共筑。利与弊
澶渊之盟之所以被大家认为是耻辱条约,就在于第二点条约的制定上,每年给辽国三十万的银娟费用。确实,宋朝在此次战争中分明处于有利局面,完全不必签署这样一份议和条约,每年白白给辽送三十两白银。
即便宋朝有钱,但在大家心理上还是不能接受,认为耻辱。更重要的是澶渊之盟的签订意味着宋朝放弃了收回燕云十六州,使得北方防线溃败,同时战胜国给战败国送银子也是开了不好的先例,丧失了民族气节。
不过也不能以偏盖全,从长久利益出发,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朝还是很有利的。首先每年三十万的银子,这并不是岁币,而是战争费,要知道宋朝每年开战损耗的钱财远超这三十万白银,且对当时宋朝经济而言,三十万仅是每年国库收入的百分之一,并不吃亏。
再者,条约中规定双方在边境设立互市开展贸易,如此一来大大促进双方经济贸易文化发展融合,更重要的是这个条约让辽宋保持了百年和平,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笔者:澶渊之盟的签订对宋朝来说是利大于弊。互为兄弟国,边境不设防,建立互市开展贸易等等条约,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的同时,促进两国经济文化发展,即便是每年三十万的战争费也让宋朝免除了数百数千万的战争损失。
当然也不否认其带来的消极影响,丧失民族气节,军事上出现懈怠,开了花钱买和平的先例等。但总的来讲,澶渊之盟的签订是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