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国内互联网公司陆续发布9月季度的业绩。
这是被市场高度关注的一期业绩发布。站在各种可能性的交叉口,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管理层对未来的判断成为分析师的高频问题。
尽管何时走出影响迎来反弹仍是未知数,但“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似乎成为某种共识,以至于不少人关心,假设回归正常节奏,企业在做哪些准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改变看待一家公司的视角:看基本面是否扎实,也推演叠加复苏带来的未来增长空间。
11月17日,阿里发布了2023财年第二季度(即2022自然年第三季度)财报,交出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最新答卷。
整体而言,阿里本季表现依然稳健。
在不确定性因素急剧增多的新阶段,稳健已然稀缺,不过,市场永远都会更期待看到一家昂扬向上的公司。在季度财务数据之下,阿里是否呈现了足够的未来发展可能?
若要厘清方向,必须穿透迷雾。
关键战场的局部战与持久战
近两年,电商领域异常热闹,这主要源于行业流量红利消失,增长空间日显逼仄,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搅动一池春水。但变化之下,这个行业发展的底层逻辑从来未曾改变。
过去十数年的行业高速发展,流量红利让平台普遍聚焦于满足市场的最大公约数需求上,需求的多样化和结构化某种程度上被忽视和掩盖了。当市场进入留量时代,需求的结构性调整,驱动增长逻辑由大水漫灌向精细化运营转变,经营效率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
在决定经营效率的关键能力上,阿里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用户是互联网企业最核心的资产,而阿里的电商业务消费心智最强。
阿里来自中国的年度活跃消费者在2022财年已经超过10亿。在上季财报电话会中,张勇曾披露,尽管该季度线下物流、供应链受到疫情比较大的影响,很多交易无法顺利完成,但手机淘宝的DAU和消费PV基本保持稳定。在本季财报电话会中,张勇再次强调了淘宝天猫“消费者访问保持稳定”的信息。这个“稳定”背后,就是用户对阿里的强消费心智。
在企业纷纷强调转向“高质量经营”时,阿里也进一步给出了其实现高质量增长的具体路径,在消费领域,服务高质量的消费者就是路径之一。
本季财报披露,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12个月,在淘宝和天猫消费超过10,000元人民币的消费者数维持在约1.24亿,并有98%的留存率。本季度末,88VIP用户规模保持在2,500万,留存稳定、消费贡献继续增长。这成为阿里电商业务在面对外部环境挑战时,能够保持稳健的压舱石。
用户的强消费心智和消费能力,意味着同样的投入在阿里平台能获得更具确定性的回报,在追求经营效率的时代,商家也把生意的主阵地放在阿里,关系更稳固。
在消费结构性调整的大背景下,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潜藏着巨大的增量。
无论低线市场的崛起,还是食品、快消、家居等品类电商渗透率的逐步提升,看到机会不难,但要做好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承接,以及细分需求的满足,非常考验平台的综合实力。
张勇曾说过,当平台服务的消费者超过10亿,不能指望用单一APP去满足全部的消费需求。
依托淘宝、天猫、淘特、淘菜菜、闲鱼、盒马等业务,阿里为用户提供了远场电商、直播、即时零售、本地生活服务等多重选择,并建构了相匹配的履约体系。这意味着,用户的多元化需求能在阿里的消费者业务矩阵得到满足,商家依托阿里的消费者业务,能够以最经济的方式把生意长久地做下去。
这是阿里商业效率的集中体现。
理解了这个逻辑再来看近两年电商领域的竞争,虽然激烈和残酷,但都属于“局部战役”。竞争对手或许可以在短时间内、不计成本地在某一个领域发起猛烈进攻,但与阿里的消费者业务矩阵相比,无论是服务消费者的独特价值还是能力,乃至经营效率,都不占优。
进攻的时候可以不算账只要数据,一旦潮水褪去还是要回归常识。
类似故事在互联网行业曾反复上演,一时的喧嚣不免引人注目,但最终还是要落回到商业本质。市场竞争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但比拼的核心始终如一,强用户心智、全业务的用户价值和能力、高效资源匹配,在任何形势下,都意味着坚挺的市场竞争力。
完善、强大的商业生态保障了阿里在竞争的漩涡中坚挺屹立,而水面之下,围绕数字商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更筑牢了底座。
新引擎发力,
多业务盈利大幅反弹
在本季财报披露的诸多信息中,已经有逾80,000个菜鸟驿站提供送货上门服务颇为值得关注。
过去十余年,高速快跑的中国电商推动了快递业的迅猛发展,然而急剧膨胀的业务需求与相对滞后的从业人员扩张形成的矛盾,造成了用户侧末端配送体验不畅的痛点。虽然部分玩家提供送货上门服务,但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成本门槛导致这些送货上门服务无法惠及更多人。
与竞争对手不同,菜鸟的送货上门不需要用户付出额外成本。
在不增加C端负担,又要保证快递公司商业模式可持续性的前提下,提升服务体验的可能只能从效率着手。全球物流网络、国内供应链、全国高密度布局的超17万个菜鸟驿站,为产业链编织了一张巨大的物流网和信息网,通过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数字化能力的建设,改善物流终端的服务能力和商业模式,菜鸟得以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的送货上门。
菜鸟围绕送货上门进行的底层投入,是阿里高效匹配产业链资源和用户需求的一个缩影,也是阿里夯实数字商业基础设施的鲜活切片。
优化消费者体验的投入带来立竿见影的成效。本季度,菜鸟收入(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同比增长26%至182.82亿元,其中有73%来自外部客户。这是阿里看得见的未来增长驱动力。
以提升客户体验为起点走向新增长动能,在阿里并不罕见。比如,最初只为优化大促期间购物体验的阿里云,如今已经身肩阿里面向未来第二曲线的重责。
在数字经济和新兴基础设施建设等战略推进的大背景下,产业数字化是一个长期、确定的机会。
据Gartner数据,2021年全球IT支出达到42,598亿美元,占全球GDP的比重达到4.57%,且多年保持在4%以上,最低的2019年也达到4.23%。2021年中国IT支出达到5,005亿美元,占中国GDP的比重为2.83%,较全球低1.74%,且中国IT支出占全球的比重仅为11.8%,与中国占全球经济超过18%的比重相比,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而率先自研CPU芯片、升级功效,长期投入技术、谋求突破的阿里云,积累了深厚的竞争实力。
过去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阿里云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基础。伴随产业数字化向更多行业加速推进,阿里云未来可能被进一步扩大。
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正式发布“自动驾驶云”“智造云”“营销云”解决方案,提供“产研供销服”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支持。目前,阿里云“汽车云”在国内已服务超过70%的汽车企业,小鹏、一汽、吉利、长城、长安、地平线等均已上云。此外,在金融、工业设计等行业,阿里云的渗透率还在持续提升。
抓住了产业数字化机遇的阿里云,其来自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在本季度实现同比增长28%,主要由金融服务、电讯及公共服务行业驱动,非互联网行业的客户收入已经占阿里云总收入的58%。
围绕底层竞争力的投资不仅带来了显现的增量增长,还在激发生态的更大价值。
在上一季的财报电话会中,张勇用“局域网业务”来概括了近几个季度的竞争焦点:“我们有了更聚焦的城市策略或者地区策略,包括像淘菜菜、盒马、饿了么,我们称其为局域网业务,最核心的就是你必须获得在所选择经营的局域网内的规模经济效益,通过规模经济来降低单位成本。”
强大、灵活、充满效率的基础设施,支持阿里把局部战役越打越顺。
根据最新财报披露:本季度,淘菜菜GMV同比增长超过40%,亏损同比大幅降低;盒马实现了健康的同店销售增长和显著减亏,截至2022年9月30日,不包括开业不到12个月的门店,绝大多数盒马门店的现金流为正;饿了么录得正数GMV增长,平均订单金额提升,单位经济效益持续录得正数;在高德强劲订单增长的拉动下,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季度收入同比增长21%至130.73亿元。
于不确定性中,不同业务依然能实现较强的业绩反弹,共同支撑了阿里本季度的发展韧性。未来,随着外部环境影响逐渐消退,这些业务都无疑是驱动阿里增长的有力引擎。
战略,效率与执行
体育运动中,长跑和短跑是两个表面相似但要求非常不一样的项目。短跑追求瞬时的爆发力,长跑则考验耐力,耐力不只需要练肌肉,还要有科学的呼吸节奏、跑步姿势和跑步节奏。
行船至今,无论是互联网产业还是电商行业,都走过了拼瞬时爆发力赢比赛的阶段——过去几年烧钱补贴抢市场的打法逐渐销声匿迹便是例证。企业要想长久,拼的从来都是耐力,归根结底拼的是企业战略方向、执行能力和经营效率。
战略方向交代的是企业往何处去。
向何处去,阿里的选择从来都是“水大鱼大”。2022年年初,张勇进一步明确了阿里巴巴的三大战略——消费、云计算和全球化,作为面向未来坚定不移的方向和指引。
面向未来,阿里云被寄予厚望,源于正在加速进行的产业数字化进程。同时,在中国这个规模庞大、需求复杂的市场锻造的经验,还成为了阿里开拓海外市场源源不断的动力。
经营思想明确的是企业怎么走。
在2022财年的股东信中,张勇提出了将会指引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思想——“能力建设、价值创造”,也体现了企业对于内外部机遇和挑战的清醒认知与判断。
经营效率考验的是企业如何做。
深厚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是阿里敏捷应对市场变化、提升竞争韧性的底气。更精细化的人群运营,以及“局域网业务”的竞争策略,都彰显了阿里在积极调配资源、加速占领市场结构化调整带来的增量。
此外,作为经济的微观细胞,企业的发展与大环境息息相关。
1999年,全国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31,135亿元,到2021年,这个数字已经到了惊人的44.1万亿元,增长超14倍。阿里繁荣的商业生态离不开这片肥沃土壤。
受短期多重因素影响,企业表现不可避免偶有波动,但从长期来看,支撑阿里发展的宏观利好始终确定: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潜力始终确定,中国和全球的数字化进程大趋势始终确定。这两个确定,是阿里继续远航的压舱石。
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张勇说,不管潮起潮落,阿里巴巴始终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相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前景,相信阿里自身发展目标和国家长期发展目标的高度契合,也相信在中国和全球的数字化进程中阿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往何去、怎么走、如何做三个关键问题上,阿里已经给出了明确回答。对阿里巴巴来说,面向未来的征途够远,昂扬向上的空间,始终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