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气象事业走过了怎样的历程,未来又将为市民提供怎样的新服务?
11月18日上午,“我们和天气150年”论坛在上海开幕。论坛现场介绍了上海气象事业150年的发展历程,并集中发布了一批新产品:宣布国家气候观象台批复建设、气象数据入驻上海数据交易所、与中国商飞试飞中心签约、发布上海气象150年数字藏品、“市民随申气象台”上线预告。
“我们和天气150年”论坛现场 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气象局 供图
其中,“市民随申气象台”预计于今年年内上线,方便用户精准掌握上海任意地点的天气信息,支持区域气象查看切换,接收极端天气预警消息,还创意性地推出了“人生天气档案”,市民可查询到自己生日那天的天气。
“市民随申气象台”年内上线,支持区域气象查看切换
11月18日,记者从论坛获悉,依托“随申办”移动端,上海市气象局打造了“市民随申气象台”,预计将在今年年内正式上线。
在延续基础天气预报服务的同时,“市民随申气象台”丰富升级了多项服务功能,一是任意地点天气精准掌握,方便用户精准掌握任意地点的天气信息,支持区域气象查看切换,接收极端天气预警消息;二是生活参考指数贴心推荐,上线关于出行、健康防护、气象科普、旅游天气等服务功能;三是个人天气档案分享,在融合历史天气的基础上,提供能分享、更有趣的“人生天气档案”查询,如市民可查询出生当天的天气等;四是气象证明线上开具,涉及气象相关的保险理赔工作等,可线上开具“气象灾害证明”等。
而在徐家汇百年气候站的基础上,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准建设上海国家气候观象台。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上海国家气候观象台有望于2025年投入使用。
上海市气象局观测与预报处副处长胡平介绍,上海国家气候观象台的建设有两层背景,一是上海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背景,上海南临杭州湾、北临长江口、东面沿海,又处于长三角超大型城市群中,因此上海要为全国多圈层的气候观测数据的获取提供服务;二是缘于观测技术的发展,需要上海进一步获取围绕“空天地海”一体化的气象观测数据。
未来,上海国家气候观象台将以应对气候变化和服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大城市精细治理为出发点,以建立连续、立体、全天候、高分辨率的超大城市多圈层气候观测系统为基础,瞄准强人类活动影响下河口湾区沿岸超大城市气象核心科学问题,强化基于观测的综合研究,构建“一站多点多能、点面结合”的观测布局。
上海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将按照地球系统综合观测站、研究型业务平台、生态与气候服务平台、国内外开放合作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的定位推进,以提升城市高影响天气气候预报服务能力,为超大城市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精细化治理和服务碳达峰与碳中和等国家战略提供有力的基础科技支撑。
在本次论坛上,上海市气象局宣布与上海数据交易中心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气象数据入驻上海数据交易中心。“我们和天气150年纪念数字藏品”也在论坛上特别发布,该系列藏品由“我们和天气150年”纪念徽章和150款年平均气温款组成,其中有10款为重要气象大事件特别款。本次数字藏品从11月18日10:00起,在“文博数藏”平台分三个时段向公众限量发布3000份。
“我们和天气150年”纪念徽章数字藏品
150岁的“远东气象第一台”
“1872年12月1日,多云,最高气温16.9度,最低气温4.8度。”自这一日开始,徐家汇观象台开始连续记载上海的阴晴冷暖,150年从未间断。
论坛现场回顾了上海气象事业的150年,这要从1872年成立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说起。
1872年12月,徐家汇观象台开始了气象观测。这是一座寓气象、天文、地磁于一体的观象台,在国际气象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受到世界气象组织的高度评价,曾拥有远东气象第一台的美誉。
徐家汇观象台于1879年制作并发布了国内最早的台风警报,揭开了上海天气预报的序幕;1882年开始在中、西文报纸上向公众发布天气预报;1884年建成外滩信号塔,开展信号服务和授时;1895年绘制出中国首张东亚地面天气图。
徐家汇观象台旧照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受战争影响,徐家汇观象台一度失去经费支持,大部分工作面临瘫痪,但工作人员仍坚持在岗、按时检测,使上海气象记录不至中断。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十年,上海气象在气象观测、预报、服务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系列丰硕成果。举例而言,一是建成了适度超前的气象综合观测体系,逐步向监测精密迈进,形成了包括自动气象站、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铁塔气象站、大气成分站等综合性的城市气象综合观测体系;二是建成核心技术驱动的无缝隙气象预报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从临近预报到年度预测的无缝隙预报体系,预报更加精准;三是建成立足上海需求的气象服务体系,服务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如在保障洋山深水港建设和安全运行、自贸试验区试点、国产大飞机试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博会等国家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四是开展引领全国的气象科技合作交流,加强资源统筹,优化科研布局,在台风、数值模式等领域初步建成国内外协同创新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