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年,朱元璋在相继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势力之后,其政权已经基本稳固,南方的广大地区也再无后顾之忧。作为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朱元璋自然不甘于偏安一隅。于是,北伐也随即被提上议事议程。
在中国历史上,自南至北的北伐数不胜数,一如东晋祖逖、恒温北伐,南宋隆兴北伐等等,但能够取胜者却寥无几人。这其中自然有黄河天堑、气候越向北越冷的原因,却也更有实力掣肘的原因。
而对于朱元璋以及他所建立的政权而言,这次北伐的意义不言而明。是以在商讨北伐之策时,虽然有急先锋常遇春提议长驱直入,直捣黄龙——元大都;但是朱元璋却并没有采取其方案,反倒是采取了极为审慎的作战方针——先取山东,旋师河南,拔除潼关,而后兵指元大都,鼓行而西,平定陕甘。
可以说相较于常遇春的志得意满,朱元璋在这里充分显示出了身为君王的战略定力和超强的分析能力。在战略实践中,也确实证明了朱元璋所制定的作战方针的正确性。
时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以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将兵25万,兵出北方。
作为明朝的开国勋将,徐达、常遇春可以说是朱元璋绝对的股肱心腹之将。朱元璋称赞徐达“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称赞常遇春“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二人更是位列明初开国六公爵(常遇春暴卒,其子受其荫庇获封)。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二人虽然都为骁勇武将,却并不是一个类型的武将。徐达更善于谋划全局,统筹大军;常遇春则更适合将兵冲锋,无论是在平素征战,还是北伐之中,这一点皆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周密的计划部署以及有着文治武功的武将之下;在进取的同时,朱元璋还特意申饬军卒要“切勿杀掠”,要团结汉族。
如是,这场自1367年十月底开始的北伐很快便取得了战果,短短四个月时间明朝便攻下了山东。随即徐达挥军向西,兵分两路直指河南,很快汴梁、许州、南洋等地相继攻克。
在将元朝的拱卫之臂膀翦除之后,朱元璋甚至还曾亲赴汴梁。而在此时,面对徐达提出的直捣黄龙,进攻元大都的决定,朱元璋认为时机已到。在以冯胜、何文辉、郭兴等人驻守汴梁、洛阳、潼关之地后,徐达率军直逼大都。
此时的元朝可以说危如累卵,面对北方之地的相继失守,其主将王李思齐等人又在西北被隔绝在外。而在明军渡过黄河攻取河北、通州之后,眼见明军势不可挡,元顺帝随即携带太子、后妃从北京建德门出逃,经居庸关后到达了上都开平。而在元顺帝出逃七天后,徐达大军攻克大都北平。
这也标志着元朝在中原统治的结束,而按照朱元璋事先拟定的方案,徐达、常遇春又调转兵力挥师西进,在与冯胜、汤和遥相呼应之下,山西、陕西、甘肃等相继攻克,元朝李思齐、张思道等部主力也被消灭殆尽。
如是,在经过了2年的北伐之后,明朝实现了对中原和西北地区的实际统治。而在平定西北之后,目标也自然落在了大都开平,正所谓“一鼓作气”是也。
在徐达、常遇春再次兵指开平,然而在开平之围中作为主帅的徐达却并没有四面围城,反倒是只围住了三面,却留下了北面的口子,而北面是可以逃往蒙古草原的方向。
如此的排兵布阵,也果不其然的让元顺帝自大都北平成功逃遁之后,再次从上都开平逃遁。面对这样的战果,也让常遇春勃然大怒。
在常遇春看来,这显然让他们错过了立下大功的绝佳机会。可对于常遇春的诘问,徐达回复的却是:“是虽夷狄,然尝久帝天下。吾主上又何加焉?将裂地而封之乎,抑遂甘心也?既皆不可,则纵之固便。”(冯梦龙《智囊全集》)
意思很是简单,在徐达看来元顺帝虽然是一介夷狄,但是他毕竟是继统宋朔,乃是正统。如若逮住他,要让明太祖朱元璋如何处理呢?杀之,显然不合适;封地更是不合适。如此一来,也只有放了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徐达的这个做法,身为副元帅的常遇春显然并不赞同。而在回归之后的奏报上条陈此事,但是对于徐达“私纵元顺帝”朱元璋却是上(朱元璋)亦不罪。
为什么朱元璋会不怪罪徐达放走元顺帝呢?
事实上,在《明史》中对于北伐大军攻伐汴梁,朱元璋亲赴汴梁之时,便有记载朱元璋与徐达关于元顺帝归宿的讨论。朱元璋也有将其放归塞外的意思。而有趣的一点是作为对手的元顺帝似乎也深明其意,《元史》中同样有“知顺天命,退避而去”的记载。
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关于明朝的继统问题,要实现王朝的平稳过度,无疑尊奉元朝为正朔,继承其政治遗产才是上上之策。这也是朱元璋在起义时反元,在建明朝之后便立刻有了“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这等打脸之语的原因所在。
而对于徐达的这般放纵之举,显然是符合朱元璋的利益的,不怪罪也就是应有之意了。通过这一件事,也更能看出徐达之所以能够位列开国六国公之首的原因,不只是战功赫赫,更是能够知进退,懂人心。这也更是徐达在明朝轰轰烈烈地“狡兔死,走狗烹”的运动中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参考资料;《明史》《元史》等 图片来源自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