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624年-705年),武周开国君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一生充满争议。人们不仅感慨于这位女帝的睿智才华和超人胆识,也对她争夺皇位时的残忍和血腥感到恐惧,就是这样一位曾经在历史上叱咤风云、魄力十足的女中豪杰。她死后,留下的却只是一块没有文字的石碑,让人叹为观止。
武则天陵位于今天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乾陵’。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就葬在里面,两座高约6米的墓碑矗立在乾陵的东西两侧。在西面是‘述圣碑’,歌颂唐高宗生前的成就,而在东面属于武则天的墓碑却没有任何文字,这就是被世人熟知的‘无字碑’。
武则天为什么没有按照惯例在自己的陵墓前树碑立传,表彰自己生前的功绩?历史学家们更是莫衷一是。
有人认为:武则天自以为功德太高,无法评论,所以碑上一字不铭。武则天作为一位杰出的女性政治家,在执掌最高权力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同时在政治、经济、军事、国防、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后来繁荣的开元盛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出于对自身功劳的考虑,从小就很有智慧的她,很有可能是取了《论语》中“民无德而称焉”的意思,极有可能设了一个无字碑来表示功德无量。也有人认为武则天立“无字碑”不是夸自己,而是她晚年幡然醒悟,自感罪孽深重,无颜立传。武则天从一个昭仪走到皇后的位置,直到她登上皇帝的宝座。一路走来,可谓腥风血雨,她的残忍展露无遗。待到回首往事时,深感自己对不起死去的冤魂,还有何脸面为自己立碑树传?
还有一种说法介于两者之间,即武则天非常有自知之明,知道时人对自己有不同的看法,毁誉参半、褒贬不一,所以她干脆留下无字碑,所谓的功过是非留给后人评说。
近年来,一些考古学家提出了新的观点。其实武则天本来是要在这块石碑上写字的,毕竟刻字所需的方线已经划在了正面,但她没有想到朝臣会趁她生病发动政变,所以在没有刻字的时候,就把她赶下了台。这样,为武则天刻碑文的重任就落到了她儿子唐中宗李显的身上。而李显对他母亲的感情却很复杂,他本该颂德,但武则天曾经差点要了他的命,可若述恶,又会让他的母亲遗臭万年,这与传统的孝道不符,思忖再三,还是不写为好。所以在武则天墓之前,最终立了一块无字碑。
武则天留下无字碑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也许这上面藏着她深深的无奈。即使她成为一国之君也会有难言之隐,因为她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辛苦、太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