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西晋得国不正、内部勾心斗角加之汉末五胡内迁导致统一不长久

西晋得国不正、内部勾心斗角加之汉末五胡内迁导致统一不长久

汉以孝立国,而晋则是以狡猾、猜忌立国。

太康元年(280年),晋朝已经建立了十五年,锐意一统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灭掉了东吴,正式宣告天下一统,结束了漫长的分裂状态,按照这份功绩来说,司马炎是伟大的,即便无法比肩汉太祖、汉武帝,但和汉光武帝相提并论,总是可以的。

但问题来了,司马炎一统天下后,他就放松了。

放松的人生很有趣,可这种心态不能出现在一个皇帝身上,因为放松的人,往往都是承受太多自上的压力才会摆烂,但偌大个天下,谁还能爬到司马炎头上给他压力?

所以司马炎,就是典型“得国不正”的弊端表现。

西晋虽然是咸熙二年(265年)才建立,但司马家掌控大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正始十年(249年)的高平陵政变,在这场政变中,司马懿出尔反尔杀掉曹爽几兄弟,为天下人所诟病,因为司马懿曾对洛水起誓,只要曹爽卸掉权力,便会保他们兄弟几人富贵,可没过多久,司马懿就翻脸了。

司马懿高平陵政变并非是错的,但他言而无信、出尔反尔就不行了,因为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都需要以信为本,比如秦国商鞅变法,商鞅解决的第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公信力”问题,而司马懿带头失信,整个朝堂岂不是各怀鬼胎。

司马懿

这是西晋的大毛病之一,因为司马懿的作为,让西晋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忠臣”。

其次则是在政变之时,司马师的表现。

司马师确实有能力,比起他的父亲司马懿,更加阴险狡诈,高平陵政变前,司马师就在洛阳布置了三千个“便衣”,这些人都是死士,说简单点,司马师这种做法,等于在提醒朝堂百官,随时都有眼线“盯着”他们。

这种震慑有用吗?

说有用那是非常有用,但问题是,这种等同于汉武帝“绣衣使者”、朱元璋“锦衣卫”的威胁做法,能让朝廷没意见吗,就算是朱元璋,后期都顶不住压力被迫裁撤了锦衣卫,所以司马师看似睿智的做法,就是在毁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谁会对这种人真的忠诚,所以离心就会离德,西晋的基本盘,本质上没有太多的“德”可言,既然无德,便是得国不正。

本以为司马师已经是司马家“离谱”的巅峰了,可司马昭更恶心人的操作来了,他竟然将皇帝曹髦当街弑杀。

成济

虽然不是他亲自动的手,但在事后,司马昭毫不犹豫将杀掉曹髦的成济处死,因为杀皇帝这事实在太恶劣了,自古以来,任何权斗都是围绕着君主展开的,可一旦直接动手,那就没有任何道德可言,弑杀曹髦,也是司马昭差点把司马家拉进深渊的一个操作。

杀皇帝,再杀护卫顶罪,司马昭还能让谁信服?

所以司马昭始终不敢篡位,他把一切机会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炎,而在这个过程中,司马家能够保持权力始终在自己手中,靠的不是什么人格魅力,单纯就是利益分配,这是司马家掌控天下的基调,而司马炎能力确实不俗,在合适的时候迅速让曹奂禅位,建立了西晋。

西晋虽立,天下却还没有一统,既然有强敌在侧,内部就不能闹矛盾,这是一种常识,而东吴仍在,司马炎又是篡位登基,只要东吴未灭,他是不敢乱来的,必须要励精图治一统天下,不然就会背负千古骂名,是奸臣就算了,还是个废物,说起来就不好听。

司马炎

而司马炎一开始的作为还是不错的,他致力于解决国内生产问题,先后推动了“调户式”以及“课田法”实施,两种更加合理的税收方式,极大推动了百姓的生产积极性,要说西晋最得民心的时候,就是这段时期,因此便有了后来的“太康之治”。

晋朝经过十数年的蓄力,最终花了四个月灭掉东吴,而东吴灭亡之日,是天下再度一统之时,可西晋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的灾难,才刚刚开始。

司马炎懒政,后期昏庸

晋武帝司马炎为何高走低开,这一直是历史谜题,一个前期表现得那么好的皇帝,到了后期竟然当昏君,但不管怎么说,西晋的毁灭,跟司马炎一统天下后的行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所以对于司马炎的作态,只能归结为司马家得国不正的弊端。

为什么自古以来文人要用儒学“绑架”皇帝,因为他们最怕皇帝犯浑,轻则要杀他们这些大臣,重则就要肆意享受,抛弃天下,所以儒家文人被后世人所诟病,但他们确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制约着皇权,约束着皇帝。

那么有着文人这一套“审核”标准,天下皇帝不是谁想当就当的,最起码劣迹斑斑、性格恶劣的人不行,但巧合的是,司马家蒙混过关。

司马炎

为什么司马家能够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一直在推动的“士族门阀”壁垒的形成。

曹魏时期,九品中正制确立,九品中正制的本质,就是曹家拉拢天下士族的本钱,这种制度的选官标准就是三样:选官者在当地的名声、选官者的能力、世家对选官者的推荐。

如此一来,只会形成当官的后代继续当官的牢固壁垒,普通老百姓是一点机会都没有,但也是这个制度,让士族纷纷向曹魏靠拢,而司马家想要夺权,那依旧是要在这个制度上做文章,事实上,司马家为了拉拢倾向于他们的士族,给予了更多的倾斜,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利益。

也是这种模式,让整个西晋朝廷都存在着一种“虚伪”的氛围,司马炎作风如何,大臣们不会太执着过问,类似于海瑞买副棺材做准备,然后带着死志给嘉靖帝上谏的事情,那几乎是没有,但还是那句话,皇帝是需要约束的,也是需要教育的,没人约束,就会像司马炎一样,沉迷于欢乐中,荒废国事。

而司马炎贪图享乐还不是最大危害,这就好比沉迷醉酒,如果只是自娱自乐,那害的只是身边的人,但如果要开车上路,那便是对所有人造成威胁。

司马炎最大的错误,就是在选储的问题上,选了一个智力不太正常的司马衷,除此之外,还给司马衷安排了一个善妒阴险的贾南风做太子妃。

司马衷

司马衷是司马炎的嫡次子,其实司马衷的智商表现一直很差,可司马炎却抱着侥幸心理,既为了说服自己,也为了说服朝廷大臣,司马炎还象征性地给司马衷出考题,让司马衷三天之内答出来,可司马衷到底答不答得出来,司马炎岂能不知道,所谓三天,就是让司马衷身边的贾南风想办法去了。

所以不严谨的立储给偌大个帝国埋下了隐患,在司马炎驾崩后,司马衷一上位就闹出了“何不食肉糜”的笑话,他在执政上软弱无比,一切都交给了自己的皇后贾南风,而贾南风精于谋权,直接代言了大半的皇权、斗垮了外戚杨家,又引动诸侯王们夺权的野心,八王之乱的根源,就在贾南风身上。

而贾南风的责任,理应归结到司马炎的纵容上,因为司马炎是有办法遏制这一切悲剧慢点发生甚至是不发生,可事实却是,一切都发生了。

司马炎分封宗室,给予实权

晋朝“得国不正”,司马炎对于这事并不否认,所以为了避免王朝颠覆,司马炎选择了“强宗室、弱地方、均中央”的政治路线,他的具体做法就是,取消州郡的驻兵,这就意味着不让朝廷的地方官员有足够的兵力维护治安,因为司马炎害怕他们群起造反。

而削弱地方兵力的同时,司马炎又将天下划分成郡国并行,分封宗室为诸侯王,这些宗室们,却是有着兵权的,如此一来,中央和诸侯王的总体力量就形成了平衡,但平衡这个词,还可以换一个角度来说,那就是“势均力敌”,或者是“分庭抗礼”。

司马衷

但这一切都不是最重要的,假如司马家人个个都忠于司马衷,宗室没有丝毫的造反之心,那都无所谓,反而说明司马炎这个举动明智。

可问题来了,西汉太祖刘邦分封宗室为诸侯王,不也一样留下了吴楚七王之乱的隐患,就算是刘家人都尚且如此,更遑论天生就“阴险”的司马家人。

因此在贾南风引入司马玮、司马亮进京夺权后,司马家人的造反基因就压抑不住了,他们不是同情司马衷这么一个智力不正常的亲人,而是都把司马衷当作香饽饽,谁都想上去咬一口,心里都想着,连司马衷都能当皇帝,为什么他们却不行?

司马伦

于是乎,在司马玮、司马亮被杀后,其余的六王带头互相残杀,永宁元年(301年),司马伦废掉司马衷篡位为帝,而司马伦作为司马懿的儿子,道德不行,党羽糜烂,还没执政多久便被百官排斥,于是不久后爆发“三王起义”,司马伦最终死在了司马家人自己手里。

八王之乱时期,西晋其实已经处于一个表面还统一,本质上已经分裂、破灭的状态了,八王之乱并非只有八王作乱,野心家们看准机会纷纷参与其中,企图瓜分乱世的财富,所以西晋亡于建兴五年(317年)只是学术说法,当永宁元年(301年)司马伦篡位的时候,西晋便已经名存实亡了。

东汉末的五胡内迁,埋下大分裂的伏笔

在八王之乱时期,除了汉人内部的斗争外,还有胡人的身影,著名的“汉赵”政权,正是由匈奴人刘渊建立的,也是胡人参与进天下动乱中,让这场内乱变得不再简单。

事实上,刘渊并不是最早对西晋“落井下石”的,早在元康六年(296年)时,氐族人李特就发动了流民起义,这场起义的时间长达19年之久。

而刘渊得以崛起,也都是因为成都王司马颖请“外援”,不惜让刘渊回归匈奴掌权做大,都要和司马腾斗争,但该说不说,司马腾自己本身也是借助了鲜卑贵族的力量,所以司马家人的争权夺利十分之自私无底线,连一个基本的约束都没有,最终司马家人自己玩完,胡人趁机做大。

刘渊

汉赵崛起之后,对西晋政权发动了进攻,刘渊领导的匈奴大军数次攻打西晋,特别是在永嘉五年(311年),西晋皇帝司马炽被俘虏,这成为了西晋王朝的耻辱,司马炽被俘虏后没能回到国家,最终被杀害,而即位的司马邺为了对抗匈奴,不得不联合更多的胡人势力反攻汉赵,可在建兴五年(317年)最终还是兵败,西晋灭亡。

西晋虽然亡了,可西晋的整体力量还在,一个政权的存亡本质上只是统治者的更替,所以瓜分西晋的,正是这些“胡人战友”们,他们或许曾经和西晋站在一起,但树倒猢狲散,在西晋灭亡的那一刻、他们解放了,也成为了各个割据的势力之一。

其实西晋的灭亡不是一蹴而就的,按照客观的角度来说,西晋未必没有“矫正”的机会,即便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四位司马家人用不太光彩的方式一步步蚕食曹魏的权力,可人也终究是代际交替的,有不好的开头,中间改正,结局或许就能美好了。

司马炎

但司马家得国不正、心术不正的毛病却一直存在着,不仅是司马炎自己在后期倒行逆施,还有各路宗室封王们,家族的那点基因特性是一点都没有缺少,全部都遗传了。

所以西晋的分裂,可以看作为三个阶梯:一、先天的得国不正。二、司马炎的变本加厉。三、毁于勾心斗角。

三步灭亡,少一步都不行,而司马家人则是三步都踩得满满当当、踏踏实实,最终将天下葬送,悲哀的是,他们葬送了江山,却还将中原大地拖入了漫长的黑暗时代,五胡十六国因为这种斗争而开启,所以后人总说司马家乃是罪人,这种谴责,也有几分道理。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因为,司马懿,司马昭,皇帝,问题,天下,晋武帝司马炎,司马师,司马家,汉末,故事传记,司马炎,司马懿,贾南风,司马家,司马衷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因为,司马懿,司马昭,皇帝,问题,天下,晋武帝司马炎,司马师,司马家,汉末,故事传记,司马炎,司马懿,贾南风,司马家,司马衷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因为,司马懿,司马昭,皇帝,问题,天下,晋武帝司马炎,司马师,司马家,汉末,故事传记,司马炎,司马懿,贾南风,司马家,司马衷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