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在统治过程中,实行了一种比较独特的货币方式,叫做钞制,这种制度规定了全国统一流通纸币,并且禁止在国内流通金银等货币,这种钞制的实行对于一直以金银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古代社会来说,是前所未有的,由此也造成了这种钞制制度的实行也给元朝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方面的影响。
缓解了社会经济中货币供应不足的状况。
在古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对于各种金属资源的开采技术和开采能力也较弱,在加上我国本身就是属于一个金属资源较为贫乏的国家,因此我国古代社会中经常会出现“钱荒”的问题。而在元朝统治之前的宋朝时期,这一段时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钱荒”现象比较严重的时期。
因为在一阶段,随着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和贸易的繁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货币的流通速度也逐渐提高,但是商业促使货币快速流通的同时,也逐渐显现出了宋朝铜钱数量的缺乏,货币的流通量不足,严重限制了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商人和百姓都受到“钱荒”现象的严重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许多铜钱“囤积居奇”的现象,他们将市场上流通的铜钱大量的囤积起来,等到市场上缺乏铜钱是造成物价下跌时,他们就大量的向是市场投放铜钱,从中获取了很大的利润。
朝廷虽然一直在限制这种行为,但是大部分人还是受到其中高额利润的吸引,依旧进行着这种活动。同时加上在宋朝时期,海外贸易逐渐的频繁起来,铜钱也在与国外的商人进行交易过程中逐渐流失到了海外国家,这就进一步减少了宋朝内部的铜钱数量。铜钱数量的严重使得北社会的经济出现了十分严重的“钱荒”现象。
而元朝所实行的这种钞制,采取了用纸币的方式来代替金银和铜币,这样就减少了市场上对于金银和铜的需求量,市场的需要更多的纸币,朝廷的制钞部门就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在国家内发行相应数量的货币,这对于经济的发展史十分有利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民间对于纸币的使用,也为了更好地将金银等金属收回朝廷使用,元朝统治者还专门设立了平准行用库,通过这一组织,人民可以用金银来兑换纸钞,同样,用纸钞来兑换金银也是可以的,并且对于纸钞与金银的兑换比例也有了明确的规定,为了避免人们自己制作纸钞,元朝统治者对于伪造纸币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
根据宋濂在《元史》中记载:
“凡伪造宝钞、同情者并处死,分用者,减死杖之。”
同时元朝的统治者来与海外的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经济往来过程中,不允许使用金银铜等来进行交易,这就进一步减少了元朝时期所面临的金银流失的现象,元朝通过多方面的方式来保证了国内生产和贸易发展的货币供应量,有效的缓解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货币供应量不足的情况,有利于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更好地带动了地区之间的经济往来。
由于元朝时期统治的疆域板块相对较大,并且其中涉及到的不同民族和地区较多,没有统一以前,各个地区所实行各种经济制度和货币模式、商品物价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地区之间相对来说较为封闭。但是在元朝统一以后,规定在自己的统治之内全部统一实行钞制,并且这种钞制在全国范围内不能限制地区和时间的使用,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进行各种贸易往来时,必须要使用纸钞。
纸钞的统一使用使得国家内的各个地区,在经济贸易方面形成统一的模式,这就进一步促进了地区之间更方便和更加公平的进行经济往来,也就带动了民族地区之间在国内的进一步融合和交往,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更好的稳固了元朝统治者的统治。
后期成为促使元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从我们现代社会的角度上来看,元朝所实行的钞制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相比其它的朝代来说是十分先进的,并且经过实际的检验证明,钞制对于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来说确实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是到了元朝的统治后期,随着元朝统治者和统治集团的逐渐腐败,钞制已经在统治集团的领导下逐渐被破坏掉了。朝廷中的许多官员为了从中谋取私利,利用自身的权力私自伪造纸钞,使得社会中出现了很大的伪钞,百姓也遭受到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同时由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对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状况了解的不够充分,在制造纸钞时,没有根据社会对于之不必的实际需求量进行发行,造成社会中出现了货币供应量过多的情况,通货膨胀的现象也就避无可避的在元朝发生了,物价的过快增长使得百姓无力购买商品,其中也包括粮食等生活的必需品,这自然就引发了人们对于元朝所实行的钞制的不满,元朝的社会也逐渐开始动荡起来,陶宗仪在《南村辍耕录》中记载:“开河变钞祸根源。”,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钞制的实行不当也成为了促使元朝走向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元朝所实行的钞制与我国现代社会中所实行的货币经济制度大体类似,但是之所以我们现代社会能够稳定,而元朝却因为钞制成为促使它灭亡的一个的重要方面,就是在实行钞制过程中的各种措施是否正确。元朝在实行钞制过程中,没有依照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规律方面出发,所发行的纸币数量严重过多,使得社会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长久的物价增长自然会引起社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动。元朝实行钞制的经验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依旧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元史》,宋濂《南村辍耕录》,陶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