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就是将自己的儿子封为藩王,藩王的享有极高的地位和权势,后来在明成祖朱棣以及后代皇帝的整顿之下,藩王的势力已经很弱了,可是到了明武宗执政的时候,又发生了几起藩王叛乱的事故,因此藩王们的权力又被进一步制约,最后几乎再也没有什么势力了,只是被朝廷供养着而已。
益王朱祐槟是明宪宗的第六子,未满十岁的时候就被父亲朱见深封为了益王,封地为建昌府,就是现在的江西南城。朱祐槟长到十六岁的时候,被下令离开京城去往的自己的封地。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只带着一些随从就此离开熟悉的故乡,去往一个陌生的地方,从此后骨肉分离,兄弟也再难相见,别提对可怜了。那时候主要有皇子就藩,场面一定是母子哭着分离,因为这一走,可能此生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朱祐槟崇尚节俭,喜欢读书,对待封地的百姓也很好,而且他比较幸运,活的时间很长,直到嘉靖坐了十几年皇位后,他才离世,谥号端王。第一代益王朱祐槟是嘉靖皇帝朱厚熜的亲叔叔,也是明武宗朱厚照的亲叔叔,因此益王的家族在这段时期的还是很有威望的。
当年朱厚照做了皇帝之后,一直没有子嗣,他应该是不能生育,因此皇位后继无人。按照祖宗规矩,假如朱厚照没有指定让谁继承皇位,那么皇位就应该是兴王家的,但是兴王只有一个儿子朱厚照,而益王却有很多儿子,因此朝中大臣就建议皇帝在益王的后代中挑选一个,过继到朱厚照的名下,接进皇宫抚养,这样一来朱厚照不就有了后代了吗?。可是朱厚照生性贪玩,一直没有专门讨论过这件事情。谁能想到朱厚照三十岁那年突然离世了,可是皇位的继承人还没有确定呢,这下该怎么办?朝中大臣一下子就傻了眼。最后朱厚照的母亲张太后和内阁首辅没有办法,为了不使朝中发生混乱,他们就匆忙的把兴王的儿子朱厚熜立为了大明的新君,因此朱厚熜就成了嘉靖皇帝。
朱厚熜是朱厚照的堂弟,本来皇位与他是毫无关系的,只是由于明武宗没有孩子,所以他才坐上了龙椅。为了让自己的皇位合乎正统,嘉靖帝就引发了大礼仪之争。那时候,嘉靖帝和张太后以及内阁首辅大臣之间的关系闹得非常僵,以致明朝开始动荡。大家都说明朝最终会灭亡,起因在万历朝的,其实祸根早在嘉靖时期就埋下了。
如果当初大臣们的意见能够被采纳,是从益王的孙子辈中挑选一个男孩,成为明武宗的继子,那么皇位的继承或许就不会发生任何问题,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大礼仪之争,明朝的政局或许就不会发生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