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过程与影响分别是什么?

唐末至五代十国时期,大量北方人口南迁,过程与影响分别是什么?

古代历史上,大量北方人口南迁一共出现过3次;然后唐朝末年的那一场,无疑是最具影响力的一场,也是迁移时间跨度最长的一场;之所以称其最具影响力,是因为这场迁移,对南、北各地都引起了连锁反应,也为下一个朝代的另一场迁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口迁移

一、南迁的背景

战争

由于唐朝的独特的制度,节度使是最具唐朝特殊的官职,他们的职责就是守卫边境。长期的镇边生涯,使得各个节度使的兵力、财力,都达到了顶峰。届时唐末的朝廷,国力亏空,朝堂混乱,各节度使开始蠢蠢欲动。

安禄山便率先发动叛乱,整个北方随即被战火覆盖。自此刻始,北方民众开始南迁;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且利于灌溉,因此该区域成为了叛军的首要抢夺目标,而生活在此地的民众不得已开始避难,且大都避难到了淮河以南的区域。

安禄山

税赋等剥削

叛军被镇压后,影响却没有结束。战争后归降朝廷的叛军领将,又被朝廷封为地方节度使,藩镇割据开始形成。各藩王在驻地实行暴政,增加赋税剥削当地百姓,大量居民承不同意,开始向平稳的南方避难。

农民起义

叛军侵扰、朝廷镇压,连年的战争又逢旱情,农民开始对唐朝皇帝的无能及暴政忍无可忍。各地农民起义军揭竿而起,中原地区再次被战火覆盖,而且起义军与朝廷的战争前后也持续了近三十年。这期间不断民众南迁,而且这次规模更大,前后时间比前两次更长。

黄巢起义

五代十国影响

各地农民起义爆发后,唐朝也走向末路。各地势力互相讨伐,北方前后出现5个政权,即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的混乱统治,使得北方人民无法生存。各地势力争权混战,北方游牧民族侵扰,大量的人民开始南迁避难。

以上四种原因,一次比一次规模更大,战争是最主要的因素。虽说当时南方并不比北方先进,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入,也带给迁入地带来了先进技术及人才,南方的经济及生产力开始大力发展。

五代十国

北方人口南迁的过程及特点

从唐朝末年到五代十国,前后近200年时间,北方人口南迁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1、安史之乱阶段;2、藩镇剥削阶段;3、农民起义阶段;4、五代十国阶段

1、安史之乱

“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出自《资治通鉴》”

避战、逃难是人口迁移的最新的的因素。安禄山的叛军先占领黄河中下游地区,再向南进发,但是唐朝军队的镇压,使得叛军并未渡过长江,所以大量的百姓,逃至了长江以南的地区。

安禄山叛变后,唐朝皇帝逃到四川,百姓向南走,东吴地区也是人满为患。每逢战乱,人口便会骤减。战争又需要人力、财力,所以朝廷为留下人口补充到战争中,便开始为南迁设限,此举更是激发了大量民众南迁的决心。

人口迁徙

人口迁徙的其中一个特点是举家迁移,人口大族更是全族迁移。史书中描述当时崔众甫携全族南迁的场景,从北方到江西,浩浩荡荡百余人。

“天下衣冠士庶避地东吴,永嘉南迁,未盛于此。”李白

这是李白笔下大量人口南迁的场景,称西晋时期永嘉之乱后的人口迁移,都达不到唐末安史之乱后的规模。

史领导载,从安史之乱开始,到结束后又10多年,前后迁入南方的北方汉人超200万。迁移人口除了少量的官员,大多还是普通百姓。普通百姓对故土的情结还是比较重的,所以也有南迁后的人口,又回到北方故土。所以迁徙对大多数民众来说,是一个很新的的决定,若不是生存无望,没有人愿意离开故乡,这便是北方迁移的另一个特点。迁往南方后又回迁的,有两种人,一种是看到战争即将结束,想借此机会升官发财之人;另一种是思乡心切,等待战争结束,回归故土的人。

人口迁移

2、藩镇剥削

叛军能被镇压,最新的的因素并不是唐朝的军队“回光返照”。而是源自朝廷的一个劝降新规:

凡是叛军将领,若承认唐王朝为正统,唐皇帝便不治其罪,且还其封地,持有原有的权利。

唐王朝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其实也是束手无措之举。权利分散出去,朝廷依然是空有其表。各地的藩镇继续强大,对唐王朝来说,依旧是挑战。实力强大的藩镇将领,为争夺更多的地盘,各地军阀纷争不断。为补充战争开支,只有增加自己治下百姓的赋税。矛盾激化,百姓纷纷出走,选择赋役较轻的南方。

3、农民起义期间

安史之乱前后八年,但是农民起义军与唐朝廷的斗争,却持续了30年。所以这阶段的迁移人口,远超安史之乱时期。为了镇压黄巢起义军,居住在北方的皇帝,不得不派遣军队前往南方镇压。所以大批军士被迁至南方。

安史之乱

唐末皇帝,名义虽在,却毫无权利。参与镇压起义军的各地军阀,各自强大,不顾朝廷号令。居住在北方的官员,对朝廷无比失望,也参与到南迁之中,更有些官员,组织治下百姓集体南迁。

战争期间,光州百姓为了躲避军阀混战,再当时刺史王绪的领导下,离开故土,南迁至福建。也有一些军官,连年在南方参与叛乱,最后带着将士就地定居的事发。

所以,农民起义期间,南迁的人口规模,比前两阶段更大,人口向南深入的区域更广。人数达到400 万人。

4、五代十国阶段

黄巢起义结束后,进入了五代十国,这期间虽然战争变少,但仍有南迁者。一时间,整个北方出现5个政权,每个政权除了内部纷争,还兼顾着防止被其他政权吞并。

五代十国

政权内部每次改朝换代,百姓就会遭受苦难。加之各个政权相互吞并,又难免发起战争。北方的游牧民族契丹,虎视眈眈。所以,这个阶段的北方民族,不能不南迁的原因存在多样性的特点。

五代十国政权交替,被打败的氏族,不得不离开,所以稳定的南方,也会是他们的选择迁入地。

大量人口南迁,对北方的影响

1、人口数量

对于迁出地来说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北方人口骤减。人口的减少对当时的经济、文化、技术来说,都有不小的损失。历史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是在西晋时期,永嘉之乱后。但很明显,唐末到五代这期间的规模,远超第一次。在此次南迁结束后,根据史料记载:

唐末时期,南方人口已经占到当时总人口的45%;然而到了宋初,南方人口占到当时总人口的数值已达到64%

2、劳动力的减少

劳动力是发展经济的新的条件,没有劳动力,经济就得不到发展,更不会提升。古代的经济大多靠农业,人力的缺失,致使土地荒芜,无人耕种。

劳动力的减少

3、赋税制度发生变化

田地无人耕种,国力根基便会不稳。没有了人口、没有了收入,便没有人在支付赋税。唐朝一直实行的是均田制,人口减少后,该制度便不再适用,朝廷不得不研究新的赋税法则。

4、人才减少

南迁不仅带走了普通民众,也带走了先进的“技术人员”,北方的技术更新被搁置。此外优秀的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士族,为自保也离开了北方。

所以人口减少,对北方的影响不仅限于经济,还有文化、建设、政治构建等等,都得到了重创。

人才减少

大量人口南迁,对南方的影响

1、文化丰富

北方文化汇入,丰富了南方的文化生活及提高了文化发展。不同的文化交融,也衍生了新的文化产生。

2、经济中心

人口是载体,有了人口的加持,全国的经济中心,必然会南移。首先,劳动力的补充,使得南方的基础经济爆发式增长。此外,一起迁入的还有当时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技术工具。

3、技术补充

当时的南方发展较晚,这些先进技术及人才的补充,激活了南方的实力。例如水利工程,南方多山,土地不利于灌溉,致使田地很少得到开垦,迁入人口带去的灌溉技术以及水利建设,完美解决了这些问题,而且增加了田地。

4、产量提升

此外农作物的引入,多样性的农作物,提高了当时的产量,当地经济自然得到了提升。灌溉技术加上耕种技术,直接开发了南方的田地潜力。例如长江中下游地区,从那时起,成为了新的的产量区。

5、地方建设

政治家的加入,政治构建得到发展,南方士族还是对追求政治权利,参与到了地方建设之中。南方的学者,参加科举积极性大大提高。

6、艺术形式

文学家、诗人的南迁,艺术形势开始交融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丰富的艺术形式及艺术作品问世。区域文化艺术得到传播,南方文学开始繁荣。

李白

结语

唐末至五代时期的,大量北方人口的南移,对迁入地以及迁出地的影响都比较深远。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的南移,对当时乃至今日,都有特殊的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人口,南迁,时期,过程,朝廷,影响,南方,叛军,唐朝末年,战争,见闻记录,人口,安禄山,朝廷,叛军,藩镇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人口,南迁,时期,过程,朝廷,影响,南方,叛军,唐朝末年,战争,见闻记录,人口,安禄山,朝廷,叛军,藩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人口,南迁,时期,过程,朝廷,影响,南方,叛军,唐朝末年,战争,见闻记录,人口,安禄山,朝廷,叛军,藩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