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宋太宗到底做了什么,后世竟称他为“北宋最大的败家子”

宋太宗到底做了什么,后世竟称他为“北宋最大的败家子”

公元976年农历十月二十五,一代雄主宋太祖突然驾崩,留下了千年谜团烛影斧声。第二天,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正式登基,成为大宋帝国的第二位皇帝。自此,宋朝在赵光义的带领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对于宋太宗,历史票友们对它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正面评价认为,宋太宗完善了宋朝的制度建设,为宋真宗的咸平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太宗是促进宋朝发展的治世明君。而反面的评价认为,宋太宗打仗一败涂地,两次北伐都以失败而告终,损失了宋朝大部分精锐部队。北宋走向灭亡,宋太宗是要承担极大责任的。再加上宋太宗有强奸小周后、毒死南唐皇帝李煜等丑事,很多历史票友就认为,宋太宗是无道昏君,甚至是“北宋最大的败家子”。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宋太宗的功过得失呢?其实,任何一个历史人物都是有好有坏的,我们既要看到他对历史发展的进步意义,也要看到他对历史发展的负面影响。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历史人物都是不科学的。

我们先来看看宋太宗对宋朝的负面影响。

毫不客气的讲,北宋王朝的灭亡,宋太宗是要负次要责任的。两次北伐的失败让宋朝彻底丧失了进攻夺取幽云十六州的信心。在军事指挥层面上,宋太宗不能说完全不懂军事,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确实比他的哥哥宋太祖差了太多。

宋太宗打仗有两个致命缺点,第一是缺少战略眼光,第二是刚愎自用。

先来说说这个缺少战略眼光吧。公元979年4月,北宋大军在赵光义的带领下带着统一北汉的豪情壮志向辽国发动进攻。说实话,进攻辽国是一场长途远征,宋军打北汉本身就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再加上辽军和宋军的实力旗鼓相当,宋军以疲惫之师进攻以逸待劳的辽军肯定是胜少败多。而且赵光义对幽州城里的辽军估计不足,宋军进攻幽州,势必会在城下和辽军打成胶着状态,这对于宋军而言是百害而无一利的。由于辽军据守幽州城拼死抵抗,耶律休哥又指挥另一股辽军主力向宋军展开包抄进攻,导致宋军全线溃败。宋太宗本人屁股中了两箭,无法骑马,只能坐驴车往回跑。

如果宋太宗有点战略眼光,他在拿下北汉后迅速撤军,尔后加强战备,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攻辽军,他也不会在高粱河遭到如此狼狈的失败。

再来说说这个刚愎自用吧。打了败仗的宋太宗依然蜜汁自信。公元986年,宋太宗决心为高粱河的失败雪耻!他集中20万军队,兵分三路向辽国展开进攻,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雍熙北伐。本来,赵光义的雍熙北伐在排兵布阵上有模有样:三路大军在曹彬、田重进和潘美的带领下横扫辽军,一路凯歌。然而在三路大军北上进攻等重要据点的关键时刻,对武将很不放心的赵光义又犯了刚愎自用的错误——他要求前线将领必须按照他给的阵图指挥战斗。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前线打仗敌我态势瞬息万变,将领按照皇上给的阵图指挥,这不是典型的纸上谈兵吗?然而,宋军队伍里有监军,即使将领们再不愿意按阵图打仗,也得乖乖照办。在阵图的束缚和曹彬的错误指挥下,宋军北伐以失败而告终,20万大军几乎损失殆尽。

这20万大军可不是简单的20万大军,而是经历了五代时期战争磨练,又在太祖指挥下百战百胜的大宋禁军。可就是这样一支能打胜仗的精锐部队,却在雍熙北伐中几乎损失殆尽。宋太宗在军事上给北宋挖的坑着实不轻!后来,宋太宗又重建军队,但新组建军队的战斗力确实无法和宋太祖带出来的精锐禁军相媲美。如果没有雍熙北伐的惨败,这支军队一直保持到北宋后期,相信靖康之变发生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

所以,从军事层面角度看,北宋灭亡,赵光义不必负全责,但他确实要负次要责任。北宋灭亡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宋徽宗的骚操作。

那么,宋太宗对于北宋就真的没有一点贡献了吗?当然有!不仅有,其贡献还很大,还很多。由于宋太宗功劳大,过也大,他成为了北宋历史上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

宋太宗的贡献到底在哪里呢?我们从军事和文治两个方面来看。

在军事方面,宋太宗敢于亡羊补牢——修水长城。这就叫自己挖的坑自己来填。说实话,修水长城这件事就能表现出赵光义的战略眼光,只不过这个战略眼光来得太迟了。公元987年,也就是雍熙北伐失败后的第二年,一个叫何承炬的大臣上书赵光义,请求在北方修建水长城。这一提议被赵光义批准了。在赵光义的支持下,宋朝在辽宋边境修建了一道长达300多里的水长城,各个渡口都有宋军精锐把守。此后,辽军向宋朝发动11次进攻,但在水长城的阻击下,辽军的进攻大都以失败而告终。至于失败原因,那就很简单了——辽军的优势是骑兵。骑兵陷入水里了,他怎么机动呢?赵光义此举,实乃以自己的长处来对付敌人的短处,这是赵光义军事上少见的亮点。

在文治上,赵光义的贡献可就多得很了。

第一,改革言路,从善如流。昏君的作风是不民主,压制反对意见,谁敢提意见,轻则罢官重则杀头。明君的作风是相对民主,从善如流,大臣们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宋太宗就属于后者。由于宋朝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让宋太宗成为了一名从善如流程度很高的君主。他特别重视言官的建设,988年2月,太宗对言官制度做出重大改革,他将左右补阙改名为左右司谏,左右拾遗改为左右正言,此举无疑于提高了言官的地位。

对于那些敢于能言直谏的大臣,宋太宗是非常看重的。比如寇准,他就是一位年轻,但性子很直的大臣。但宋太宗就很器重他。如果宋太宗是个无道昏君,寇准早都被砍N次头了。

第二,知晓民情,改革登闻鼓制度。赵光义的统治在北宋初期还算开明,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民情,他改革登闻鼓制度,并在禁门外设立一个大鼓。群众有冤情可直接找官府申诉,而赵光义也会亲自审理群众申诉的案件,为民做主。比如,一个叫孙崇望的老百姓状告官府:一个叫曹翰的贵族在地方上欺负老百姓,赵光义亲自接见孙崇望,随后和大臣开会研究决定,取消曹翰的爵位,没收其财产。

第三,改革科举,重用人才。赵光义对科举制度的改革是值得大书特书的。赵光义的改革科举主要有两点,首先是扩大录取人数,并招收平民出身的子弟,像寇准、吕蒙正等大臣都来自于民间,他们都是太宗发现的人才。其次,太宗采取糊名阅卷的办法,增加考试阅卷的公平性。这种糊名阅卷的办法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太宗对科举制度的改革带来了宋朝文教事业的繁荣,大家都以读书为荣。这对于国家发展肯定是有利的。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

而且,宋太宗还改革了殿试制度。太祖时期的殿试为两年一次,太宗时期的殿试为一年一次,这有助于更多的寒门子弟被朝廷发现,打破了贵族对朝堂官员的垄断。

第五,重视图书事业。赵光义时期,朝廷在他的支持下编纂了两部大书,《太平御览》和《太平广记》。《太平御览》是一部分类很全的书籍,其摘录了1600多种古籍的内容,归为55类,总数超过了1000卷,堪称为宋朝的百科全书。当《太平御览》送到赵光义的手里后,他非常高兴。他每天都坚持阅读《太平御览》,并留下了开卷有益的佳话。

第六,扩大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赵光义是一个很有经济发展头脑的皇帝。他积极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扩大海外贸易,增加财政收入。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丝绸之路发展很不稳定,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却是风生水起的。为了繁荣大宋经济,宋太宗通过建立7个市舶司扩大海外贸易,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和宋朝有经济往来的国家就有60多个,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收入的比例能达到1:5。大量的瓷器出口到日本、东南亚和西亚的很多国家。更为重要的是,赵光义还允许老百姓出国做生意赚钱,这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是比较少见的。

第七,赵光义鼓励农民垦荒,并在政策上予以一定的支持。赵光义还沿袭宋太祖的严格治吏路线,严厉打击腐败,像宋太祖王皇后的哥哥就因为为非作歹被赵光义法办。

通过以上的列举我们就能看出,赵光义是一个功大过大的皇帝。他的两次北伐失败给北宋的灭亡埋下了一定的祸根,但他修建水长城又延续了北宋100多年的国运,他文治的成功更是为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的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体来看,赵光义是一位拥有雄心,主观上还是想把国家治好的守成之主,只不过在军事上志大才疏而被后人所指责,因此我们并不能将赵光义和秦二世、宋徽宗那样的无道昏君划等号,但他确实要为北宋灭亡负一定的责任。至于他是不是北宋最大的败家子?肯定不是,败家子没有变——宋徽宗是也。

策划:鱼羊史记监制:鱼公子

撰文:军事帅哥制作:吃硬盘吧、发达蚊

本作品版权归「鱼羊史记」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什么,进攻,后世,北伐,赵光义,宋朝,军事,宋太宗,宋军,辽军,观点评论,宋太祖,赵光义,宋太宗,宋军,北宋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什么,进攻,后世,北伐,赵光义,宋朝,军事,宋太宗,宋军,辽军,观点评论,宋太祖,赵光义,宋太宗,宋军,北宋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什么,进攻,后世,北伐,赵光义,宋朝,军事,宋太宗,宋军,辽军,观点评论,宋太祖,赵光义,宋太宗,宋军,北宋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