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观察网 历史 同样是杀兄夺位,同样的文治武功,为什么隋炀帝成不了李世民

同样是杀兄夺位,同样的文治武功,为什么隋炀帝成不了李世民

我是狼君,一个陪您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在历史上两人的评价可以说是完全相反,李世民是明君典范,杨广却是暴君典范。但是细看两人前半生的经历,你会惊奇地发现,两人是如此的相似,同样是杀兄逼父夺得皇位,同样是文治武功,但为什么杨广没能成为李世民,还葬送了大好基业。

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两人前半生的经历几乎是一模一样,出生时两人都并非嫡长子,而且恰恰都是排行老二,按礼制说,两人都不可能成为皇帝位的继承人,但两人通过自己出众的能力,都顺利的得到了皇帝位。

杨广和李世民,在成为太子之前,都是征战沙场的强手。杨广攻灭南陈,完成中华的大一统;李世民则鼓动父亲反隋,并最终帮助父亲夺得帝位,而后又带兵征战四方,最终一统天下。

在争夺皇位上,两位出身都是不是嫡长子,两人夺得皇位自然都经历了一番腥风血雨。杨广用计排挤杨勇,算是用和平手段夺来了太子位;李世明则是发动宣武门之变,直接杀掉了太子,用逼宫的手段拿到了太子位。这样一比,杨广的手段反而更高明一点。

在即位上,杨广以仁寿宫变登基为帝,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他弑父夺位的千古谜团;李世民则是得到父亲李渊的禅位,当然这也是玄武门之变的功劳。两人在夺位上都是毫不心慈手软,面对手足之情,亦能杀伐果断。

35岁登基的杨广,也绝对可以算上是文治武功。在登基之前,他南灭陈国,北征突厥,立下了赫赫战功。开皇十一年,杨广南下任江南大总管,用十年的时间,将江南治理得井井有条,巩固了隋朝对南方的统治。

杨广登基后,他并没有选择做守成之君,而是怀着雄心壮志,想要超越自己的父亲,有更大的作为。说实话,如果以杨广的能力,加上他爹隋文帝给他打下的基业,他做个守成之君,开创一个盛世是不难的。

但是杨广没有这样选择,他选择去当第二个秦始皇,去做第二个汉武帝。要想完成和他们一样的丰功伟绩,杨广知道自己需要钱和人才的支持。

杨广先是废除了他父亲制定的一些苛政,普免钱粮税收,让利于民,使民生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迅速繁荣。随后杨广大搞教育,建进士科,恢复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削夺士族权力,大力培养选拔人才。

很快隋朝便迎来了国力的鼎盛阶段,修建东都洛阳、开凿京杭大运河、西巡张掖开疆拓土,一时间万国来朝。如果杨广在此时收手,那么历史一定会改写,历史上一定会多一个被万世称颂的明君,也就没有后来李世民什么事儿了。

可是杨广的抱负可不仅如此,当然也有他取得了前面成绩而膨胀的野心,这让他走了一步昏棋,那就是三次征讨没什么用处的高句丽。

杨广对西域的征讨,是没有问题,因为想要打通丝绸之路,从西方赚钱,这是必然的。但东征高句丽却不是必须,打下高句丽除了彰显天朝之威,还有什么用?最起码它不是需要和其他几件大事一起办的事儿。

但杨广却等不了,几乎是举国之力征讨高句丽,第一次东征耗费的民工,就已经达到了大业前五年征调的民工总和。一次征讨失败,杨广又继续征讨了两次,直到最后一次东征时,全国已经是狼烟遍起,杨广就这样把自己送进了末路。

杨广在位十四年,他所取得的功绩,绝不落后于李世民。在短短的十四年间,杨广开凿了京杭大运河,又首先提出废除“十恶”罪,在西巡张掖时,西域二十七国来朝,还有其他等等诸多功绩,让杨广的文治武功绝不落后与李世民。

杨广能扎堆儿完成一系列利在千秋的大事,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之强,证明他战略眼光的长远。但是杨广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败成了千古暴君。现在看来杨广失败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败在他的急功近利上。

修运河、修东都、西巡东征,随便一件事情拎出来,对于一个王朝来说,都是伤筋动骨的大事,都要一件一件事情慢慢来,可能需要几代帝王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可杨广却在十几年内全部完成了,没有达到他想的功在当代,反而糟蹋光了前期打下的大好基业。

李世民做事与杨广恰恰相反,是做一件事,同时计划一件事,前一件事做完,马上做下一件事,并立即计划下下件事,一件事一件事条理清晰地慢慢做,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就拿压垮隋朝的东征高句丽而言,李世民也东征了,但他是在其他方向基本平定,尤其是北方突厥已经归降的情况下,最后选择东征,并一举击垮高句丽。就这样,李世民一次都没能灭掉高句丽,而直到他的儿子李治继位,才将高句丽灭掉。

其实这就表现了两人做事明显的差异,杨广是力争一代人做完三代人的事,李世民则是能两代人做完的事,就绝不一代人做完。

其实杨广就是在赌,赌百姓能够承受的下限很低,赌自己的大刀阔斧能够成功,赌自己可以成为秦皇汉武。但他估计错了百姓忍耐的下限,为了功成名就杨广变得不惜民力,当一个帝王不考虑百姓疾苦的时候,那他就注定了灭亡的结局。

论所作所为,尤其是在争夺皇位上,李世民并不比杨广强,毕竟李世民也是杀兄屠弟,逼父退位,也是不光彩。更何况李世民在京杭大运河、修东都洛阳上,还有捡现成的嫌疑,但两个人在名声,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查了不止十万八千里。

究其原因既有唐朝为了给自己披上合法的外衣,在修《隋书》可刻意描述隋炀帝的暴虐,而将其功绩一笔带过,这就引导了后世对其评价的方向。到了元明时期,小说盛行,在这一更贴合民间的文体中,被二次加工的杨广,变得更加不堪,杨广也就被彻底地钉在了耻辱柱上。

文章整理不易,欢迎关注狼君。

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想让更多人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和故事,请把它推荐给更多人吧。

本文章为狼君子见原创,未经授权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抄袭必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隋朝,登基,父亲,李世民,征讨,杨广,百姓,隋炀帝,太子,大事,消息资讯,李世民,杨广,隋炀帝,京杭大运河,高句丽

武陵观察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隋朝,登基,父亲,李世民,征讨,杨广,百姓,隋炀帝,太子,大事,消息资讯,李世民,杨广,隋炀帝,京杭大运河,高句丽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隋朝,登基,父亲,李世民,征讨,杨广,百姓,隋炀帝,太子,大事,消息资讯,李世民,杨广,隋炀帝,京杭大运河,高句丽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