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中国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受到传统“华夷之辨”的思想影响,许多士大夫将清朝入关视为外族入侵,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反清斗争。黄宗羲则是明末清初思想界的代表性人物,他坚持抗清,在南明灭亡后又拒绝仕清。他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反思君主专制的弊端。但是到了晚年,黄宗羲却称呼清朝为“国朝”,称呼康熙为“圣天子”,黄宗羲的思想是如何发生转变的呢?
黄宗羲,浙江绍兴余姚人,字太冲,1610年出生。他的父亲叫黄尊素,是万历进士,属于东林党,因为弹劾魏忠贤而遭酷刑处死。1628年,魏忠贤被铲除,黄宗羲上书请诛阉党余孽许显纯、崔应元等。在会审中,黄宗羲出庭对证,用藏在袖中的铁锥怒刺许显纯、崔应元,于是人们称为“忠臣孤子”。
回乡后,黄宗羲按照父亲的遗愿拜理学家刘宗周为师,发愤读书。1630年,黄宗羲加入了复社。1642年,黄宗羲到北京参加考试,不过名落孙山。明朝灭亡后,黄宗羲参加了反清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1654年,他放弃反清,选择著书讲学,总结明朝灭亡的教训。
此后的几年,他写下了《明夷待访录》一书。此本书发扬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具有了原始民主的思想,在当时算是震耳发聩的了。晚清时期,中国的仁人志士大多开始关注西方的民主制度,而黄宗羲的思想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郑观应的维新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都明显受到黄宗羲思想的影响。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他写道:“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废丞相始也。”他从中国上古时期的社会和文化典籍中寻找出路,重新提出了“天下为公”。认为天下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万民之天下。“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这就是在否定国家的主人是帝王,而是认定人民才是国家主人,有了民主意识的萌芽。他主张限制君权,恢复丞相制度,将太学作为议政的场合,流露出议会政治的萌芽思想。
在经济上,明朝打击工商业,黄宗羲则提出“工商皆本”。明朝的土地大多数被皇室、藩王、外戚、阉宦和豪强占据,苛捐杂税严重。黄宗羲则在“天下为公”思想的指导下,提出推行土地国有制度,实现“齐之均之”,最终实现富民。
纪念黄宗羲的邮票
黄宗羲不断阅读明朝的史料,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思想。一个黑暗的时代难道还要去拯救吗?黄宗羲看着清朝剿灭群雄,统一天下,百姓终于安定了,于是他开始出门讲学,广为交友,宣传自己的思想。
康熙亲政后,对天下文人广为笼络。当时“三藩”问题尚未解决,天下还未真正实现太平,但是康熙却既往不咎,不计前嫌,对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反清文人大加招抚,表现了康熙皇帝开阔的心胸。正是由于康熙包容的态度,是明朝不余遗力打击异己的风气被一扫而空,学术界、文化界出现了几百年前难得的宽松局面,学术、诗词、小说、绘画等都如雨后春笋版发展起来。
1678年,康熙诏征黄宗羲为“博学鸿儒”,学生代为力辞。1680年,康熙请黄宗羲赴京参与修《明史》,黄宗羲也以年老多病坚辞。不得已,康熙于是让地方抄袭黄宗羲写下的明朝史书史料送到史馆,作为修《明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这一年,黄宗羲停止讲学,专心于著作,1683年,他参与了修纂《浙江通志》。
此后的10年时间,康熙多次征召黄宗羲,都遭到了拒绝。不过,康熙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对黄宗羲任何为难。试想一下,如果黄宗羲生活在元末明初,拒不仕明,又提出反对君主专制的理论,那会是什么下场?元末明初的三大文人——宋濂、高启、刘基都被朱元璋设计处死了,他们还没有说什么得罪朱元璋的话呢。
1692年,黄宗羲写的另外一本代表作——《明儒学案》将成。《明儒学案》总结了明朝王阳明心学的发展历程,是中国第一部学术史著作。全书记载了明朝210位学者,列出了17个学案,全面客观地反映出每个学案的学术风貌。
同时,黄宗羲主张学术要结合现实的社会,批判“明人讲学袭语录之糟粕,不以六经为根柢,束书而从事于遊谈”的弊病,一扫明末脱离实际的恶劣学风,而为清代浙东学派开了风气之先。在清朝初期,务实、经世致用成为了学术界的主要风气,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学术的一大优秀特征。
有些人说:黄宗羲算是明遗,他的学术成就应该归为明朝。不同时代会产生不同的作品,黄宗羲如果一直生活在明朝,他不会有如此的学术成就,可能陷入了党争。而康熙的文化宽容政策成就了黄宗羲,使得他成为了文化巨匠,他自然也是清朝学术的代表人物。
康乾盛世
黄宗羲认为自己在明朝当过官,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拒不仕清。但是他却经常和清朝的官方交往,甚至让自己的学生去参与清朝的官方的学术活动,比如门人万斯同就成为了《明史》的主修。对于自己的后人,黄宗羲让他们去参加科举考试。
康熙对外不断扩大疆域,对内励精图治,恢复经济,开辟了一个长达百年的盛世,这些都被黄宗羲看在眼里。康熙多次在公开场合称呼康熙为“圣天子”,称清廷为“国朝”、清军为“王师”,用康熙年号。可见,黄宗羲是非常认可康熙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