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汉武帝以来,就确立了汉强少数民族弱的局面,即使到东汉末期甚至到了三国时期,曹操都能吊打少数民族,那么为什么大一统之后的西晋会被少数民族吊打,一改以前汉强少数民族弱的局面,甚至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刻,同时五胡乱华又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么结束的呢?
五胡乱华的前奏
1、西晋荒唐的兵源制度
公元197年,曹操在经历宛城之败后,他没有躬身自省,反而把战败的责任全都归咎于没能立刻拿下他们做人质,于是曹丞相在官渡大战大败袁绍后呕心沥血地制定了“使人役居户,各在一方”的极其反人性的全军人质制度,并且配以严苛的法律制度,一人逃跑,罪及全家。
在这样严格的制度下,曹魏创造了许多难以置信死守孤城的案例,但有利也必然有弊,这种制度固然让士兵不敢轻易投降,但也对当兵开始不再荣誉,心存厌恶,让我华夏男儿不再以当兵为荣,反以为耻,自秦汉以来我华夏男儿强烈的军人荣誉感在此遭受巨大的挫折。
公元265年西晋篡魏,西晋对于这种强烈的反人性的制度不仅没有修改,反而加以完善制定了更为不合理的“士家制度”既把兵士的户籍单独拿出来,单独管理,在遇到打仗的时候你们家里就要出人,同时士兵要和家庭长期两地分居,地位介于平民与奴仆之间。
在这样强烈反人性的制度下,军队出现大量兵士逃亡的现象,从而使得西晋虽然统一了全国,但是其兵员数量仍旧不乐观,这在陶磺给司马炎的上表可见一般“又臣所统之卒本七千余人,南土温湿,多有气毒,加累年征讨,死亡减耗,其见在者二千四百二十人;至于服从官役,才五千馀家。二州唇齿,唯兵是镇”。
在此时如果司马家族能够顺从历史发展的趋势,将濒临崩溃的士家制度发展为征兵制或募兵制,那么后来可怕的五胡乱华事件可能也就不会发生了,但是历史没有如果,西晋不仅没有修改濒临崩溃的士家兵制,而且还众建藩王,将原本由刺史统兵改为藩王统兵,这为以后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2、八王之乱透支国力
公元三百年随着司马伦诛杀贾南风开始,历史著名的八王之乱开始了,这场战乱极大地消耗了西晋的国力,还使得西晋健全的官僚集团遭到极大地破坏,如司马伦在诛杀贾南风之后为了笼络人心大肆分封功臣;
由于当时封官太多,用来装饰官员帽子的貂尾不够用,只好用狗尾巴来补,“狗尾续貂”这一词也由此诞生。由于官爵分封的太多,许多授侯爵的人没有印,时人称之为白板候,整个官僚体系濒于崩溃。
司马集团爆发的八王之乱还使得西晋本就濒临崩溃的兵役制度遭到了破坏,使得本就有限的兵员在这场内战中消耗殆尽,如司马冏和司马伦两者之间的争斗就死亡了10万人。
而据后世的史学家推测,当时的西晋制度仅有50万左右的兵员,一场内战就消耗了西晋王朝五分之一的兵力,何其可怕,而这场八王之乱,才进行了第一场,八王之乱到最后,各个诸侯的兵力都严重不足,而这时,各地的藩王都杀红了眼,为了争夺皇位,他们开始勾结各地少数民族,借助他们的力量来争抢皇位;
如公元304年王浚与鲜卑族密约共击司马颖,少数民族在这场内乱获取了充足的营养,力量一天比一天强大,而西晋王朝却一天比一天衰弱,这一增一减之间使得自汉武帝以来汉强少数民族弱的局面发生扭转,中国历史上最恐怖的噩梦也即将拉开序幕。
噩梦的开始
1、永嘉之乱
在八王之乱的后期各地藩王因为严重的火拼使得自身的兵力严重不足,于是他们开始向少数民族借兵,然而有利也必然有弊,向少数民族借兵的同时也让少数民族知道此时西晋王朝由于八王内乱处于前所未有的虚弱时刻。
公元304年,匈奴的刘渊终于等到了时机,在山西率领匈奴人毅然起兵,建立匈奴政权,随着刘渊军事上的不断胜利,他早已经不再满足当个匈奴王,公元308年,刘渊正式称帝,并于次年围攻西晋王朝的首都洛阳,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正式响起号角,西晋王朝也正式走向倒计时;
公元316年,匈奴集团经过充足的准备围困长安,各地藩王均拥兵自重,结果使得匈奴集团轻易攻入关中,灭亡西晋王朝,西晋王朝剩余的力量南渡长江,依靠长江天险对抗北方胡族,从此北方成为胡族的主要活动地,少数民族成功入主中原。
“及惠帝之后,政教陵夷,至于永嘉,丧乱弥甚。雍州以东,人多饥乏,更相鬻卖,奔迸流移,不可胜数。”中华民族在这场永嘉之乱中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2、残暴的石赵
伴随着刘渊匈奴集团的崛起,羯族的首领石勒也随之壮大,公元318年,刘聪病死,前赵集团发生内乱,石勒找准机会割地自立,经过长达10年的战争建立后赵王朝,石勒为人残暴,在跟随刘渊期间曾坑杀一万多降兵;
并且在征战的途中劫持汉族少女,在夜里供羯族人淫乐,在缺少粮草的情况下作为军粮,同时其在位期间极力抬高羯族的地位,苛待汉人,以上种种罄竹难书。
公元333年,石虎篡位后,其举更甚,不仅继续石勒的做法,并且还变本加厉,如征调大量汉族人为他修建园林,抢夺众多汉族女子进入后宫供其淫乐,以上种种,数不胜数,也许真的是因果报应,在石虎死后,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爆发了内战;
冉闵找准时机一举夺得政权,但是由于其是汉人出身,羯族人不愿意为其所用,冉闵于是下令杀羯族人有重赏,在本就积累日深的矛盾下,汉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共计杀死20万羯族人,自此羯族人元气大伤,再也无法兴风作浪。
后经过连续的战争,这个民族终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羯族悲惨的下场也让其他胡族警醒,如果过度压迫汉人,那么他们的命运必定是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噩梦的终结
1、鲜卑的胜利
在五胡十国这段时期,各少数民族走马观花的登上政治舞台,然后又急速的衰落下去,在这众多的胡族中,不起眼的鲜卑族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在后赵衰落的时候,鲜卑各族趁乱建立国家如前燕、后燕、西燕、南燕、南凉、西秦、北魏等国,北魏经过拓跋珪和拓跋焘两位雄主的努力下,终于统一北方,使得北方的社会重新安稳下来。
但是在这平静的水面下也隐藏汹涌的阶级矛盾,由于以前的北魏君主不太注重缓和阶级矛盾,只是以武力镇压,这在短时间可能会见效,但长期必定会失效,幸亏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行汉化,缓和阶级矛盾,使得游牧经济顺利过渡到农业经济,但是好景不长后期北魏的统治者沉迷于享乐,不重视吏治,最终天下大乱;
北魏也分裂为北周和北齐,统一的北方重新分裂,战争重新成为时代的主题,人民又面临战火,同时本来一直在顺利推进的汉化也被打断,阶级矛盾也日益激烈,汉族的生存环境又进一步恶劣。
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汉化是历史的潮流,但是北齐仍然以鲜卑文化作为主体,与之相反的是,北周顺应天时,积极推行汉化,改革政制和军制,经过数年的准备,终于在公元577年攻陷北齐,重新统一北方,使得汉化继续推行。
2、隋统天下
宇文邕在重新统一北方,意气风发,意欲统一天下,创立千古帝业,可惜天不假年,在行军的路上病逝,北周王朝也随之面临危机,在经过数年的内斗后,公元581年,杨坚取代北周王朝,建立隋王朝,公元589年,隋灭陈,一统天下,隋文帝终结了中国近300年的乱世,为百姓提供一个安稳的社会环境。
一方面隋文帝杨坚充分顺应了人民的期望,崇尚节俭,励精图治,废除严苛的法律,对百姓实行宽松的政策,不轻易对外发动战争,另一方面隋文帝顺应了汉化的历史潮流,废除自宇文泰以来实行鼓励汉人改鲜卑姓的做法,将大量原是汉姓的大臣废除他们的鲜卑姓,重新恢复汉姓,同时下诏鼓励汉人献书,开办科举,鼓励读书人学习汉文化,仿照周礼设置三师三公,改革三省六部制,提高行政效率,最终开创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
总结:
五胡乱华固然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但客观上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发展,我们无须在这场乱世中过于关注那些恶行,着重点应该放在汲取教训,以后不再发生如此恐怖的事情,毕竟“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以示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五胡乱华提醒我们一个国家无论如何一定要首先保证自己国内的安稳,其次一定要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积极满足人民的期望,敢于向内开刀,修改那些不符合历史现实的制度,以保证国家始终有活力。
参考文献:《魏书》《晋书》《隋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