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深入人心,在这里面一个主要的思想就是“尊刘贬曹”,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曹操“受打压”,而刘备“受推崇”的现象呢?
这其实和宋朝以来的“封建正统思想”以及民间出现的各种文艺作品导致的思想基调的缘故,因而出现了“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尊刘贬曹”各代表现
现今对曹操的形象我们或多或少地往“奸诈”的方向去看待,而刘备所代表的蜀汉一方都是正义的这种可以说是根深抵抗的思想,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三国演义》中,曹操一方做的事都是“奸诈的阴谋”,如“孟德献刀”、“压军心”、“汝妻子吾养之”等等,而刘备代表的蜀汉所做之事,因有汉室之胄这层光环存在,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正确。但其实这种思想在三国结束之后不到百年的东晋时期就已经出现。
《晋书》中有记载东晋史学家习凿齿的一句话:“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晋兴。”晋朝篡位,为否定魏国的合法性就需要贬曹,以对外宣告自己直接承继于汉朝,是具有正统性的。
所谓文帝是为司马昭,习凿齿于他的著作《汉晋春秋》中已开始出现贬刘的思想,把晋朝的兴起直接说成是从蜀汉灭亡之时开始。
到东晋被南朝宋武帝刘裕篡夺后,这种思想就更加频繁地出现了。刘裕自称汉高祖刘邦异母弟弟楚王刘交的后人,自然要对刘备所代表的汉尊崇,而贬低曹魏。其后宋文帝,更是命裴松之对陈寿所著尊曹的《三国志》进行注解时就写下了很多贬曹(其实更多地能够表现曹操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的注解。
其后至隋唐,这是个比较特殊的时代,时人既尊曹又尊刘。毕竟时过境迁,隋唐时代的人对这段历史到没有什么特别的政治的作用来左右。
直到宋朝之后又开始出现贬曹的现象。苏轼在《念奴桥:赤壁怀古》之中写下:“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通过这样的句子,表现出周瑜打败曹操只是“谈笑间”的事情,而曹操“灰飞烟灭”。司马光所著《资治通鉴》虽然以曹魏为纪年,但又特别说明:“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闰之辨也”。欧阳修也对曹操表示了贬低:“汉魏之事, 读其书者可为之流涕也:其巨碑伟字,其意性恐传之不远,岂以后世为可欺欤?”直接大骂曹魏欺世盗名。
苏轼《东坡志林》中有言:“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在北宋时期就出现了“尊刘贬曹”的现象。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写下:“邦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更是明显直白的贬曹观点表现。
之后随着宋元话本的出现,再到元末明初罗贯中著《三国演义》这种尊刘而贬曹的思想更是普遍。直至后世戏曲之中,曹操以白脸形象出现,更是曹操“奸”形象的表现。
“尊刘贬曹”形成的原因
1、封建正统思想的作用
中国古代各朝各代历来都讲究一个正统的思想,所谓正统当然很多时候是自欺欺人。但这种虚伪的操作主要是为做给普天之下广大的群众看以及希望流于后世有个好名声。
当然如果不渲染一个正统的思想,天下之人认为人人都可为天子,那岂不是天下大乱,不利于统治。
宋元之际诗人郑思肖在其著作《心史》中写下有关正统思想的理论:“正统者,配天地,立人极,所以教天下以至正之道。”历史学家孟森在《明史讲义》中说:“匹夫起事,无凭借威炳之嫌,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自始皇以来,得国正者,唯汉与明”。
所以北宋后为表明偏安一隅的南宋为正统,圣人朱熹在《通鉴纲目》中尊蜀汉为正统,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具有皇位继承的正统性,而曹魏篡汉则是乱臣贼子。
这样的作用其实是为表明窃据北方的金国为“乱臣贼子”,南宋为正统的王朝。
南北朝时期,东晋及南朝尊刘贬曹的作用亦是如此。
2、特殊时代背景
中国历史北宋而后的几百年间,北方各族政权依次登场。西夏、辽国、金国、蒙古(元)纷纷都与宋朝分庭抗礼,宋朝也常年被这些国家欺凌,以“岁币”和之。宋所代表的是汉家王朝,刘备亦是汉室的政权的代表人物,抬高刘备,也是为表明宋才是正统。
3、渴望仁君的愿望
苏轼在《东坡志林》所描写的百姓听书刘备被打败就要哭泣,曹操被打败就鼓掌叫好的现象。关键原因还是因为刘备是“仁义”的形象,百姓不希望这样的仁君失败,而曹操是“残暴”的代名词,百姓自然是不喜欢这样的“君王”的。
“仁”的思想自春秋时期孔子提出,汉朝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思想成为官方主流的思想。在广大的百姓心中所渴求的也是“仁政”、“仁君”能带来好日子,使得百姓安居乐业,乐享太平生活。
“尊刘贬曹”在南北朝,宋辽金这样特殊的时代有其政治原因,但随着宋元以后通俗文化的流行,百姓更是希望看到刘备这一“仁义”的形象。故而自《三国演义》的诞生而下,“尊刘贬曹”几乎成为主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