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草莽却成为了隋末的一方霸主,相比于李渊,他才是英雄!
在隋末唐初的各路反王中,窦建德绝对是最为人熟知的人之一了。在我看来,窦建德是一个被后世低估了太多的英雄人物,如果历史给了窦建德足够的时间,那窦建德可能成为李唐政权的最大敌人,但是,历史终究是没有如果的,窦建德最大的不幸就是遇到了这个时期的bug,这个bug叫李世民。如果不是那一场十余万人被李世民五千人打爆的奇葩失败,也许历史对待窦建德会公正很多。
我们先来看一看窦建德的生平,再来说他为什么被低估了吧。
窦建德这个人就是农民出身,但是这个人“材力绝人,少重然许,喜节侠”,又乐善好施,在十里八村都很有声望,于是就这么俏没声的迎来了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这是隋大业七年,隋炀帝杨广又想搞事情,就招募士卒征讨高丽,当时窦建德当了个200人队的队长。窦建德认为这次出征高丽必定是无功而返,估摸着还得出大事。寻思自己和自己的兄弟们不能这么死,于是就带着自己的部队和一些愿意跟从他的人进入了高鸡泊做了草寇,后来窦建德全家被隋朝所杀,窦建德就率领部下投奔了高士达的队伍。
高士达极为看重窦建德能力,对他也是委以重任。但是高士达本人却没什么眼光,在窦建德的帮助下取得了一些胜利之后就开始自大了,最后兵败身死。于是窦建德又开始自己带队单干,队伍也是越来越壮大,并于隋大业十三年自称长乐王,年号丁丑。
这个年号吧,说实话的确是太随便了点,大业十三年那年的干支就是丁丑,窦建德也没读过什么书,手底下也没啥文化人,于是就这么对付着了。
没过多久隋炀帝被杀河北的官员们一看皇帝没了,就纷纷投奔了窦建德,这时候窦建德终于能组建自己的政权体系了,建立夏国,改元五凤。
武德二年,窦建德以为隋炀帝报仇为名击破宇文化及,斩杀宇文化及父子等一干弑杀隋炀帝的主凶,交好王世充,同时山东士族开始归附窦建德。
武德四年,李世民围困王世充于洛阳,王世充向窦建德求救,窦建德在权衡利弊之后决心救援,于是率众十余万向洛阳进军,但是在爱武牢关收到了李世民的阻碍,大军不能前进,士气受挫。窦建德的属下凌敬劝说窦建德以围魏救赵的方法绕开武牢关逼迫长安,那王世充的围也就解了,窦建德起初也同意。但是王世充的使臣长孙安世开始了作死的操作,贿赂了窦建德将领让窦建德继续进军洛阳。窦建德想到之前答应了王世充的求援,这时候不去洛阳就是背信弃义,于是不再采取凌敬的建议。
最后窦建德十余万众与李世民带领的五千玄甲军战于武牢关,李世民亲率军队对窦建德实施斩首行动,窦建德兵败北俘,同年于长安被斩首。
这就是窦建德一生的概况。
那我们为什么说窦建德被低估了呢?我们看窦建德在各个方面的成就。
一、从个人能力上来说,窦建德可以说是隋末的杰出人物
虽然他在武牢关被李世民以五千破十万,输的憋屈,但是李世民这个bug不能作为衡量标准。除了李世民外,和窦建德交手过的隋唐名将,甚至李神通、李世勣这种大唐不可多得的帅才,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二、施行善政
窦建德与其他割据势力完全不同,窦建德治理下的山东、河北,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在受隋末暴政影响最深的山东地区,在窦建德执政的几年间就做到了“ 建德治州, 劝课农桑, 境内无盗, 商旅野宿”,只能用奇迹来形容,所以历史上记载“ 夏氏为国……无暴虐及民, 无淫凶于己”。可见农民出身窦建德在治国方面有着非常优秀的才能。
而窦建德又能在最大限度上让山东、河北的前朝官员、士族以及出身贫贱的又能之人发挥他们最大的作用,任人唯贤,难能可贵。
更好的例子就是,在他死后二百余年,当时他统治过的地域仍然能“见父老群祭,骏奔有仪,夏王之称,犹绍于昔”。对于一个失败者,这已经是无上的荣耀了。
三、窦建德的个人道德水准极高
史载“建德每平城破阵,所得资财,并散赏诸将,一无所取。又不啖肉,常食唯有菜蔬、脱粟之饭。……至此,得宫人以千数,并有容色,应时放散。得隋文武官及骁果尚且一万,亦放散,听其所去。”
窦建德为人极其节俭,作为一方霸主,居然从来不吃肉,每天只是和他种地的时候一样吃着粗茶淡饭,为人又极其仁慈忠厚,释放宫女降卒。在大败李神通、李世勣之后,他释放了李神通又对李世勣委以重任。而在李世勣逃回唐朝之后,属下都劝窦建德杀掉李世勣的父亲。窦建德却说:“勣本唐臣,为我所虏,不忘其主,逃还本朝,此忠臣也,其父何罪!”。
而他的妻子也极其勤俭,只穿着粗布衣服,使用的婢女也不过十几人。
我们总的来看窦建德这个人,相比于李渊、王世充、刘武周等人,他的确更像一个英雄,一个堂堂正正的英雄,如果不是历史上出了一个叫李世民的人,窦建德没准能一统天下呢,也许,运气真的不站在窦建德这一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