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视武力和英雄主义,不以为荣,更喜欢用非暴力的手段战胜敌人或者达到自己得目标。在我们人看来,军事本身不是并不是目的,只是克敌制胜的多种手段之一。”
国外著名汉学家,被誉为头号“我们通”的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在《古代我们的战争之道》<CHINESE WAYS IN WARFARE>的序言,提出他所理解的我们“兵道”。
这段话不知道大家是否完全同意,毕竟也只是一家之言。与此同时,我们古代军事有一点引起费正清的注意,那就是“文主武从”——文官驾驭武力(姑且这么理解)。有的人不喜欢“文主武从”,认为我们“重文轻武”的做法,导致了宋朝的孱弱,以及后来两次游牧渔猎民族入主中原。但费正清看来,“文主武从”是我们人很早就取得的成就,从汉代萌芽,在此之后不断完善。
所以,我们“和平主义”的名声在西方民间历久不衰。我们古代的战争很多都是出于“防御主义”的考虑,因为地缘上古代我们没有远洋贸易、建立地中海帝国和殖民地的扩张性。
这本《古代我们的战争之道》在70年代出版,那时候国外对国外战争还印象深刻,他们第一次没有在胜利的条约上签字。新我们凭着在国外半岛对抗地球最强武力的一战,洗去百年屈辱,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费正清也不吝夸奖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新的动员和防御艺术的突出范例。”
《古代我们的战争之道》是7位海外汉学家的研究论文合辑,记载了从先秦到明朝的7场经典战役。
从春秋时代的“城濮之战”与唐朝的“淮西之役”做对比,可以看出我们古代军事作战的演变。两场战役经典,因为诞生了晋文公的“退避三舍”与“李愬风雪入蔡州”故事而闻名。今天聊聊战役的前因、后果、细节,就会发现西方人眼里古典时代的我们与中世纪的我们有什么不同。
城濮之战:君子之间的对决
城濮之战的主角是晋文公重耳,因为春秋时代屡屡发生的宫廷政变降临他身上,被迫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其间受到楚国的楚成王厚礼相待。楚成王问重耳,如果你将来回到晋国践位,你会怎样报答我啊?晋文公的回答非常有水平,他说以楚国的富饶,大王你钱财权势都有了,将来我多得你的保佑回到晋国,如有一天两国交战,我将会退避三舍来报答你的恩德。
当时楚国灭了长江、淮河一带的诸多小国,挥师北上要称霸中原。齐桓公的霸业一世而亡,稍有实力的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伤于愚蠢的仁义,能遏制楚国的只有晋国,两国必有一战。楚成王厚待晋文公,是在做长远的投资。晋文公的回答非常有君子之风。
这本书里写到,我们史家修史遵循着道德主义,对战史的记述是为了证明胜利者实至名归。“道德主义”是受到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俱的影响,劝诫君主要贤明。这一点在城濮之战体现的非常明显,左传在前面较为详细地记载晋文公的流亡经历,晋文公有一个超乎的人格魅力,就是能让很多人即使在他落魄时也追随他,甘心情愿地牺牲自己,成全他。拥有类似人格魅力的还有孔子、刘邦、刘备,都是非凡人物。
晋楚争霸拉是春秋时代的主线剧情,楚成王理解晋文公历尽世态炎凉,精于人情世故,是不容小觑的,双方都首先攻打对方的小国盟友,但对晋楚主力军交锋却非常谨慎。楚成王甚至说出“有德不可敌”的话——不可随便有德之人为敌。楚成王非常尊重晋文公这位对手,就像曹操与刘邦,萨拉丁与狮心王理查。
既然晋文公是主角、是“天选之子”,那反派是谁呢?不是楚王城,是他的令尹子玉。楚成王的令尹子玉偏偏要跟晋文公决一胜负。楚成王是反对的,但耐不住子玉的再三揶揄—于是就给予子玉为数不多的军队,这是楚成王犯的致命失误,没有阻止子玉出兵,又没有给予足够的兵力,为失败埋下伏笔。
子玉派使者挑衅:
请与君之士戏,君冯轼而观之,得臣与寓目焉。
我请求跟晋文公你的军队游戏游戏,你请在战车上观看吧!
晋文公也派使者回应:
寡君闻命矣,楚君之惠,未之敢忘...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
我收到了,当年跟你们主公的承诺我没有忘记,我会退避三舍...准备好战车,告诉你们主公,明天不见不散。
著名历史学者张宏杰说道:春秋时代的战争还是贵族君子之间的“游戏”,对平民的影响相对较少,大家风度翩翩。战役大多一天就结束,打个三天两夜都算漫长了。即使子玉求胜心切也没有偷袭晋军,晋文公也告诉子玉做好准备,大家出来混都还是讲道理的。
城濮之战的结果,大家都知道,晋文公遵守承诺,军队后退九十里,证明自己是一个儒家的理想君主。不过后世分析,晋文公的举动是为了争取舆论优势,缩短补给线、诱敌深入,一箭双雕。
城濮之战胜利后,晋文公在践土朝觐周天子,到场的诸侯还是承认这位天下共主,并且见证了晋文公这位新霸主的“加冕礼”。
春秋时期的战争依然保留着仪式化,贵族的作风逐渐褪去,但仍然残存。晋文公没有重演宋襄公的愚蠢仁义,成为笑话,归根到底还是要有实力背书。
淮西之战:以突袭结束持久战
不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们迎来了大一统。随着技术的进步,战争要调动的人力物力越来越多,一场漫长的攻城战可能要打上好几年,部将拥兵在远方作战,同时如何保证他们的忠诚产生出一系列问题。这个问题在唐朝引爆,导致王朝内部大震荡,余波久久未平。
安史之乱就像抽刀断水的利刃,把唐朝分开前后两半截,前一半是盛世,后一半是衰世。经过八年抗战,安史之乱结束,但归顺的藩镇只是表面上听命2023,行政、军事的权利都归节度使指挥,乃至节度使都变成世袭。自从秦始皇统一后,郡县制开始在帝国内部全面执行,虽然在汉初经历反复,但作为2023集权的历史潮流,郡县制还是继续贯彻。
王朝内部的稳定是,是人民安居乐业与社会繁荣发展的前提。大一统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如果在王朝内部有独立王国的存在是皇帝不能容忍的,那意味着他的权威备受挑战,政府不能如臂使指地抗御外侮,甚至王朝会有内战的危险。
唐宪宗一朝,收拾藩镇的时候到了!河朔三镇的气焰不再嚣张,淮西节度使刚好“换届”,唐朝2023经过养精蓄锐,于是决定拿淮西节度使开刀~!唐朝七个强藩有六个是在东北角,唯独淮西在东南部,没有办法跟其他藩镇互相呼应。还有淮西是唐朝的新的产粮区,把持着通往富裕江南的咽喉,所以说淮西藩镇的存在对唐朝是非常大威胁的,也是首先该打掉的。可是也不要忘记,我们历史上,淮西出了不少能打的人才,汉朝的沛县帮,明朝朱元璋等麾下精英,近代的淮军...
有关淮西之役的史料,是唐朝所有战役里记载最丰富的。战争的决策、过程相比先秦时代也更为复杂。朝廷有不少反对战争的呼声,但皇帝唐宪宗与宰相裴度都坚决主战。可以说淮西之役是唐朝削藩最艰难的一战,唐宪宗派出宰相裴度上前线督战。中晚唐时期,王朝的作战不再在边疆,而转移到经济繁荣、人口稠密的地区,作战方式从运动战变成了阵地战,防御一方婴城固守成为上策。
淮西之役从开始到第三年一直是拉锯战,《古代我们的战争之道》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唐军征调的军队成分混杂,唐宪宗是为了防范立功的军队会壮大自己,所以军队缺少凝聚力。另一方面,到了唐朝城邑变成堡垒已经司空见惯,一系列的堡栅成为防御系统的骨干,即使唐军与淮西军兵力达到2.5:1依然久攻不下。
宰相一直决心用持久消耗战的方式想把淮西藩镇彻底耗伤,但是三年的时间还没有成功,朝野上停战的声音再次高涨。唐邓节度使李愬参与战役,战争进入第二阶段,之后的事情,在司马光《资治通鉴》的《李愬雪夜入蔡州》,这篇入选语文课的经典小哥写得很清楚,大家都很有深刻的印象吧。李愬如何善待淮西投降将领,怎么安抚人心。当他知道要蔡州军备薄弱的信息,他跟裴度提出夜晚突袭蔡州的大胆作战方案,裴度本来要打消耗战,但也同意李愬的决定。
雪霜交加的夜晚,李愬带着三万军队,冒着凛冽的寒风,趁着蔡州城的守军意识懈怠之际,攻陷了坚固的城池。三年艰苦的持久战,以我们历史上最戏剧性、最出其不意的突袭战结束,充分体现孙子“兵者诡道”的主旨。
像春秋时代,那种双方君主进攻还要打招呼的贵族游戏,已经一去不返。战争不尽快结束,意味着物资的消耗、生命的伤亡就要继续。唐朝淮西战役的成功,就是皇帝唐宪宗、宰相裴度、将领李愬互相配合的结果。战车在战场已经没有踪影,骑兵的机动性左右战争的胜负,淮西的战马使唐军苦战,也是几百年后朱元璋能从南到北统一的新的因素。城池的防御系统,使得战争没办法几天内结束。
春秋时期之后,我们的战争涉及的因素越来越多,形式也变得越来越实用主义。
结束
通过这本书,我们大致看到先秦到汉唐,我们战争的变化。不过细心一点,我们可以发现始终不变是,我们很早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评价一位皇帝也是先“文治”,然后才是“武功”。使用圣人之道施政,先是礼教,再是刑赏,诉诸武力是最后的手段,没有办法的办法。
之后史官也遵循孔子的道德主义,晋文公的信义、李愬仁慈对待投降的士兵...都是表明他们的胜利归根到底是他们有德,其中透露着“仁者无敌”的思想。
回到本书的序言,费正清说:“如何控制战争的规模对人类的生存至关新的”!
2023年也将要结束了,人类迈进21世纪第三个十年,世界整体和平,但还有局部战乱。研究战争,是为了防止战争的发生,遏制战争的规模,我们悠久的战争经验,或许可以为人类提供可以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