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般认为,他出生于西域碎叶城,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祖籍甘肃成纪,他才华横溢,"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狂放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风骨傲然,"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但他也是最怀才不遇的李白。
李白求官记
大唐开元十二年,24岁的李白带着梦想辞亲远游,开始了追逐梦想的生活,这也是李白一生怀才不遇故事的开始。
开元二十二年,李白为唐玄宗献上《明堂赋》,一年以后,李白在玄宗狩猎之时,献上《大猎赋》,这两篇为唐玄宗歌功颂德的赋,并没有引起唐玄宗的注意,李白的求官之路初步受阻。
天宝元年,李白受人推荐,引起了玄宗的注意,被召入宫中,成为皇帝的私人秘书。李白的才华让唐玄宗非常赞赏,但李白却对玄宗皇帝给自己的工作十分不满意。
李白饱读诗书,满怀希望,来到长安,所为的不是简简单单的写诗作赋,而是要施展自己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出于这种心理的落差,李白对唐玄宗愈加不满。
当天宝二年,宫中牡丹花盛开之时,唐玄宗让李白应景作诗之时,李白终于难掩自己心中愤懑,做出了贵妃捧砚,力士脱靴的荒唐之举,李白自此再无升迁之可能,离开京城,再次开始了如游侠一般的生活。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越来越乱,李白投靠于永王李璘麾下,李璘是太子李亨皇位的有力竞争者,在随后的斗争中,李璘被太子李亨击败,李白也因此获罪,流放夜郎。至此,李白已再无当官的可能。
两年后,天下大赦,李白终于不再是戴罪之身,获得自由,此时的他贫困潦倒,只得投靠于自己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处,勉强得以生存。
一年后,李白病逝,终年62岁。
李白的仕途为何如此的不容易
这就是李白的一生,可以说充满着命运的悲剧性,为何如此才华横溢之人却在仕途上如此的不顺利呢?
从外部条件看,李白没有赶上当官的好时候,开元后期,唐玄宗李隆基已经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之想,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信任李林甫,大唐的朝局呈现一片乱象,在这种环境之中,玄宗已经没有心思去重用身负惊天才华的李白了,倒是更看重李白写诗作赋的才能,因为这样能够让自己开心。
到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又站错了队,成为了李璘幕府中的成员,在流放夜郎之后,李白已经再无做官的可能了,他的人生抱负只能化为泡影了。
从李白的自身原因看,李白自己的性格也决定他很难在官场上如意,李白有文采,但是这并不等于李白的政治才能很高,从李白处理自己与高力士、杨贵妃的关系上来看,李白性格狂放,完全没有一个从事政治的人的性格上的圆滑。
想要做官,才能很重要,但情商也一定要高。由于李白从来没有担任过实质性的官职,我们无法评判他的政治才能如何,但我们从李白的事迹中,却能断定李白的情商的确不高,没有官场之人的那种圆滑。
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份不够圆滑,导致他在后宫与前朝树敌甚广,唐玄宗不是没有想过委任李白官职,但是前朝,大臣有意见,到了后宫,杨贵妃又进谗言,久而久之,唐玄宗对于李白开始厌烦,直到最终摒弃。
从另一个角度看李白,有他才有大唐盛世
但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看李白,在官场上的失意或许也是李白的幸运,短短在长安的两年,李白看清了权力的黑暗,他对官场的厌恶之情已经反映在了他的诗里。
李白侠义风骨,或许在江湖上游荡才是他一生最好的归宿,如果让李白留在了名利场,才是真正玷污了他的才华。
时代的悲哀让李白的才华得到了最大的施展,看到他的诗,我们才算是看到了真正的盛唐,看到他的诗,我们才算是真正看到了风骨,看到了他的诗,我们才算是真的读懂了人生,这就是李白。
结语:
电影《妖猫传》中,当所有人倾慕于杨贵妃的美貌时,杨贵妃却对李白说:"大唐有你,才真的了不起"。或许,当人们回看历史的时候,才会发现,史书里记载的盛唐太过于生硬,而李白口中的盛唐才是有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