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文成公主,几乎无人不知,可若说起她的家乡,恐怕很少有人能说
其实,文成公主是妥妥的山东济宁人。
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李渊的堂侄、时任灵州(今甘肃灵武市)总管、年仅20岁的李道宗戍边破敌立功,李渊认为,“道宗今能守边,以寡制众。昔魏任城王彰(曹彰,曹操次子)临戎却敌,道宗勇敢,有同于彼”,遂封李道宗为任城王。
任城即是现在的济宁市任城。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李道宗受封任城王之后的第三年,任城王府喜添女婴,成为李道宗的长女,因是皇族宗室之女,被封为金城郡君,就是后来的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在任城长到15岁。
济宁美丽的山水不仅孕育了一位美丽、端庄的好姑娘,这里深厚的儒学、佛教底蕴和人文影响也养育了文成公主贤惠、儒雅、忠君爱国的情操。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听说突厥及吐谷浑都娶了唐朝公主,便也遣使入唐求婚,唐太宗未许。
使者回去汇报,说这是吐谷浑王离间所致。松赞干布大怒,即发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诸羌。
贞观十二年(638年)八月,松赞干布发20余万吐蕃军进屯唐松州(今四川松潘)西境,遣使进贡金帛,声称来迎娶公主,被唐军打败。
松赞干布只得又遣使到长安谢罪,并再次请求通婚。唐太宗不愿再动干戈,只得假意应允。
松赞干布十分高兴,立即准备了丰厚的聘礼,黄金五千两,珠宝珍玩数百件,命大论禄东赞到长安纳聘。
贞观十四年(640年)十月,禄东赞到达长安,朝见了唐太宗,向唐太宗述说松赞干布仰慕大国、殷切请求结亲的愿望。
唐太宗万般无奈,只好答应了松赞干布的求婚。虽然唐太宗自己有20多个女儿,但是他和她的后妃们谁也舍不得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送往天寒地冻、路途遥远的异域之邦,于是便将目光瞄向了皇室宗亲中的女儿们,奈何皇室宗亲中的女儿个个也是金枝玉叶,都被视为掌上明珠,谁也舍不得将自己的女儿嫁到千里之外的吐蕃。
这便为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埋下了伏笔。关于文成公主和亲,历史上有“两个版本”。一说,是时已升任礼部尚书的李道宗一再向皇帝询问和亲之事,李世民长吁短叹,说后妃们都不舍得将自己的女儿去和亲。李道宗不想唐朝失信于吐蕃、燃起战火,不忍生灵涂炭,便自告奋勇提出将自己的女儿封为公主,嫁往吐蕃,问题迎刃而解。而另一说,则是当时李道宗被朝中奸党陷害,身陷囹圄,全家人悲痛欲绝。当时年仅15岁的金城郡君得知吐蕃和亲、皇室又无人愿嫁的消息后,为了救出父亲,便挺身而出,主动向皇家提出自己可以去和亲的请求,唯一的希望是释放自己的父亲。唐太宗大喜过望,遂将她册封为文成公主,赦免李道宗,并下旨封李道宗为送亲大使,一路护送文成公主远嫁到吐蕃。
历史的真相已无从考证,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却是不争的事实。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李道宗护送16岁的文成公主一路西行,穿越吐谷浑,在吐谷浑和吐蕃边界的柏海(今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松赞干布率军按约早已在此等候迎接。见到前来护送的李道宗,松赞干布非常恭敬,执子婿之礼,之后,携文成公主同返逻些(今拉萨)。《唐会要·卷六·和藩公主》记载:“吐蕃赞普弄赞见王,行子婿礼甚谨。”《资治通鉴》也有记载:“赞普见道宗,尽子婿礼。”
文成公主进藏后,被松赞干布封为王后,位居所有王妃之首。同时专门为文成公主修筑宫殿,并在宫殿壁画中详细描绘文成公主艰难入藏的历程,以及她抵达拉萨后所受到的空前礼遇,并命人建大、小昭寺,以供奉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嫁过来的尺尊公主各自陪嫁的释迦牟尼十二岁和八岁等身像,以供藏人朝拜。
文成公主不仅为大唐王朝争取到了和平的发展环境,还为吐蕃带去了大唐的文化和烹饪、纺织、医药、蚕桑、建筑等先进的技术,成为第一个把中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青藏高原的使者。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共同度过了9年的时光,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没能生育子女。
按当时大唐规定,和亲的公主在丈夫去世后,可以返回长安,但文成公主没有返回家乡,而是继续留在吐蕃,为吐蕃的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公元680年,文成公主因患天花去世,享年55岁。吐蕃为她举行了空前盛大的葬礼,唐朝也专门派遣使者前往吊祭。
文成公主的高尚品德,得到吐蕃民众的无比尊敬和爱戴,将她奉为“绿度母”。
无法揣摩文成公主背井离乡、远离亲人,扎根雪域高原长达三十九年的心路历程,直到自己援藏三年后,才有了些许感悟,人在一个地方待得久了,是会产生深厚感情的,也许正如现在拉萨上演的大型历史情景剧《文成公主》中文成公主所说的那样,“天下没有远方,有爱便是故乡”吧!
天下的缘分,有时真是妙不可言。
文成公主或许没有想到,在她去世后一千二百多年,即新中国成立后,山东一批又一批优秀儿女响应党的号召,奔赴西藏,投身雪域,奉献高原,建功边疆,从1995年起,山东更是成建制肩负起对口支援西藏日喀则的重任,而我有幸成为山东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队伍中的一员,在雪域高原奋斗了三个春秋。
期间,我们笑说:“文成公主是历史上最早的山东援藏干部!”虽是笑谈,却充满敬意,也以她的事迹来激励我们扎根雪域。
更为巧合的是,援藏结束后,我被组织派遣到文成公主的家乡济宁市开展为期七个月的“四进”工作,这或许是对于援藏情结的一种延续吧!
2月25日,适逢周日,我携前来探亲的爱人和5岁的女儿前往济宁市任城区太白湖景区乘船游玩,看到不远处的一座岛上,树木郁郁葱葱,一座金黄璀璨的四面雕像巍峨高耸。
不知是何方神圣,人们纷纷揣测,有人说是“四面观音像”,也有人说是“四面佛”,后经询问专业人士,才知道那是文成公主的雕像。
据《兖州府志》记载:“任城王墓:名道宗,唐宗室功臣,封于任城,墓在州南二十里”。
据此推断,李道宗墓应在现在的太白湖区域,即是今天文成公主塑像所在的位置。想不到,万里经年,文成公主会以这种方式魂归故里,与父母团聚,令人唏嘘不已。
看着身边活泼可爱的女儿,遥想当年文成公主别离父母、远离家乡、前往吐蕃那未知的远方时该是何等心情,父母面对生离即是死别的骨肉又该是何等的悲痛,不禁泪湿双眼。
然而,文成公主的伟大之处即在于有着伟大的家国情怀,她舍小家顾大家,为父尽孝,为国尽忠,为夫守节,关爱百姓,谱写了汉藏情深的千古佳话。
佳话仍在继续,当代一批批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义无反顾奔赴西藏的进藏和援藏干部人才正是续写汉藏情深的伟大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