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桥发展
袁桥村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时期)明万历年间,袁桥已相当富足,到清朝中期,发展到辉煌鼎盛时期,袁家的土地达上千顷,约15万亩。有句谚语“紧走慢走,一天走不出袁家地头”。鼎盛时袁桥的土地往南到禹县,往西到偃师,往北到巩义。方圆35公里都有袁家土地,可谓是“巨富雄霸一方”,富豪之地自然引来了土匪无数次的“光顾”。
袁桥门头
地道修建
为了躲避匪患,明朝万历年间,袁家修建了三层避难楼,投入白银数千两,花费三年时间,同时配套修建了可直通村外的藏宝避难地道。如遇匪寇入村抢劫,袁桥族人可以躲到避难楼上,一旦匪寇攻破避难楼,人们可以携金银细软进入地道躲避。地道内有三个岔口,一道通到村子中央的石碾盘下,从这里可以瞭望土匪动向,第二道可以从村内打麦场中出来,第三道一直通到村寨之外迷离丛林中。
明代避难楼
明代地道
辉煌历史
在兵荒马乱的明清年代,地道多次为袁桥村民躲避灾祸立下了汗马功劳,保护了袁桥的财宝得以安全藏身。即便是到了近代,这个地道依然是功劳卓著。1939年2月,中共登封第一次党代会在这里秘密召开,就是利用这个密道,确保参会代表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化险为夷,这里是我党在登封发展壮大史上重要的红色火种地。
游览打卡地
近几年,为了让游客一探袁桥古地道的神秘,对地道全程进行了砖券加固,安装了仿古马灯照明系统,特别是衣柜入口、避难楼入口、瞭望排气口等处安装了玄幻彩灯,如梦如幻,犹如地下宫殿,俗称“地道灯光秀”。300多米长的地道弯弯曲曲,一人多高,最窄处也能容两人并排通过。进入几个猫耳洞,原本是藏匿金银细软、贵重物品之地,经过砖券加固后,出现了神奇的拱穹回音效果,面对墙角与同伴对话,哪怕是未出唇的声音,对方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拍照留念
地道内每处转角拐弯的头顶契合之处,匠人们砌券的浑然一体,天衣无缝,建筑工程师参观后都啧啧称奇,连连赞叹“厉害!厉害!”。
平面图
刨面图
作者:司建彬
图片:袁泽满
(登封袁桥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