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八王之乱后,北中国处于“五胡十六国”的混战状态,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翦灭诸胡,统一北方,建立北魏,促成汉族和十余个少数民族的大融汇局面。至公元534年,又趋分裂,分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就是北朝。南朝是从公兀420年刘裕受东晋之禅、建国号为宋开始的,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
南北朝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上的一个中介时期,北朝书法受北方游牧民族豪放泼辣的群体性格的影响,表现出雄强泼辣、朴拙浑厚的特有风格。南朝书法承继东晋“二王”衣钵,表现出南朝士人崇尚清淡、虚静、柔美的审美倾向,其特点如下:
一是北碑南帖。由于南北对峙,各自为政,书法风尚也有明显不同。南朝禁止立碑,碑版罕见,缣素流传,简牍为多,继东晋余风。
北朝重视厚葬,褒扬先世,显露家业,加之尊佛从成风,刻石为多,接东汉余绪。正因为南朝书法多以简牍法帖传世,北朝书法则以碑刻为主,故有“北碑南帖”之说。
二是北楷南行。从书体上看,南朝重行书,北朝重楷体,故有“北楷南行”之称。形成这种格局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与帖、碑本身的特点及其表现功能密切相关。南朝帖多,而帖以流美为能,故宜于行草。北朝碑多,而碑以方整为尚,故宜于真楷。
其二,是受了南北不同的地域环境的熏染。南朝山水特佳,杏花春雨,外加士人潇洒的气质,故书法追求流便妍美之体,以抒阴柔幽畅之情。
北朝山川淳厚,铁马西风,外加牧民粗犷气概,故书法追求气骨排强之体,以抒阳刚豪放之情。于是,“南行北楷”应运而生。
三是北民南士。从书法创作的主体的角度看,南朝多为士人书法家,北朝多为庶民书法家。南朝的羊欣、王僧虔、萧子云、智永等是南朝书法家的代表,并称“南朝四家”。
北朝书法却是群体的艺术,虽有成就突出的书法家,但很少在墨迹上留名,造像、墓志、摩崖书法,绝大部分为民间书法家所作。
南北朝书法从整体风格上看,南朝书法秀逸,北朝书法雄强。南朝士人崇尚柔美,子书讲求工妙,又借用行书流便之体,更显出清媚俊逸之态,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
北朝牧民性格豪迈,字书讲求刀锋凌厉,又借用方严整饬的楷体,更显出雄强威武之势,令人有力拔山兮之感。
上述体现出中国书法艺术秀丽典雅和雄强刚健两种主要风格,再往后,则汇合成唐代恢宏恣肆的书法艺术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