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说起杀功臣的皇帝,就必须要说起明太祖朱元璋。除去各种各样的民间故事之外,原因倒也无非其他,毕竟死在朱元璋手上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
1380年,朱元璋诛杀丞相胡惟庸,剿灭其三族,而为了纠察胡惟庸的党羽,竟然前后牵扯出3万人,数十家王公贵族。
到了1393年,锦衣卫指挥使参奏谋蓝玉谋反,继续展开清洗和诛连,导致仅仅列入《逆臣录》大臣的就有2.5万人,超过1.5万人被诛杀。
作为古代历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朱元璋在老年有着如此重的疑心,倒也不难理解,然而正是他的大开杀戒,也导致朝廷失去了能够堪以大任的军事人才,最终导致建文帝在皇储之争当中,明明实力远盛却依然失败的情况。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杀1.5万人,期间包括和蓝玉有一点联系的,都是小命难保,却唯独放过了此人:不杀你,回家养老吧!他的名字,叫做俞通渊。
关于俞通渊的生年并不想详细,然而他的父亲俞廷玉原本是庐州路巢县人氏,后来却加入了朱元璋的起义军,父兄4人,都立下了赫赫战功。十分勇猛的俞通渊在北伐元军中,更是跟随蓝玉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因此俞家也算是满门忠烈,俞通渊的父亲俞廷玉,投奔朱元璋后战死沙场,在此之后,俞通渊的长兄身为水军首领,攻打陈友谅期间中流矢,伤势严重,不日身亡,年三十八岁。被封为了虢国公。二哥俞通源,被封为了南安侯,却因为涉及到胡惟庸案,最终被铲除,老俞家的血脉,最终只剩下了俞通渊。
正是考虑到这种情况,到了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念其征战劳逸之功且父兄遗烈,赐号倾承父业荣禄大夫勋柱国,封越巂侯,岁禄二千五百石”。除此之外,还颁发了俞通渊誓书铁券。
也正是在这一年,俞通渊再次跟着老上级两国共蓝玉,征讨四川建昌叛乱的指挥使帖木耳,并将其送到了京师。
没想到仅仅一年过去后,随着太子朱标的去世,朝廷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朱元璋担心皇太孙朱允炆难以镇服蓝玉这帮手下的武将,最终选择了大开杀戒,无数的老臣都未能幸免,此时俞通渊,却已经顺利战胜了叛军,回到京师请命。
俞通渊平日和蓝玉的关系,就十分要好,两人作为多年的部署,在一起出生入死,因此其身份,却同样岌岌可危。
但是杀伐果决的朱元璋,最终还是没有将俞通渊做太过苛刻的命令,而是下了一道圣旨:念在你东挡西杀、十劳九勋,“汝家所置宅已成,赐汝与家人还乡终老去吧。”就这样,俞通渊回到了故乡,避免了杀身之祸。
值得一提的是,靖难之役中,无人可用的建文帝再次将俞通渊启用,这名对建文政权忠心耿耿的老将再次出征,最终战死在了和燕军进行的白沟河之战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