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楠木大家都知道,是一种非常名贵的木材,他的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就是放在古代它也是皇家专用的,平头老百姓有钱也不敢用,那是要杀头的。作为宋朝的大官,包拯死后用金丝楠木棺椁也说的过去,问题是他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啊!难道历史记载有误?
先不说包拯是不是清正廉明,就是如今在安徽,发现的包公墓真假,都还有人提出异议。
1973年,在安徽省合肥市的第二钢铁厂,工人在施工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古墓,当时就有人说这个一定是包工墓。这件事很快惊动了考古队的到来,考古学家到来后,很快就对古墓进行了发掘,然而遗憾的是,这是一个假的,根本不是包公墓。(据野史记载,当年包公死后,从家里面抬出了21副棺椁,分别葬在了不同的地方),他这么做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不过大致推断,应该是怕他死后,会受到一些人的报复吧,毕竟他得罪了很多达官贵人。
当时发现是假的后,考古学家都非常失望,有人说真的包公墓可能在河南的巩义市,没办法考古学家们只能悻悻离开。不过没多久在安徽的肥东县,又有人说发现了包公墓。已经赶到河南的考古学家,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肥东县。来到肥东县后,在肥东县的一片荒上,发现了12座大小不一的古墓,这些古墓从外观上来看都非常的简陋,考古队逐一对这些古墓进行挖掘,但是遗憾的是,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当他们发掘至,一座较大的墓时,终于发现了线索,这个墓从外表看起来和其他的没有什么区别,外表都是非常简陋,只是这个墓室稍微大了一点。
但是当专家看到墓室里棺椁后,都不再淡定了,这个棺椁竟然是金丝楠木做的,当时就有专家提出疑问,难道这不是包拯的墓?又或者包拯用外表简陋的墓室,只是为了迷惑大众?他也根本不是传说中的那么清正廉明?
随着考古的发掘,第一个原因基本可以排除了。专家在棺椁旁发现了一个墓志铭,虽然字迹已经模糊不清了,但是也能分辨出个大概,“宋枢密副史,赠礼部尚书,孝素包公墓茗”这些字还是能分辨清的。除了墓志铭,棺椁里边有限的骨头残片,经过化验得出,墓主人的年龄和包拯去世时的年龄相符。这基本可以肯定,这个就是真的包公墓。不过考古专家随后,又在墓室的角落发现了一个墓志铭,这个墓志铭是包公媳妇的,专家推断夫妻两个葬在一起也是无可厚非的。现在唯一的疑惑就是,金丝楠木棺椁和棺椁内有限的骨骼残片,正常来说一个人如果有骨骼保存下来,不可能只有十多块骨骼残片,而且除了金丝楠木棺椁,墓室没有任何有价值的陪葬品,就算是他很清廉,基本的陪葬品和能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是应该有的,问题是从墓室里边的情况来看,也不像是被盗墓贼光顾过。
不过很快这些疑惑就被解开了,考古专家正在对墓穴进行进一步发掘时,当地一个农民找到了他们,并告诉他们这根本不是真的包拯墓,真的包拯墓在离这里不远的,另一片空地上,那个墓早就被盗过,当地很多人都知道。专家已经可以确定这个就是包拯墓了,这突然又冒出来一个,而且还是盗墓贼发现的,当时都感叹这盗墓贼是真厉害啊!他们都没发现附近还有古墓,盗墓贼却先发现了。
不管真假,既然是古墓,考古队就要去看看。到了地方后,考古队发现,他们发掘的那个墓,有可能还真是假的。这个墓和那个就完全不同了。专家在这个墓周围发现,有很多盗洞,至于这些盗洞的年代,当时也无法判断,能确定的就是,这个墓肯定不简单。墓室打开后,专家发现里面已经被毁坏的不成样子了,棺椁也被砸砸烂了,到处都散落着各种杂物。看到这种情况,专家就很心痛,看来有点价值的东西,应该都已经被盗完了。
最后考古队对这个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不过这个墓被盗墓贼,毁坏的实在是太严重了,有价值的文物基本已经没有了。最后只从古墓中发掘出来了一个陶俑和少量的陶瓷玉器等残片。这个陶俑和玉器都可以确定,是当时宋朝,二品以上的官员才能够使用的东西,而且从墓室的规模和里边的布局都可以断定,这是一个宋朝官员的墓。最后,经过专家的进一步鉴定这座古墓可以肯定就是包拯的墓。这个墓的墓室其实,也并不豪华,甚至还有点捡漏,不过里边的陪葬品应该还是不少的,只不过都已经被盗。
既然这个是真的包拯墓,那另一个墓又是谁的呢?另外的一个墓应该就是包拯的后人布置的疑棺。这可能也是他的后人,不想他死后被人报复,用金丝楠木的棺椁,就可以让盗墓贼和报复他的人觉得,这个就是真的包拯墓,从而使真正包公墓可以安全。谁知道事与愿违呀?最早被盗的确是真墓,反而假墓得以保存。如果21座假墓用的全是金丝楠木棺椁的话,也可以看出,包拯的后人应该是很有钱。也可能在当时金丝楠木,根本就不是皇家专用或者根本没那么值钱。具体什么原因这个就不知道了,至于他其他假墓在什么地方,里面有没金丝楠木棺椁,这些就不得而知了。
要说包拯是不是真的清正廉明?这个从记录历代的开封府尹石碑上,就能够看得出来。这个石碑上清楚的记录着,所有当过开封府尹人的名字和时间等,其中当然也有包拯的名字。和别人名字不一样的就是,包拯的名字已经被人摸出了一道深深的痕迹,名字已经无法辨认。这样深的沟壑,当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相传自从这块石碑上刻有包拯名字之后,每个来到石碑旁的人,都会用手摸摸他的名字,表达对他的爱戴之情。所以说包拯爱民如子清正廉明,这些应该都是真的。至于他的金丝楠木棺椁,就不太好说了,原因可能有很多吧?毕竟21副棺椁的事,是野史记载的,这个不能全信的。也可能是当时人民爱戴他,当地人民特意给他准备的,这个都有可能。
至于究竟是不是这些原因?或者说是还有别的原因,这些我就不知道了,不知道在做的你有何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