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朝建立之初,沿海倭患就成为明廷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倭寇滋扰严重消耗军力财力,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终于想出了沿海设置卫所的方法。
明代洪武三十一年正月(1398),魏国公徐辉祖奉诏巡视山东沿海诸地,召集地方民众组建抗倭力量,并选择险要地势设置卫所。
此后,山东沿海地区陆续设置了多个卫所,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第一个设置的是乐安卫(今属山东东营市广饶地区),再有就是青岛沿海的灵山卫(今属青西新区)、雄崖千户所(今属青岛市即墨区)。
这里要说的,是与威海卫同时成立的海阳大嵩卫。
大嵩卫的建立
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魏国公徐辉祖部下考察“石人泊”地形地貌,认为当地嵩山之阳的沿海区域(今海阳凤城街道一带)地势险要,且扼守山东半岛中部,是绝佳的海防屯军点位,立即将情况上报魏国公定夺。
据《海阳县旧志》载,“同年(洪武三十一年)五月,魏国公徐辉祖和都督朱复奉命设立大嵩卫和威海卫”。另据《凤城志》记载,建造大嵩卫的同时,“在梅花岭筑烽火台及守墩军营房”,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此项工程,由时任大嵩卫指挥使邓清负责。
与此同时设置的,还有海阳守御千户所(今乳山海阳所),至明成化十九年(1483)十月,也就是大嵩卫建成的近九十年,明廷又在大嵩卫的西大山东北位置,择址建设大山寨备御千户所,两所皆由大嵩卫指挥使辖制。
防御海疆的万里长城
据文献,大嵩卫设置最高长官指挥使1人(正三品),以及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协同官员共17人,另有镇抚武略将军1人,千户10人,百户20人。管辖范围东至乳山的浪暖口,西至莱阳与即墨金口交界处,西南至即墨栲栳墩,计防护海岸线近500公里,涵盖今天的乳山、海阳、莱阳、即墨、平度等县市,不愧“海上万里长城”之称。嘉靖三十二年(1553),抗倭名将戚继光巡视大嵩卫,曾经亲笔题写楹联,“金汤大嵩卫海疆,地利人和;民风淳厚昭四方,取胜之本”。
防御倭患通商贸易两不误
据《海阳县旧志》载,“大嵩卫城系砖城,……,领中、前、后三千户所,周八里,高一丈九尺,厚一丈五尺,池阔八尺,深一丈,四门东曰永安,西曰宁德,南曰迎恩,北曰翊清,并楼铺二十八座。”与大嵩卫同年设置的威海卫、成山卫、靖海卫,三卫的卫城均为“周六里有奇”,唯有大嵩卫达到了“周八里”的规模。
鼎盛时期的大嵩卫城,计有常住居民近六百户,如今原址已经荡然无存,完全看不到旧日规模,据说当年城中人丁兴旺,设施齐备,卫所军队兼具守城屯种,俨然一座城镇,除了各类军事、政府建筑以外,民用魁星楼、戏台、孔庙等功能性建筑均有配备,卫城的中央显耀位置还有一座御赐牌坊。
大嵩卫除了海防要地,又是贸易通商口岸,据《海阳县旧志》记载,元朝时海阳地区就海道运粟的贸易,明代更加频繁,苏州、宁波、福州、威海、烟台的客商都借海路来此,“一岁两运而境内籍以殷富”,外运商品以食盐、对虾干、鱼干、蔬菜为主,进口商品以粮食为主,兼有其他日用品、原材料等。
三百年大嵩卫战功赫赫
大嵩卫下设军寨、烟墩、炮台等军事设施,每值倭寇侵扰,白天点烟,夜晚点火敲锣,营、卫、所、寨、墩、司等立即呼应,共御来犯形成防御体系,凭借坚固的城池,在历史上屡获战功。
永乐六年(1408)四月,倭寇犯边袭击成山卫白烽头沿海区域,大嵩卫守军出动,成功击退敌军。
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由大嵩卫西小海口登陆,大嵩卫组织抗敌,使用烟台山的震远炮,击沉贼船一只,取得大胜。
崇祯十年(1637),倭寇在大嵩卫羊角泮登陆,大嵩卫守军速放狼烟报警,组织军力与敌搏斗,与陆上支援协力歼灭来犯之敌。
海疆无事大嵩卫改为县制
明清易代之后,倭患渐渐消失,沿海卫所转变为驻兵场所。有鉴于此,清初顺治元年(1644),朝廷下旨缩减大嵩卫级别,“改设守备一员”,官阶由正三品降为正五品,隶属地方管理。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时任河东总督王士俊就山东裁卫设县事宜,向清廷上了一道奏折,内容是“大嵩、成山二卫,请改为二县。裁卫守备、教授各一员。设知县、典史、教谕各一员”。这就是关于海阳和荣成建县的最早提案。
次年,清廷批复,裁撤大嵩卫、成山卫军事建制,改设海阳县、荣成县,海阳之名,因在黄海之北,古代山南水北为阳,故名曰“海阳”。自此,登州府辖区由一州七县变成一州九县,近现代意义的胶东区划雏形显现。
这次裁撤,彻底结束了大嵩卫近三百年的抗倭历史。
(原创作品,版权属于头条号"石头大狮的胶澳笔记",欢迎关注。文章相关图文资料,均来自互联网公共资源,侵权即删)